曹魏「五子良將」各個英勇善戰,為何後人卻平庸無奇

時間 2022-07-27 08:00:13

1樓:冷淼淼淼

主要的原因還是五子良將都是寒門出生,在曹操時期,他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舉」,讓他們幾個得以重用,但是後期到了曹丕這一代,他廢除了這樣政策,實行了「九品中正制」直接就堵死了寒門子弟上升的渠道,所以五子良將的後人大多都只能繼承父親的爵位,很難得到重用。

五子良將在曹操麾下立下許多戰功,但是後代的名聲都不太大,先看張遼,他的兒子有三個,其中張虎繼承了他的爵位,在演義中張虎的戲份很多,他在上方谷之戰中救了司馬懿父子,之後就跟隨司馬懿征討遼東,生擒了公孫淵,其他兩位沒有過多的記載,歷史上也沒有什麼戰功;樂進的兒子有兩個,樂綝繼承了他的爵位,官位揚州刺史,算是其中混的最好的了,只可惜最後被諸葛誕所殺,另外一個也是沒有過多的記錄。

于禁兒子於圭也是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沒有官職,在歷史中也是沒有太多的記載。徐晃有一個兒子,名叫徐蓋,他也是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除此之外別無記載;張郃也是長子繼承爵位,其餘的幾個孩子也沒有太多記錄。

從上可以看出,這幾個人的後代大多都只是繼承了父親當年的爵位,並沒有其他過多的建樹,是他們幾個平庸嗎?也不盡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門第觀念極強的曹魏時代,他們這些寒門子弟並沒有機會得到重用和升遷。

2樓:丸子閒談文化

五子良將的後人大多數只能繼承父親的爵位,但想在講求門第的曹魏做官是非常困難的。

3樓:

他們是受到曹操的重用才能表現出英勇善戰的,而且他們家境都不好,到了後人一代就無人去理了。

4樓:知心小謝

五子良將都出身寒門,因曹操「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他們才能受到重用,他們的後人只能繼承父位,沒有晉升空間。

5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五子良將」的名聲是在是太大了,後人又沒有什麼作為,所以才會沒有父親的名聲大。

6樓:驚鴻

正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太強,為兒子立下了基礎,後代只要承襲爵位就好了。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時勢造英雄。

7樓:喬治不慢

主要是他們的父輩們能力十分高強,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襯的後人比較平庸。

8樓:

因為他們的父親們已經給他們鋪好了路,後輩們不需要努力就可以保持原有的尊貴,所以就不努力了平庸無奇。

9樓:木目守

因為他們都出身寒門,當時曹操的「唯才是舉」的政策已經被廢除了,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所以他們只繼承父親的爵位。

三國時期曹魏的五子良將讓一代軍師諸葛亮都感到頭痛,他們到底有多牛?

10樓:時不歸時

其實他們厲害的地方就是作戰的能力比較強,但是聰明才智這一塊,肯定是不能跟諸葛亮比的。

11樓:可以暴富就好了

五子良將是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著五個人,每個人都有所長,本來單獨每個人都很厲害了,又湊到一起集思廣益,諸葛亮為了抗衡他們得死多少腦細胞啊。

12樓:職場小太陽

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13樓:多多們嗯嗯

三國時期的五子良將分別是曹魏、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五子良將先後跟隨曹操拿下許多戰功,永遠都是最先衝進去打前鋒,最後保護軍方撤退來斷後,可以說是勇猛無比。

14樓:王子欒川

我們知道「五子良將」是由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組成的,每個人拿出來都是獨當一面的好漢。張遼七千八百餘人令孫權久攻不下、張郃街亭大破馬謖、徐晃擊破關羽,被舉為保全襄樊第一功,所以他們才如此令諸葛亮頭痛。

15樓:甘而甜

這些將的實戰能力非常強,也是常年累積下來的經驗,不過論智商的話還是比諸葛亮差一大截的。

16樓:萌新小百科

張郃對於蜀漢來說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雖然在和張飛對戰的時候,他戰敗了,但是他卻有著獨特的能力,張郃在對戰劉備和諸葛亮的時候,曾經給他們造成巨大的麻煩。

17樓:菲若曦

我認為能,諸葛亮僅一人之力,而「五子良將」是由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組成,他們每個人都各有所長

曹魏五子良將各自最後的下場?

18樓:凌紫蕭

一樓的不懂就不要亂說了,這個都不知道也敢說三國。曹魏的五子良將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張遼在後來曹丕徵吳時被丁奉偷襲放冷箭射傷,回去途中時傷重病逝,徐晃是孟達叛亂時自身由於有病還去和孟達單挑,被孟達打傷,之後傷重過世,張頜是後來諸葛亮北伐時被諸葛亮用伏兵弩箭射死,于禁是後來被曹丕畫的一幅圖譏諷,鬱鬱而終,樂進是與淩統單挑時被甘寧放冷箭射中,傷重身亡。

希望我的回答對樓主有幫助,(*^__^*) 嘻嘻……。

曹魏有五子良將 蜀漢有五虎上將 ,東吳有五 什麼將好?

19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也沒有五虎五子的說法,是後人杜撰的,依據陳壽編纂三國志時,蜀書裡將關張馬黃趙並傳,魏書裡將張樂於張徐並傳。而吳書裡五人並傳卻是文官,武將並傳是12人即《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

20樓:火力

樓上說的好,還有陸遜,火燒連營

21樓:

有太史慈,黃蓋,程普、韓當、陳武、淩統、甘寧

請問正史中三國曹魏前期五大謀士和五子良將的最終下場?

三國時代曹魏五子良將中,誰的功勞最大?

三國曹魏五子良將之首是誰?

22樓:love美美的春天

所謂「五子良將」,指的是三國時曹操部下五員大將,他們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國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由於曹魏在三國之中佔據長江以北的廣大中原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實力遠勝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曹魏在籍戶口有66萬戶、443萬人。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並且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後,朝鮮半島的一半地區也併入了曹魏版圖。北部幽州的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

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達約400萬。

23樓:匿名使用者

張遼,親自坐鎮一方 以劣勢兵力對抗東吳傳說中的十萬兵將 並且差一點活捉孫權 這能力是其它四位所不具備的。

24樓:七月在野

張遼按正史記載,作為浴血沙場能征善戰的將軍,張遼當為曹魏陣營的第一人。《三國志》將張遼列為曹魏五大將之首。王歆更贊曰:「曹魏多名將,而張遼為第一。」

張遼(公元169-222年)字文元,三國時魏國雁門馬邑(今朔城區大夫莊)人,著名的軍事將領。

張遼少年通武,本系漢武帝時朔州人聶壹的後代,因避仇而改姓,幼時為郡吏,幷州刺史丁原以他武力過人,召以從事,讓他帶兵至京都,又從何進。何進派他到河北招募軍隊,何進敗,張遼以兵隨董卓。董卓被呂布殺死後,張遼又投呂布帳下為將,呂布佔領徐州,很倚重張遼。

後呂布在下邳被曹消滅後,張遼隨歸曹操。由於戰功卓著,被任命為中郎將,賜爵關內候。

張遼一生幾乎全部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他先後跟隨曹操戰山東、討袁譚、滅袁尚、平遼東,在極端混亂的三國時代,結束「豪傑並起」、軍閥混戰的局面,使北方漸趨統一,這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的。

張遼不僅勇猛過人,有膽有識,而且精於用兵,善於謀略,建安20年(公元前215年),張遼駐守合肥,孫權乘曹操進兵漢中之機率領十萬大軍來取安徽,雙方在合肥了激烈的戰鬥。張遼率手下強兵將士800人衝鋒陷陣,連殺敵兵無數,直衝到孫權帥旗之下。孫權大驚失色,部將聞風喪膽,不戰而逃。

後來發現張遼部下僅幾百人,才又返回,把張遼包圍起來,面對重兵圍困,張遼毫無懼色,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進殺出包圍圈數次,竟無人能夠阻擋。孫權圍城十幾天未果,只好撤軍,張遼又乘勝追擊,連打勝仗。這一次激戰,張遼打出了魏軍的軍威,也顯示了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

曹操聞訊,非常讚賞張遼的膽略和才識,遂拜他為徵東將軍。

曹魏五子良將,不應該是張遼 于禁 張頜 樂進 徐晃。應該是許

q25453863q定位 五子良將又不是演義裡的五虎,不是看武藝,是看統兵能力也有一定的其他原因。1前將軍剛侯張遼,自然不多說了,威震逍遙津,合肥之戰等,他是個一等一人才而且是早期呂布那裡投降的武將。2車騎將軍壯侯張郃,是個智勇雙全令曹操喜愛的人才,是官渡之戰袁紹軍投奔而來。3右將軍壯侯徐晃,性格很...

魏國五子良將與蜀國五虎上將,哪個更厲害

應該是五虎贏.五子裡面張遼,張合,徐晃都是帶兵打仗的將才 五虎中關羽,張飛,馬超也是帶兵打仗的將才.于禁,只聽到練出了 青州兵 算是個練兵之將.帶兵打仗方面似乎不行,不然也不會被關羽生擒.樂進以勇猛著稱,帶兵征戰方面沒看出有 出色的地方.趙雲,個人感覺有點矛盾的人,有極高的戰略眼光,但因極少有帶兵征...

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是哪幾位,三國時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是哪幾位?

三國中的正宗 五虎將 應是曹魏的張遼,樂進,于禁,張合,徐晃。陳壽先生在 三國志 中評道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也有人說 第一位,許褚,號稱 虎痴 曾與馬超大戰三百回合,使一杆白蠟長槍,有萬夫不當之勇!堪稱曹操軍的第一人!第二位,典韋,使兩柄鐵戟,力能舉鼎,在曹操戰宛城時陣亡,但也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