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心胸狹窄,劉邦用了個反間計就讓項羽把范增給辭了。
2、剛愎自用,處事過於武斷,不聽人勸。
3、殘暴不仁,坑殺秦兵二十萬。
4、不講信用,本來說秦兵投降免死,結果還是坑殺秦兵二十萬。
5、婦人之仁,不殺劉邦於鴻門。
6、感情用事,連個女人都放不下還想統一天下,劉邦一家老小給項羽抓了都不在乎。
7、匹夫之勇,雖驍勇善戰,但是為人太過懦弱。
縱現項羽一生:生逢亂世,相機而起;勇冠三軍,叱吒風雲;引兵北上,逐鹿中原,問鼎咸陽,裂土封王,曾一度左右過歷史的程序,最終卻因他自身難以克服的性格弱點釀就了他的人生悲劇。隨著烏江渡口的那一道長劍血光,項羽的悲劇命運劃上了一個令人遺撼的句號。
歷史是無情的,歷史卻又是公正的,他在給前人以教訓的同時,總是給後人以無限的啟示。站在歷史的長河邊.面對項羽的人生悲劇,徒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是我們應有的積極態度;我們應該在今後的人生歷程中,不斷磨鍊自己的意志,反覆錘鍊自己的性格,把握住自己的命運之舟,更好地駛向人生海洋的理想彼岸。
2樓:鄒永勤
我認為項羽不是因為不殺劉邦而失去天下的。使他失去天下的是他自己。
從殺宋義始至破秦,他一路在勝利的歡聲中走了過來,這無疑滋長了他自詡、凶很殘暴的性格,是之惡性發展起來而成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已出現就是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形象,鉅鹿之戰的輝煌勝利更使他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他開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撐起他執意精神世界的為一隻豬技藝贏得勝利。
每一次勝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援更堅強一些,然而,這勝利更大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負。如此,他將一輪輪戰鬥下去,周而復始,項羽陷入了他自己製造的一個怪圈,無法自拔,卻又不願自拔。
在項羽心裡怪圈的一來二去中,中國人口已從戰前的一千萬,驟減至五百萬。天下人隊項羽心態的無法認同使得時代終於做出了拋棄項羽的選擇。
所以無論是什麼事,什麼問題,他都想用武力去解決。但現實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夢想,他著有嘆息著,用死亡來反抗這現實。
所以說,使他失去天下的是他本人。因為他的自大,因為它的勝利,而使他失敗。只活在成功之中,活在自欺欺人之中,不然會被難與**的失敗而受傷害。
所以我們要活的現實,不能被成功衝昏頭腦。
3樓:巴郡充國人
作為一個悲劇英雄,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關於他的惋惜和遺憾,當然我在這裡並不是要拿歷史沉澱給我們的知識,來肆無忌憚的批駁一個歷史人物他是怎麼的無知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聰明。後來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何況大家並不一定就站上去了,我一直是要求自己帶一種敬畏的心去看待歷史上的人和物,這裡算是簡單回味下,也算附和一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情懷。
現在人們說到項羽的失敗,大都集中在政治方面。認為其之所以敗亡,一是他代表的是舊貴族的利益,分封倒退,這好像不和歷史潮流(統一可是中華文化永恆的主題);二是殘暴嗜殺,失掉了民心,三是「自矜功伐」,不善於用人。這些,無疑都是十分正確的。
但是呢,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除政治外,尚有方方面面。我認為,戰爭畢竟是軍事活動,軍事上的勝負,指揮員的指揮正確與否,往往直接決定著戰爭的程序和結局。項羽在楚漢戰爭中所以「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這和他的軍事能力是有關係的。
並不是說他不會打仗,一場2萬打垮20多萬的成績那不是吹的出來。但4年的楚漢之爭他失敗了,反差很大。在我分析看來,項羽的軍事才能並不是很全面。
孫子說:「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以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
」項羽在這方面就差了,特別是他地理沒學好,因為秦始皇焚書的緣故?
就當時楚漢之爭全域性來說,項羽把劉邦放到巴蜀之地就是一大錯誤,他因為「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於是把四川和漢中這塊戰略要地給了劉邦,極不明智。古之巴、蜀,即今之四川一帶,是我國古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漢書》記載,巴、蜀「上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
南滇、絲憧,西近鄧、布馬旎牛。民食稻魚,亡凶年優,俗不愁苦。」秦時,巴、蜀就已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國」了,在漢以前,巴蜀是少有戰亂的,春秋爭霸,戰國爭雄,秦末農民起義,這些動盪的時代,巴蜀之地是難得清閒,經濟沒有受到戰爭的摧殘。
再且,四川戰略位置重要,四周高山佈列,中間平原寬廣;陸有劍門之障,水有三峽之險;東扼長江,實為吳楚咽喉;北走秦嶺,可以直搗秦隴肘腋-----軍事上可攻可守,實是良好的戰略後方基地。清末學者顧祖禹在《讀史方嬩紀要》中分析最為精闢,他說:「四川非坐守之地也。
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從來有天下之略者,莫不切切用於蜀。」而項羽就把劉邦送到了這樣一個四川!被很多人叫作流氓的劉邦就聰明,早在義軍西入咸陽時,蕭何即「獨先入收秦丞相府圖籍藏之」,劉邦因此就「得見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不過他還有點瓜,不想去,後經謀臣一點撥,就去四川了。有句話咋講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看來一點不假。地理學的不好的項羽還有第二個錯誤,那就是他自己不王關中。
國都選擇是很重要的,在古代更是一國之根本。關中的地位就更不用說了,不管是政治,經濟還是地理,它各方面條件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位於關中腹地的長安,一向為帝王建都之所,秦時已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次,關中地居上游,關山四塞,戰略地位至為重要。關中的地理形勢大略為:
東有函谷關、潼關和黃河,西有隴山、大散關,南有秦嶺、武關,北有蕭關,中部涇、洛、渭三水匯流,地勢西高東低——可說是名山聳峙,大河環流,險關雄居,勢甲天下。佔有關中,可以西通西域,南下巴、蜀,北指陰山,以此而取中原,有高屋建瓴之勢。這樣的情形項羽手下也看到了,有個叫韓生就說了,這個位置好啊,「可都以霸」。
而項羽竟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為辭拒絕,三分關中封三降將後,即自封為西楚霸王走了。定都彭城,可以說項羽思想超前了。縱觀中國曆代封建王朝建都走向,東移南遷北移。
在經濟重心沒有移走前,關中還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城咋能離開這「二中心」呢,你總得佔一樣吧。還不說西高東低的地勢,劉邦打你那是下山似的,飛快,來自蜀地的後勤物質、人員那是順流而下,方便的很。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歷來是西邊打東邊容易,北邊打南邊容易,水流而下啊。在當時那個打仗還是靠腿的時代,自己何必往底處跑呢。
4樓:在水一方更高
一群自以為是的狗屎,項羽何等蓋世,你們能及萬一否?項羽君子,劉邦小人,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從對待女人就可看清楚,女人孩子在劉邦眼裡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反正漂亮的多了,他不是一直在強佔嘛,包括他父親,都能不在乎,我要是項羽,既然你不在乎我就幹掉,把你女人給征服了。還有人說禮賢下士,字都認不全的流氓,我呸,他是有利就用,無利就拋棄了,厲害的就想辦法幹掉,幹掉後,出來假慈悲一下。
項羽一個君子如何能是其對手?有危險劉邦就自己先跑了,項羽什麼時候幹過?寧願死都不自己跑!
5樓:南北英雄
說實話,我個人認為項羽比劉邦強,只是他的運氣沒劉邦好!
6樓:雄霸天下之神
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就是項羽十分驕傲,俗話說驕兵必敗,項羽自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狂妄自大,所以失去天下。
7樓:眾神之翼
項羽在戰爭中完全是被劉邦耗死的,各個諸侯被劉邦利用了,最終不還是都被滅了。
我感覺項羽並不是失掉民心,我們應該仔細瞭解 楚漢戰爭的最後 是劉邦背信棄義,撕毀了盟約,偷襲了項羽的後路,這才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有人會說什麼兵不厭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些話都是那些用不光彩手段獲得勝利的藉口。
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說跟鴻門宴不殺劉邦有一定的關係,項羽只想成就霸業,而不是帝業,而成就霸業,只是成為諸侯的領袖,而不是諸侯的統治者,就象春秋五霸一樣。而這樣他就沒必要非殺掉劉邦,而劉邦卻想成就帝業,可以說項羽給自己定的目標太低了。這一點很關鍵。
還有,跟項羽的經歷有關,項羽出身貴族,而不是貧苦百姓,他從小就形成了高高在上的作風,不會去尊敬賢士,更不會去體會老百姓的苦衷,可以說是失盡民心。可以說,即便項羽統一了天下,他也做不長久。
9樓:沒錯巴
他有著自己的驕傲,而正是這驕傲致使他失敗。
他婦人之仁,如在鴻門宴上將劉邦殺死,也未必就會成功。
歷史上項羽是怎麼死的,項羽死亡原因,項羽之死
阿沾 項羽是自刎而死。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圍在該下,項羽軍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糧草不夠,又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包圍,於是,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天亮後,漢軍發覺項羽離去,於是,灌嬰率五千精銳騎兵追擊,等他渡過淮河,隨從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
項羽的成敗功過,對項羽功過及失敗原因的看法
當虞姬橫刀,將一朵生命之花綻放成鋒刃的湛藍。我看到鮮紅鮮紅的血流過雪白雪白的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一.情意綿綿的偉丈夫 在項羽被困於垓下時,他長歌當哭,留下了千古傳誦的 垓下歌 英雄征戰沙場,固然值得敬仰,英雄的淚,更不可等閒視之。項羽的淚使得 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後人讀到這裡,無不為之涕泣。正如...
談談項羽功過和失敗原因,對項羽功過及失敗原因的看法
場上的大英雄,政治上的失敗者。項羽的功績在於鉅鹿之戰,他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客觀上為漢高祖進入咸陽,推翻秦朝創造了條件。他的過在於秦朝滅亡後,他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造成了混亂割據的局面。他行為殘暴,坑殺秦降卒二十萬餘。入關後,火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