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太史公書》問世至今,已有兩千年了。隨著這部鉅著的流傳,項羽自殺於烏江似是無疑的了。其實,這是歷史上的訛誤。
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在烏江而是東城,即今安徽定遠東南(距烏江約三百里)。
《史記·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只不過一般人不去注意這點罷了。
關於項羽身死東城的史實,《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更為明確:「漢五年……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漢書·灌嬰傳》也記載: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那麼,司馬遷何以在《史記》中有「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一段生動的描述呢?
我認為「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一段為民間傳聞,理由有三。一、從事件本身來看,項王垓下被圍時已兵疲食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又「漢軍圍之數重。
」當時,項羽自己已「自度不得脫。」那麼,何以能忽而來到三百里之外的烏江呢?再說,項羽垓下之敗,其勢也是急轉直下的。
縱烏江亭長有救籍之心,又何以會料事過神,預先艤船以待?二、《史記·項羽本記》的通篇結構,敘事謹嚴而縝密。尤其是對戰事的描述,由於司馬遷曾遊歷名山大川,所以雙方渡江涉河、斬關奪隘時的地理形勢,都能於迴旋曲折之中,給人以條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
且看項王垓下兵敗後的行蹤:壁垓下,兵少食盡(夜歌慷慨))——潰圍南出馳走(直夜)——渡淮,屬者百餘人(平明)——至陰陵,迷失道(晨霧)——陷大澤,漢追及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那麼,東城之後呢?
為何三百里沙場竟無所交待,情節亦淡然鬆馳了呢?司馬遷只說:「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巧借—「欲」字將發生在烏江的一段民間佳話與東城真實的血戰情節縫綴彌合了。
這就是江淮一帶的專家、學者多年來頻頻質疑並作出種種臆度誤解的根源所在。三、項羽崛起於吳中,「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戰中,吳中子弟以及江東父老與項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後即傳說起「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
司馬遷曾遊歷過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機會採擷到這些民間傳聞,以完善這個英雄形象,也實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實,項羽「身死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從來有史蹟為證。高達數丈的虞姬墓至今猶在,《定遠縣誌》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里近東城。
」陰陵、東城兩地,《定遠縣誌》記載則更為明確:「陰陵城,縣西北六十里,鏌邪山南,周圍二里。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
」「東城,縣東南五十里。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復引而至東城即此。」
項羽殉難前在定遠縣境內留下的遺址遺蹟,除陰陵、東城,至今仍存十餘處。從霸王寨(相傳項王迷路處)到劉會橋(相傳為漢軍追及項羽處),從下馬鋪到嗟虞墩,構成了項王在這塊土地上與漢軍周旋的一條完整路線。
項羽真的不願意過江東嗎?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項羽是真的不願意過江東,因為當時項羽已經失敗了,也沒有再來一次的勇氣和決心,並且項羽過江東之後還會把戰爭帶到江東那裡。項羽不是不願意過江東,而是根本無法過了,劉邦大軍已追上他了,逃不掉了,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即使一人僥倖過江也難以挽救頹勢。是的。項羽也有東山再起的本領,奈何被敵人擊中了要害,又不能...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中至今一詞有何妙處?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是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 夏日絕句 中間的句子,至今 兩個字就是到現在,表現對南宋偏安一隅的諷刺。全詩的意思是,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語出何處?什麼意思?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選...
西楚霸王項羽唯一一次哭泣,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結果卻千古流芳
夢曉霜天 唯一一次哭是在虞姬死的時候,他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感覺到了絕望。 娛樂百事曉 項羽在哭完之後就發生了自殺於烏江這件事情,所以才會流傳下來。 因為他在臨死前寫了一首詩,讓人十分的心痛。 這是因為他在臨終之前,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沒完成的事情。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