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人在五代十國時期非常有名,為何史書上卻對他們隻字不提呢

時間 2021-10-14 22:44:36

1樓:嫣然

沙陀人在歷史上的貢獻並不大,而且後來是逐漸融入到漢族當中的,所以史書才沒有對他們有太多的提及。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沙陀人總數並不多,而且在歷史上活躍的時間也不長,後來漸漸和其他民族融合。

3樓:x小謝

今天之所以很少提及沙陀人,主要還是因為這隻部族活躍的時間很短,並沒有建立什麼強大的政權,基本上只有在五代十國時期建立過幾個政權,但是這些政權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最後都在軍閥混戰中被消滅。

4樓:魚界

沙陀人自始至終歸附中原漢族,中原漢族把它當"自己人"。沙陀人多次挽救危難的大唐,對大唐立下汗馬功勞。

5樓:

沙陀人大部分都融入了漢族之中,也有一部分融入到了契丹、党項、蒙古等民族裡面,所以很少有人單獨稱沙陀人。

6樓:匿名使用者

沙陀族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而且沙陀早已融入中原漢人之中,他們和中原百姓並無文化上的隔閡,所以才會不提及他們。

7樓:luu陽光的

在那個時期有很多的少數民族都是到了中原地區爭奪地盤,沙陀只是其中一個而已,所以並沒有過多的記載。

8樓:驕陽的小哥

因為沙坨人在那個混亂的時期存在時間對於整個歷史來說是很短的,但確實也出現過一些政權但是最後歸附了唐朝,被後人認為是自己人。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沙陀人了,而且當時人數也不多,存在時間並不長。

10樓:

沙陀人只是我國古代少數名族的一支,在漢族作為主體名族的歷史上記載很少很正常,再加上後來慢慢融入漢族,這個名族就消失了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後唐、後晉、後漢,都是少數民族沙陀人建立的,而南方的十國卻全是漢族人建立的

11樓:

首先唐滅了,取代的就是朱溫的後梁,按中國的傳統自然他說正統;其次是後梁,依次而下,最後是後周。宋太祖趙匡胤是叢後周手裡接過政權,建立長達300餘年的宋朝。而唐以後五代這段歷史則有宋人歐陽修的,在這種背景下自然要承認五代後梁開始,是繼承唐朝正統,這是事關宋朝政權合法性重大政治問題,這樣講就明白了,是五代是誰建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代表政治合法性。

12樓:日月唔銧

自漢朝以後,「中國」一詞的語義發生變化,民族的意義削弱,地理和政治意義加強。所以,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便以中國自居,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樑、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

另外,唐代的統治階級中本來就有不少是各族的混血.建國時,漢化鮮卑貴族的支援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之他們在統治集團中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有人統計,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佔1/10。

《唐書》

還特闢專章為蕃將宣傳。沙陀人在唐末頗為跋扈,在繼唐而起的五代中後唐、後晉、後漢三朝都是沙陀人建立的,以中興唐朝出名的莊宗本身就是出自沙陀人。 所以有唐一代名義上是漢族統治,實際上是各族參予的政權。

從唐到宋之間的近六百年的時間裡,中原地區實際上是一個以漢族為核心的民族熔爐。許多非漢族被當地漢人所融合而成為漢人。當然融合的過程是複雜的,但結果許多歷史有記載的如鮮卑、氐、羯等族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消失了。

唐代不能不說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高峰。 它的特色也許就是在它的開放性和開拓性。這和民族成分的大混雜和大融合是密切相關的。。

13樓:博達國學

中國古代有很濃厚的正統觀,即一個時代只有一個天子,其餘就是諸侯,而紀是天子國專享。至於為什麼十國無本紀,因為五代十國中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行政區劃位於中原,並且宋繼後周而生,當以五代為正統。(司馬光北宋人)

14樓:苦a的人

五代佔據中原位置,的中原這得天下得者中原為正統,還有就是每次戰亂走向統一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雖說是少數民族建立政權但是完全遵循漢人的制度和習俗!

五代十國是什麼時期,在哪個朝代後面

15樓:我是你男神

五代十國在唐朝與北宋建立之間的時期。

五代十國是發生在唐代後面,宋朝的統一結束了這種**局面。

五代世系表

十國簡表

後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溫)-郢王-末帝(友貞,為後唐所滅)

後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莊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養子)-閔帝(從厚)-末帝(從珂,李嗣源養子,為後晉所滅)

後晉(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貴,石敬瑭養子,為契丹所滅)

後漢(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劉姓) 高祖(知遠)-隱帝(承佑,為後周所滅)

後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榮,郭威養子)-恭帝(柴宗訓,禪於趙匡胤)

16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五代十國是在唐朝滅亡後到北宋建立之間的混亂時期,在唐朝後面。

1、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

2、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3、十國為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十國中方面,江南地區有南吳、南唐、吳越國、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南漢等佔據。

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

4、兩川地區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17樓:亦夢之城

1、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2、簡介

五代十國(公元907年-960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建立為止;也可以定義為到宋朝統一十國剩餘政權為止。本時期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 )與十國(公元891年-979年)等眾多割據政權。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

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形勢更甚,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正朔(後梁時期的晉、岐、吳除外)而稱王稱藩,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王或稱帝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為十國。

3、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1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你可以在等等其他人回答,或者自己去網上搜搜,貼吧論壇之類的地方看看,也許有人知道。

19樓:匿名使用者

隋唐五代宋遼金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間。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樑、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十個割據政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故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在五個朝代中,後梁維持的時間最長,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後唐十四年,後晉十一年,而後漢僅僅四年,後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實,即使在一朝之內,其權位之爭亦超乎尋常。

如後梁太祖朱溫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矽所殺。而朱友矽上臺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再如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榮,亦曾以兵奪權,未能成功,反丟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後,其弟五子李從厚繼位,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養子李從珂所奪。頻頻的兵戎相見,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樑王朝,改進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後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後唐所滅。

後唐有比較開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實施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使社會出現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後繼者榷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滅。

石敬瑭認比他年紀小的契丹帝為父,被契丹帝冊封為大晉皇帝,定都開封。但源源不絕的財富榷流入契丹人的國庫,以至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廣的建議下以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的藉口,企圖改變對契丹的依付關係,但契丹人用揮兵南下滅後晉,虜石重貴來作為答案,並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

後晉滅,但遼政權無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

他的兒子劉承佑因殺大將郭威不成榷被郭威所代為大周,郭威和他的養子郭榮後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們的經營下,後周漸強,並逐步統一中國,但郭榮的繼承者是七歲的小孩,無力掌管天下,終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被手下黃袍加身,代周立宋。後來宋王朝在趙匡胤的經營下,終統一中國,結束五代時的大**。

這一段歷史,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時,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斷強大,他們互相勾結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集團,為以後宋、遼、金對峙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相對於五代來說,十國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在這十國之中,除劉崇的北漢在北方(約今山西、陝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諸國皆在中國的南方,它們少受中原干戈的影響,政局相對穩定,政權維持的時間也遠比五代為長,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後梁的一倍,而最長的吳越,竟達八十五年之久。這對中國南方的開發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吳越,就曾於公元910年修築了捍海塘,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吳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於北方戰爭頻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禍亂,他們帶來了北方的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對南方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五代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重要時期。從出版史角度看,後唐長興三年(932)至後周廣順三年(953)刻成的九經,是中國第一部監本九經,宋人稱其為「舊監本」或「古京本」,是中國後世一切監本九經的祖本。這部九經,歷時近二十年,中經後唐、後漢、後周三朝更替,終於得以完成。

這實在是個奇蹟,它反映了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僅刊刻了《昭明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諸書,而且還於廣政十四年(951),經營了「廣政石經」的刊刻。這個石經和以前的石經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連同註文一起刊刻的。

宋八洪邁評價其「猶有正(貞)觀遺風」。此外,後晉的劉等,還撰成了《唐書》二百卷,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吳越的羅隱,是這一時期較有名的文學家,著有《羅隱甲乙集》,收其詩作,今已不傳。

今可見者,有《四庫全書》所收《羅昭諫集》八卷。西蜀的韋莊、歐陽炯,南唐的馮延巳、中主李景、後主李煜,都擅長寫詞,均有不少名作傳世,開宋詞鼎盛之先河。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是留傳至今的繪畫珍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五代十國時兩川指哪,五代十國分別是指哪五代與十國

基本就是蜀國和巴國 巴蜀即為兩川之地。希望。五代十國分別是指哪五代與十國 五代 後梁 後晉 後唐 後周 後漢。十國 吳 南唐 吳越 楚 前蜀 後蜀 南漢 南平 閩 北漢。以上國家構成了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國?五分鐘帶你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五代所指的就是五個朝代所留下的後代,所以就稱之為...

五代十國的南漢開國君主是那位,五代十國各國開國皇帝分別是誰,還有他們的簡介!!詳細!謝謝!!!

南漢開國君主高祖劉巖 五代十國各國開國皇帝分別是誰,還有他們的簡介!詳細!謝謝!五代十國 公元907 960年 907 丁卯 後梁 太祖朱晃 開平 元年 吳越 錢鏐 天佑 四年 吳 楊渥 天佑 四年 前蜀 王建 天覆 七年 楚 馬殷 立 南漢 劉隱 立 閩 王審知 立 南平 高季興 立 908 戊辰...

五代十國的年代順序是怎樣的啊,五代十國的更替順序具體是什麼?

五代十國 907 960年 一般是指介於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黃巢起義後,唐朝名存實亡,形成了藩鎮割據局面。907年,朱溫建立後梁,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960年,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北宋 979年滅北漢,自此基本結束了自晚唐以來的 割據局面。五代是指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