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靜者為王的江湖
故而在當時,水鏡先生跟諸葛亮、龐德等的關係異常融洽,且還是前輩身份。自然他就理解年輕人想建功立業的心理了。龐統首先被周瑜發現,然後出山了,當了周瑜的功曹!
諸葛亮卻不一樣,天天自比管仲樂毅,卻又表示不想出山——這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嗎?你若真不想出山,何必抬出助齊桓公稱霸春秋的管仲,和差點滅強齊的樂毅?這兩位都是建立了大功業的人。
因為此刻的天下,主公遍地走,所有諸葛亮必是經過了篩選。比如最有名的幾位,曹操不行,劉表不行,孫權那裡也不行,否則以諸葛亮的門路,他早就過去了。不是諸葛亮的幾個好哥們,就都跑到曹操手下了嗎?
還有諸葛亮跟劉表是拐彎親戚,只要一句話,照樣能出山!至於孫權那裡,他哥諸葛瑾在那裡呢!所以諸葛亮的門路很野,很廣,跟荊州實際統治者,荊州七大家族,幾乎都有聯絡,並不是一般的名士。
因為從諸葛亮門路野,卻不出山來分析,諸葛亮的心思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想要出山,除了得到他認可外,還必須給合適的地位。所以,水鏡先生這才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但很可惜的是,水鏡先生這位老前輩,早已看透了當時的風雲變幻。劉備雖必會重用諸葛亮,給予其平臺,給予其巨大權力,可惜卻是根基太淺了,沒法跟一統北方的曹操和經營了兩代的孫權持久抗衡。所以在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才說出了那句:
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就是這個意思!
2樓:遊人阿木
劉備落魄時,水鏡推薦諸葛亮,為何不提侄子司馬懿?原因很現實!
3樓:從前有坐靈劍山
歷史上記載的是水鏡當時推薦諸葛亮時,司馬懿還沒有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所以水鏡並不知道當時的司馬懿有多麼聰明。水鏡只知道和自己交情最好的諸葛亮,能夠勝任劉備軍師一職。
水鏡司馬徽是潁川人氏,他和司馬懿相距其實並不是很遠。並且司馬徽死的時候,司馬懿才只有三十多歲。按理說,司馬徽不可能不知道司馬懿這個人。
但事實上是,司馬徽有過一次去荊州的經歷,這要是還不認識司馬懿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然而司馬懿這個名字還是沒有傳到司馬徽耳中。究其原因,是因為司馬懿當時只有二十左右。
而他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201年在郡裡做小吏的時候,被郡長誇讚才揚名。之間相差了三,四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司馬徽不認識司馬懿情有可原。
劉備唯一的謀士徐庶離開時是在208年。但是魏國的曹操南下討伐,為了削弱劉備的實力。曹操用徐庶的母親威脅徐庶,徐庶當時被稱為「大孝子」的原因就是這件事,徐庶毫不猶豫的離開了劉備。
劉備當時身邊沒有一個謀士,在遇到水鏡先生時,水鏡才舉薦了諸葛亮。雖然此時司馬懿的才能已經能夠和諸葛亮比肩了,但是水鏡當時根本不知道司馬懿這個人,可能也只聽到一點,認為司馬懿的才能還不足以與諸葛亮相比。因此司馬徽才會對侄兒司馬懿隻字不提。
4樓:職場雞湯小達人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地理位置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劉備當時在的地方,諸葛亮是比較的出名和 有實力的。
5樓:光之綠巨人
可能是他覺得劉備只需要一個諸葛亮就可以輔佐他了,沒必要兩個人一起上。
6樓:高中黃老師
因為那個時候,還有個曹操,水鏡覺得曹操比劉備更厲害,所以呢,就把司馬懿留給了曹操。
7樓:不一樣的趣味文化
可能他覺得司馬懿不會甘於人下吧。就連曹操這樣雄才大略的人,都被司馬懿所坑。所以水鏡不主動向別人推薦司馬懿也是可以理解的。
8樓:面試答疑木樨
因為他也知道諸葛亮非常的有才華,肯定能夠幫助到劉備,而自己的侄兒是非常有野心的一個人。
9樓:a_不想賺錢
先生知道知道侄兒司馬懿不會甘居人下,所以他就不推薦自己的侄兒,他不想坑人唄,如果別人自己找上他,那就不關他的事
10樓:職場小蔣
一個人能不能成功,不僅僅是靠她的能力,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把兩個人都放在她這裡,風險太大了。
11樓:擁書自雄
司馬懿是溫縣人,水鏡和他有屁關係!
12樓:loser的無賴
那肯定就是水鏡知道自己司馬懿的心不在這,劉備可能也不喜歡這個人,所以就不如提其他真正的世外高人。
13樓:汽車世界知道
這個是大家族的一種做法,雞蛋不可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當時的劉備雖然值得投資,但是不值得全部投資。
14樓:嚮往
因為當時司馬懿並不在那個地方,而且也會影響司馬輝的智商和地位。
15樓:夏目歷史君
兩人雖然都是司馬氏,但水鏡先生司馬徽大概率是不認識司馬懿的,可以說兩人幾乎沒什麼關聯,不舉薦自然是情理之中。
水鏡先生是一個做事滴水不漏的人,他推舉諸葛亮,而閉口不談司馬懿其實是別有用意。
首先,這是為了他自己的名聲考慮。有句話說得好,叫做舉賢不避親。可是他如果真的這麼做了,無論司馬懿的表現是否良好,肯定有很多人質疑他偏私。
水鏡先生是非常愛惜自己的名節的,他肯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
其次,這也是為了給自己結一個善緣。諸葛亮非常有才能,自己極力推舉他,如果未來諸葛亮真的飛黃騰達了,那麼他自己的地位肯定會水漲船高。可如果我們落到他實際上做的事情上,會發現他只不過是給劉備提了一個建議。
他需要付出的東西很少,有可能收穫的東西卻是很多,這筆買賣無論如何都是值得的。
而且要是諸葛亮犯了什麼錯誤,那麼水鏡先生也不會被追責。畢竟水鏡先生只是表示諸葛亮非常有才華,和自己是比較好的朋友,之後便沒有什麼過多的交集了。
後世很多人都覺得司馬懿跟隨劉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大家之所以會這麼認為,是因為大家有上帝視角。當時劉備還非常的落魄,水鏡先生不知道他未來的成就究竟有幾何。畢竟當時的局勢非常混亂,群雄並起,誰都不確定最後瓜分天下的到底是誰。
水鏡先生希望幫自己的侄兒找一個已經有崛起之勢的主公,而不是跟隨落魄的劉備。
所以水鏡先生先做的是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之後自己投奔曹操,之後向曹操推薦自己的侄兒司馬懿。通過他的這個行為,已經可以判斷出他當時看好的是曹操,而不是劉備。
而且從地理位置來看,諸葛亮也是更適合劉備。當時劉備已經被敵人打崩了,只能依附於荊州的劉表。在荊州境內的人才當中,諸葛亮算是最出色的。
或許水鏡先生有心推薦司馬懿,但是因為他遠在司州,也就是曹操管理的北方,哪怕是說了也沒有用,所以水鏡先生壓根就沒提司馬懿。
而且推薦謀士其實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當時劉備是求賢若渴,可司馬懿這邊則是不希望出任謀士,就連皇帝派人找他他都裝病,更別說落魄的劉備了。而當時諸葛亮非常渴望機遇,水鏡先生推舉諸葛亮可能是覺得他們兩個匹配的成功率比較大。
16樓:靈魂
司馬懿根本不是水鏡先生的侄子吧
劉備落魄時,水鏡先生推薦了諸葛亮,為什麼隻字不提自己的侄兒司馬懿呢?
17樓:火猴網路科技
劉備落魄時,水鏡推薦諸葛亮,為何不提侄子司馬懿?原因很現實!
18樓:安靜的大石子
水鏡先生是司馬氏,司馬懿也是司馬氏,但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不推薦司馬懿給劉備,自然有他的理由。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的非常有名的軍師,他們兩人各有各的本領,他們的能力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司馬徽最終卻選擇諸葛亮。
水鏡先生知道劉備是一代明君,可以擔當大任,但是他的身邊卻缺少能夠為他出謀劃策的人。劉備落魄之時,水鏡先生主動上門,給他指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所以劉備才三顧茅廬,將隱居隆中的諸葛亮請出,並且委以重任。
司馬徽選擇諸葛亮而不選擇司馬懿有以下原因。
其一,當時的司馬懿還未展現他的從政能力。
司馬懿第一次顯名,是在201年在郡裡做小吏的時候,被崔琰稱讚的。司馬懿的初次揚名,很可能是崔琰見了他的從政能力後,才出口稱讚,那時司馬徽早就離開此地,並沒有見過司馬懿的從政能力。而且司馬懿那時候即便有點名氣,也是限於本郡,不會傳到荊州的司馬徽耳朵裡的。
所以在司馬徽見到劉備的時候,很可能都沒有想起這麼一號人物來。
其二,當時諸葛亮的名聲很大,有足夠的能力。
諸葛亮不僅和水鏡先生交好,還跟龐德公也交好。不僅如此,諸葛亮還被黃承彥看好,可以說是被很多的人寄予厚望。諸葛亮年輕有為,見識和才能都有,所以水鏡先生首先想到的是諸葛亮。
所以說,司馬懿雖然有能力,但是還沒有遇到知己,還沒有人發掘出他的能力,水鏡先生當然選擇諸葛亮。
19樓:普度眾生
水鏡不推薦司馬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名利。根據其他史料記載,水鏡並沒有像三國裡那樣不好名利。名利對於這些名士來說也是重要的,像司馬懿和司馬徽都是司馬家的人如果他自己舉薦了,司馬懿就等於推自己的親戚有私心的嫌疑,然後自己推薦了諸葛亮或者龐統兩個人,如果成功了,自己也能得到一個好名聲。
更顯得自己的無私。
水鏡先生也是一名謀士,名氣也非常的大,被很多人敬佩,古代是選擇才華的人去推薦,並不用避開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但是,他肯定會綜合情況,他不能一開始就給劉備推薦自己家族的人,這樣就算家族裡的人很優秀,也有可能被一些小人落下閒話。再加上,諸葛亮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有才華的人,可以賣給諸葛亮一個人情。
又可以在圈子裡擴大自己的名氣,一舉兩得,水鏡先生何樂而不為呢。此人之所以被稱之為水鏡,意思就是暗指此人心裡清楚得猶如明鏡一樣,以及此人看人、看事、看物都特別的準。當時他遇到劉備的時候,知道劉備在求賢,於是就把諸葛亮與龐統推薦給了劉皇叔。
一是他看出了劉備的興復大漢是無望的,所以不讓司馬懿去。
二來防止諸葛亮與龐統投靠曹操,這樣司馬懿的競爭對手就多了。當水鏡先生投奔曹操的時候,不用擔心諸葛亮和他一起,這樣水鏡先生的才華才不會被人壓制,才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華。推薦諸葛亮和龐統是最符合他的個人利益的!
也就說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利益最大化。
20樓:河工大校草
水鏡先生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他知道諸葛亮的真實實力是肯定要比自己的侄子司馬懿要好的,但是他不知道司馬懿的陰險讓他笑到了最後。
21樓:活在瓜裡的籽
因為水鏡先生對諸葛亮的好感非常的多,他覺得諸葛亮比自己的侄兒司馬懿更加厲害,和劉備合拍。
22樓:小林是吧
因為從劉備的性格來看諸葛亮更適合他一點,司馬懿有些狡詐多疑,加上司馬懿很有權力慾望不會真的忠誠於劉備。
23樓:小澤瑪麗丸
因為水鏡先生更喜歡諸葛亮,所以他認為諸葛亮比他自己的侄兒司馬懿更加適合輔佐劉備。
24樓:樑二胖胖
其實,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諸葛亮是水鏡先生給劉備推薦的。水鏡先生的本名是叫做司馬徽,而司馬懿是司馬徽的親侄兒。那麼他為什麼不將自己的侄子推薦給劉備呢?
其實在我看來,水鏡先生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不考慮他跟侄子的親情,相反,正因為司馬懿是他侄兒,他才會選擇這樣做。其實在我看來,司馬徽知道劉備雖然仁義,但是他的實力和智慧太差,跟曹操比不上的。所以他才會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將自己的侄子推薦給了曹操。
雖然,司馬徽在曹操陣營中,並沒發揮太大作用,其實這是因為他死得太早的緣故。在三國的亂世之中,能夠看清局勢的人,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這對司馬家族來說,是一件可喜之事。
其實諸葛亮的才略很厲害,是司馬懿比不上的。但是即使這樣諸葛亮還是沒有挽救蜀國的命運,不過這和司馬徽有沒有關係我們就不知道了。如果在當時,司馬懿進了劉備的陣營,那樣諸葛亮還會過自己安逸的生活呢?
當然,這不是我們現在所考慮的,歷史也會重新改寫。
不過,在我看來,司馬懿能有後來的種種事蹟,跟他的叔父關係不少。如果當時水鏡先生並沒有看清當時的天下的話,或許真的會將自己的侄兒司馬懿送到劉備的陣營。歷史告訴我們,最後得到天下的,就是司馬家族,而這一切都是水鏡先生的功勞。
為什麼諸葛亮跟劉備,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三顧茅廬的真誠和劉備劉皇叔打出恢復漢室的口號,再加平時劉備實行為民服務的仁政的信譽比較高,也是當時世之英雄 非劉表,劉璋之輩 可以發揮諸葛亮的才能,再加劉備為人謙遜,仁義,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最關鍵的是諸葛亮多年飽受戰亂之苦的感觸讓他想盡早與民休養,維護和恢復漢室的國家統一,而不想讓曹操這樣的奸雄篡奪...
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出山,為什麼劉備要「三顧茅廬」諸葛亮才肯出山,原因是什麼?
主要還是應為劉備求賢若渴,當時的蜀漢荊州已經被曹操包圍,國家已經到了幾乎快要滅亡的地步了,再不請個能人來當軍師,江山恐怕就保不住了。所以當時劉備就誠心誠意的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保住江山。請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等第三次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被其誠心所打動,最後出山輔佐劉備。三顧茅廬 一詞出...
諸葛亮為什麼北伐失敗,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都失敗了
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後失敗了,演出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的歷史悲劇。以諸葛亮的才智,劉備的仁義,關羽 張飛 趙雲 馬超 黃忠的勇猛,卻為什麼不能北伐成功 興復漢室?這裡有天時也有人謀二方面的問題!分五點來說吧!第一 戰略方針的失誤,劉備即使佔據荊州和西川,一路由荊襄北進,一路再出祁山,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