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歷史「文獻」直接導致「遼」與朝廷和好年深?簡述該「文獻

時間 2021-09-09 05:18:09

1樓:匿名使用者

澶淵之盟

盟約內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

)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 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

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影響與意義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真宗本來御駕親征的意圖也就此作罷。但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讓他下了決心,親臨戰陣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幣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億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宋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

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個平等的合約,微不足道的歲幣換得北宋幽燕地區的和平,可以將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內政建設和西北的戰事上(西夏)。對於遼來說也是一個很合適的條約,當時的遼內部暗流湧動,及時從南方宋政權的糾纏中脫身是明智之舉。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弊端: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統治集團「忘戰去兵」,「武備皆廢」,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內部鬥爭加劇,宋王室又重現一片歌舞昇平,不知居安思危。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自此河湟百姓,幾四十年不識干戈」。

盟約的背後

從中原王朝來看,燕雲十六的得失,關係一代江山的安危。這十六州的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東南,稱為「山前」,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稱為「山後」。今長城自居庸關以東向西南分出一支,綿亙於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復與長城相合,這就是內長城。

中原失「山後」,猶有內長城的雁門關寨可守,失「山前」則河北藩籬盡撤,契丹的騎兵就可沿著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衝河朔。所以中原王朝從後周柴榮起,就開始了與遼爭奪燕雲十六州的戰爭。 澶淵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屈辱求和的結果。

對宋而言,這是喪權辱國的和約,不僅燕雲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輸金納絹以求遼國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需索,使北宋國威掃地。遼國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佔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不過,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2樓:笨笨來奔奔

澶淵之盟咯。簽好之後,兩國百年無戰事。最後還是宋朝用經濟侵略把遼弄垮的。因為大遼都不發行貨幣,所以被宋抓住命脈。

誰贏誰輸,無法確定啊。內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

3樓:傷舞☆黃蝶

「澶淵之盟」,規定:雙方撤軍,各守疆界; 北宋每年送遼銀、絹等錢物,即「歲幣」。

遼,與朝廷和好年深,得益於哪一歷史事件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2023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1]此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訊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5樓:崔龍飛

澶(chán)淵之盟

2023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2023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遼與朝廷和好年深得益於什麼歷史事件

6樓:朝辭白帝彩雲間

北宋停止北伐以後,遼統治者不斷髮兵南下,威脅宋的安全。2023年,遼軍大舉南征,逼近東京。宋廷大為震驚。

宰相寇準堅決主張抵抗,併力勸宋真宗親征。此時,據守澶州的宋軍射死在陣前視察的遼軍統帥,大挫遼軍的銳氣。宋真宗到達澶州前線,宋軍士氣更為大振。

遼方有所懼怕,提出議和要求,宋真宗接受。第二年初,雙方訂立和議: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遼撤兵;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各守邊界,史稱澶淵之盟

7樓:府斌

是說宋和遼的澶淵之盟嗎?

歷史文獻與寫作考察什麼

歷史文獻與寫作都考察了相應的寫作能力還有就是文學功底歷史文獻和寫作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執迷 歷史文獻與寫作考察什麼?歷史文獻應該就是考考你對歷史的認識嗯,寫作就考你的那個表達能力,還有語言的組織能力這些 歷史文獻與寫作考察的就是我們對歷史的個人理解,就是把歷史事件通過我們現代的思維去解說 歷史文獻與...

關於中國自然災害的歷史文獻

找 災異志 中國地方誌歷史文獻專集 是一部大型專業性資料專集。包括三個內容 建置沿革志 災異志 金石志。本書廣收全國各地舊地方誌資料,包括臺灣省的能其每縣收一種,近三千種。方誌截至 時期止。地方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區域性資料 它記述一個行政區劃的 建制沿革 政治經濟 軍事戰爭 科學技術 文化教育 自然...

閱讀教學,甚至整個語文教學出自哪一文獻

聽雲者 語文教學情境論 有關文獻 說明 語文教學情境論 韋志成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2001年1月第4次印刷。1 關於語文的工具性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由語言的本質作用決定的。第8頁 2 關於語文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牽涉到認知 技能行動和情感三個領域是由文章的基本要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