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親王和王爺,有什麼區別嗎,親王 貝勒 郡王 貝子 世子 阿哥都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10-15 00:21:01

1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時王爵常被世人尊稱為王爺,親王只是王爵的一種。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莊、怡、恭、醇、慶、禮、睿、豫、肅、鄭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

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親王必然比郡王爵位大。

2樓:明日宇宙

王爺是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稱號,基本上在歷朝歷代都會有,封建社會中一個比較尊敬的封號,有天生就有的,也有後期通過努力得到的,漢朝時期就開始出現王的封號,後來王爺的範圍很大,又在此基礎封為親王和郡王,親王一般都是皇帝的兒子和兄弟,郡王一般是皇太子的兒子。

一、王爺中的親王郡王郡王一般次於親王,在歷朝歷代在都有不同的階級分化,魏晉時期,親王專封給皇子,皇帝兄弟,後來郡王也給節度使或者文官武官,王爺的範圍比較廣,代表身份,說王爺的權力很大比如清朝時期攝政王多爾袞,權力比皇帝還大,如果掌握軍權,皇帝都要禮讓三分,但是王爺的權力也很小,可能連一個小小的縣令都比不上,這得看皇帝對王爺的信任程度,不過該拿的俸祿王爺是不會少的,基本上做一個閒散王爺也挺好。

二、清朝時期的鐵帽子王鐵帽子王一般都是世襲繼承,擁有著比親王王爺更高的待遇特權,他們一般都是皇親宗室,祖上基本上都戰功卓越,為朝廷做過巨大貢獻,清朝時期共有12位鐵帽子王,因為他們在大清穩固江山有了重要的作用,清朝的爵位制度大部分都是繼承或者自己努力得來,但也不是尋常百姓努力就能有的,在本身家族就有一定權力基礎上在進行晉封。

三、親王和郡王才有資格被稱為王爺親王和郡王的待遇差別也很大,基本上親王的俸祿是郡王的兩倍,親王的兒子得到的封賞也比郡王的兒子大,親王是最高等級的王爺,親王能得到很多郡王得不到的封賞,在朝廷有很大影響力,甚至影響朝堂政務,而郡王就沒什麼話語權。

3樓:匿名使用者

親王為第一等爵,但是郡王為第二等爵,兩個的等級爵位不一樣。

1、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親王的正室為親王妃。一些鄰國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

2、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3、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

4、郡王,中國古代爵位等級。其名始於西晉。唐宋以後,郡王為次於親王一等的爵號,多封於宗室,亦有臣下得封郡王。

唐代以後,郡王通常為親王無法繼承爵位的其他兒子的封號,繼承爵位的嫡子封為世子,餘子封為郡王。

5、清代,有多羅郡王一爵,簡稱為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少數民族之勳貴。

4樓:最強大腦花

明清時王爵常被世人尊稱為王爺。而親王只是王爵的一種。

清代親王,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

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5樓:軒轅劍刀光無影

最佳答案王爺就是一個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對諸侯和周天子的稱呼,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王就成為了一個爵位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王”分成兩等:

親王和郡王親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國封建制度中,為王爵的第一等。西晉武帝封宣帝孫永為東莞郡王,始見郡王之稱。

後世開始沿襲設定。隋爵分九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於王。唐皇太子、諸王與親王之子承恩澤者皆封郡王。

唐代時郡王為從一品,也是第二等,以後各朝代郡王也多為二等。宋宗室近親承襲,有皇帝特旨者封郡王。金、元沿置。

清代時封爵第二等為多羅郡王,也稱郡王。 至於官職,王爺是代表身份的爵位,說大可以比皇帝大,說小可以不如一個縣令。關鍵是看皇帝的信任、手上的權力,在漢朝,“王”其實就是一個諸侯國的皇帝,在自己的封地裡面,他比皇帝大。

有沒有權力要看是什麼情況,在身份上,王僅次於皇帝,在權力上,就看皇帝讓他管什麼事情了,王爺掌管兵權的話,皇帝還要看他臉色呢

6樓:曲終人未散

王爺是親王和郡王的總稱 親王比郡王更尊貴, 一般只有皇帝最親近的男性族人得到

7樓:王藥師

親王在清朝全稱為和碩親王,一般是立大功的皇子,世襲,又稱鐵帽子王,一共八個位置。

而王爺往往是通俗的說法,還包含了郡王,稱多羅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少數民族之君主。

8樓:仗貳和尚

清朝的王爵分親王郡王兩級

爵號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

清朝,稱多羅郡王,專用於加封皇族宗室、滿洲貴戚以及蒙古、新疆、**少數民族之君主。

9樓:茅舍賣酒翁

王爺只是口語,親王是一種封爵

10樓:匿名使用者

王爺是個通俗的說法。

正規的成為是不叫王爺的,

親王,是清朝王爵中的一種,另外一種叫郡王。

親王全稱應是 和碩親王

通常為和碩x親王

如雍正未登基前是:和碩雍親王

乾隆未登基前是:和碩寶親王

11樓:小神仙

王爺是通俗的叫法,親王才是正規跌

12樓:海底ii萬里

清朝時候的親王叫做和碩親王,必須是由大清宗室子弟因功授爵,這裡重點就在一個“親”字上,你可以理解為,親密的,也可以理解為親戚,都沒有錯。

這樣的親王在清朝開國之初,集中封了一批,一共八個。在清朝除皇帝外,最高權力機構名義上是“議政王大臣會議”,這裡的“王大臣”即是指被封為和碩親王的大臣。而後每代清帝王都要封上幾個和碩親王,如乾隆就比較高產,他封了十五個。

但是和碩親王,並非都是“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有的是降等世襲罔替,有的是降等承襲,有的乾脆是追封——被封者根本沒享受到。

而統稱意義上的王爺,則包括了和碩親王以及郡王兩種。清朝初期封過外姓為郡王,有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鎮南王耿忠明。但自康熙以後郡王也都是滿族宗室之後。

郡王在等級上較親王低一等,是第二等的爵位。比如降等世襲罔替親王,傳到下一代就是世襲罔替郡王。

我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分清楚親王和郡王:親王就像是漢朝的一字王,郡王就像兩字王。皇帝的兒子可被封為吳王,吳王就是一字王。

而立過功的大臣和皇帝的孫子只能封兩字王,比如臨淄王、閩南王(當然漢朝時禁止外姓封王的,這裡是類比的說法)。

親王、貝勒、郡王、貝子、世子、阿哥都有什麼區別?

13樓:叫那個不知道

1、世子是歷代對諸侯儲君的稱呼,出現較早,阿哥是對皇室皇子的稱呼,親王、貝勒、郡王、貝子是清朝特有的爵位。

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將軍、

以上這些都是清朝的皇子的爵位。阿哥是皇子沒有被封號之前的稱呼。

2、列爵九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大將軍。

3、王爵分倆種:一種是世襲罔替,也叫鐵帽子王。另一種叫降(jiang)王

世襲罔替只要不被廢除後面的子孫繼承都是親王的爵位。

降王是每一次被繼承都會降一個等級,比如是親王:他的兒子繼承他的位置就會被降到郡王,到孫子繼承的時候會被降到貝勒,曾孫繼承會被降到貝子,重孫繼承被降到將軍,以此類推。

王爵還分功封和恩封。權利個地位有較大的懸殊

4、世子不是清朝獨有,周朝時期就有了,當時周天子的繼承人稱之為世子或者太子,混用不清。直到三國曹魏代漢,規定了王爵之嗣稱之為世子,由此形成了定製。

擴充套件資料

王太子。開始的時候世子只是個稱謂,兒子都是世子,後來,演變成封號,也就是後來說的儲君(國本),一般為嫡長子。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貴族的封號,用以表示身份等級與權利的高低。貴族等級是大部分封建制度國家大略區分貴族爵位的方式,例如在2023年清朝滅亡前的貴族分級。其稱謂、財產、以及特權是經由世襲的方式所維持與延續傳承下去。

14樓:客塵

皇子是阿哥。皇帝封八旗旗主,稱為貝勒。而貝勒之下又設貝子。

親王、貝勒、郡王和貝子都是屬於清朝的宗室爵位。最高等級的爵位為親王(第一等爵)和郡王(第二等爵)。而世子為親王或者郡王嗣子。

世子不是清朝獨有,周朝時期就有了,當時周天子的繼承人稱之為世子或者太子,混用不清。直到三國曹魏代漢,規定了王爵之嗣稱之為世子,由此形成了定製。

貝勒屬於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時候也會授予蒙古人),親王和親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滿清皇室爵位: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多羅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克勤二位郡王。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雲都尉、輕車都尉都是給非皇室成員或有功之臣或閒散宗室的。

郡王,王爺,親王的區別還有郡主是什麼

難受君丶 王爺包括郡王和親王,所以就是郡王和親王的區別。一 等級不同。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國古代皇室貴族中地位僅次於皇帝的高階爵位,而郡王是親王低一等的爵號。二 受封人等級不同。親王專封皇子 皇帝兄弟 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三 郡主...

明朝王爺的側妃和嬪妃有什麼區別,貴妃和嬪妃有什麼區別

彼岸的暗夜 明代沒有側妃的稱呼,只有清朝有側福晉 1,明朝王爺的次妃 如已有子 不分嫡出庶出 俱不許選繼。止照內助事例 有妾推舉一妾 無妾奏選一人 以管理家事 撫育子女。不許請授次妃封號。親王 或郡王 之妾 其子已襲封親王 而嫡妃不存者 準封次妃。很明顯,在王爺還是王爺的時候,是 不存在次妃 的,哪...

「清朝王爺」與「明朝王爺唐漢朝的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清朝王爺都沒有兵權

清朝王爺也可以有兵權,比如康熙第十四阿哥 胤禵就是 大將軍王 只不過與明朝的王爺分封各地不同,清朝的王爺都集中居住在北京,除非有皇帝的差遣才能離開北京 清朝是一個 集權國家,兵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王爺都在北京,沒有什麼實權的 清朝最有權勢的王爺也就是多爾袞,手握重兵,使得清王朝定鼎北京。明朝前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