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被誰平息的,安史之亂的主角是安祿山和誰 還有安史之亂的詳細資料

時間 2021-09-18 17:41:47

1樓:愛了你五年

1、郭子儀。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進位中書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寶應元年(762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2、廣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與唐朝軍將發生矛盾導致長安缺乏防禦,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吐蕃趁機長安缺乏防禦之時入寇、攻入長安;唐代宗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調集軍隊。吐蕃佔長安10余天,聽說郭子儀與唐軍靠近,吐蕃立即逃離了長安。 公元765年,唐朝**僕固懷恩反叛,引吐蕃、回紇入寇,郭子儀在騎說服回紇,唐軍騎兵聯合回紇,大破吐蕃。

3、郭子儀體貌魁偉,以武舉成績優異,補左衛長史。累過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他長期供職北方,過著戎馬生活。

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今內蒙烏拉特中旗)使、左衛大將軍。天寶十三載(754),郭子儀年近花甲之年,任天德軍(內蒙五原)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4、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湖方節度使、靈武郡太守,由北路東進,屢敗叛軍,斬叛將圍萬頃,繼而收復雲中(大同)、馬邑(山西朔縣),向東進入東險關,這一連串的戰績,使郭子儀得到御史大夫的官職。

2樓:匿名使用者

郭子儀 功高不鎮主 連唐代宗都敬畏他 單騎退回鶻 收復兩京 是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大功臣 其次 李光弼 基本和郭子儀齊名 也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 當安祿山剛叛亂時 是李光弼率軍抵抗 將叛軍阻擊在大唐腹地之外 為唐王朝做準備奠定了基礎. 還有張巡 許遠 顏杲卿 等等 都有功勞.

但普遍認為 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 他的功勞最大.

希望可以幫到你.

3樓:嘉興粽子

郭子儀, 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

4樓:hpu習慣性遲到

叛軍內部發生**,安祿山為兒子慶緒所殺。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朝義殺害。

於是唐朝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自殺,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總的來說是這2個將軍: 郭子儀,李光弼

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郭子儀和李光弼

安史之亂的主角是安祿山和誰?還有安史之亂的詳細資料

6樓:來自峴山古靈精怪的灰太狼

安史之亂的主角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史思明。(703年—761年),字崒幹,寧夷州(今遼寧省朝陽市)人,粟特族。

唐朝時期叛臣,安史之亂的元凶之一。出身西域史國,相貌不揚,懂曉六蕃語言。天寶初年,驍勇善戰,屢建戰功,授平盧軍知事。

輔佐安祿山討伐奚和契丹,遷平盧軍兵馬使。

安史之亂資料: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7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軍權在握。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翌年就攻入都城長安,安氏稱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採以守勢,但不為楊國忠所接受,被迫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馬嵬坡途中六軍不發,有將領請殺楊國忠與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

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及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在唐軍的收復下,另一叛將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於朝廷一項暗殺史思明的計劃外洩,史思明發動兵變,殺安慶緒並稱「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兒子史朝義所殺。翌年,唐代宗繼位,並從叛軍中收復洛陽。

最後史朝義被李懷先逼迫自殺,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起因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重點人物

*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

* 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義:史思明之子。

* 高仙芝

* 封常清

* 哥舒翰

* 陳玄禮

* 郭子儀

* 李光弼

* 許遠

* 張巡

* 顏杲卿

* 魯靈

* 張介然

8樓:匿名使用者

史思明(一)范陽叛變—— 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安祿山恐楊國忠對己不利,遂以討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叛變,安祿山一路南下,不足兩月,已攻陷洛陽,自立為燕帝,國號燕。

(二)肅宗即位—— 安祿山破潼關,活捉守將哥舒翰,直入長安。玄宗倉惶入蜀,行至馬嵬驛,軍士譁變,楊貴妃被逼自縊,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三)祿山被殺—— 不久,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所殺。郭子儀得回紇之助,收復長安和洛陽。

(四)思明叛變—— 史思明降唐,受封為范陽節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將之消滅,究洩,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稱帝—— 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併其兵,回范陽,稱大燕皇帝。

(六)平定亂事—— 史思明與李光弼相持年餘後被養子史朝義所殺。李光弼再借回紇兵,大破史朝義。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安史之亂的發起人是誰?

9樓:火影忍者鳴人君

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代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發起叛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歷時七年零三個月,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司馬光《資治通鑑》:「(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安史之亂是誰和誰發起的,安史之亂的發起人是誰?

律洛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755年12月16日 身兼范陽 平盧 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 奚 契丹 室韋 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 憂國之危 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

唐朝為什麼發生安史之亂呢?安史之亂的影響是什麼?

安史之亂的原因 1 是當時的生產力和上層建築脫節,經過一百來年和平發展,初唐建立起的體制已經不能適應實際上的生產和人口變化,整體社會組織渙散 2 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唐玄宗用人失誤,偏聽盲信。安史之亂的影響 它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經濟受到重創,間接導致了唐朝的滅亡。唐朝發生安史...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誰,「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李林甫為什麼說李林甫是 安史之亂 的罪魁禍首呢?林甫兼領安西大都護 朔方節度,俄兼單于副大都護。十一載,以朔方副使李獻忠叛,讓節度,舉安思順自代。國家武德 貞觀已來,蕃將如阿史那杜爾 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專委大將之任,多以重臣領使以制之。開元中,張嘉貞 王晙 張說 蕭嵩 杜暹皆以節度使入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