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為什麼要出家

時間 2021-09-02 22:39:30

1樓:匿名使用者

順治皇帝,即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是滿族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有關順治皇帝的軼事傳聞很多,關於他到五臺山出家當和尚的傳說更流傳甚廣。想必,大家都看過金庸筆下的《鹿鼎記》和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當中都有精彩描述。

“想傳,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皇帝年方二十四歲,因寵妃董鄂妃之死鬱鬱不樂,厭宮廷生活,棄位出家來五臺,康熙奉太皇太后之命來五臺山找他父親順治……”

其實,上述有關順治皇帝五臺山出家的傳說,都是不可信的。

順治皇帝篤信佛教,尤其崇奉禪學,於是亦教寵妃董鄂妃拜佛參禪。董鄂妃聰慧好學,不久,便對佛學有了相當的造詣。於是,益受順治寵幸。

順治十七年(2023年),董鄂妃生了一個男孩,順治皇帝非常高興,準備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不料,這個男孩只活了三個月便夭亡了。為此,董鄂妃傷悼成疾,於同年八月十八日,在承乾宮病逝,時年二十二歲。

對於董鄂妃的病逝,順治皇帝悲痛欲絕。親撰《董鄂後行狀》的悼文,數千言長的悼詞寫得情詞懇切,催人淚下。九月九日,根據董鄂妃的遺言,順治按照佛教的葬儀,請當時的名僧茚溪和尚秉燭將董妃火化。

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極其傷悼,因此便產生了出家為僧的念頭。於是辦完董鄂妃的喪事以後,順治皇帝就請火化董鄂妃的茚溪和尚給自己剃了發。順治皇帝落髮的訊息傳開以後,茚溪和尚的**玉林和尚大驚。

一面於十月十五日赴皇城西苑萬善殿勸阻順治出家為僧,一面聚集徒眾,聲言要燒死茚溪。在這種情況下,順治皇帝才取消了出家的念頭。

但是,順治皇帝終因憂傷過度,於第二年——順治十八年(2023年)正月,病死在皇宮,享年二十四歲。距董鄂妃死尚不足半年。臨死前,遺詔死後也同董鄂妃一樣,請茚溪和尚秉燭火化。

於是,在順治死後百日時,順治的屍體亦由茚溪和尚在景山壽皇殿前火化了。順治皇帝與董鄂妃的骨灰,於康熙二年並葬於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之孝陵。

以上所述,《順治皇帝御製董後行狀》、《清實錄》、《清史稿》、《茚溪語錄》等史籍記載甚詳,因此順治皇帝是雖曾有意為僧,但卻出家未遂。

事實上,順治皇帝從未到過五臺山,靈骨也並非安置在鎮海寺。其子康熙皇帝先後五次“攜蒙古諸王”朝拜五臺山,根本目的在於利用五臺山佛教“柔服蒙古”,並不是找什麼父親或遊山玩水。所有關於順治皇帝出家五臺山的傳說,雖說事出有因,但查無實據,因而它並不是歷史事實

2樓:匿名使用者

世祖出家”被列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說順治帝因愛妃董妃之死,悲慟萬分,痛苦異常,最後竟看破紅塵,跑到五臺山清涼寺當了和尚。此說法流傳十分廣泛,而且還據此派出生康熙帝五臺認父親等許多故事。俗話說,“無風不起浪”。

愛新覺羅�6�1福臨於崇德八年(2023年)承襲父位當皇帝時,只有6歲,所有政事由其叔父睿親王多爾滾及鄭親王濟爾哈朗處置,到順治十四的(2023年),20歲的順治帝結識了當時的高僧憨璞聰,多愁善感的順治原本十分篤信佛教,結識了憨璞聰後更加熱衷於佛事。此後,順治又先後結識了當時著名的高僧玉林誘、木陳態、茆溪森等人,並與他們過從甚密,對佛教達到了痴迷的地步,不但頻頻召他們進宮講經說法,而且畢恭畢敬地親執**之禮,還讓玉林繡按龍池派的輩份排列給自己起了法號“行痴”,全無一點浮世紅塵中人君的威儀。他對木陳態說:

“希望老和尚不要把我當成天子看待,只把我當成您的一般**。”並說道:“我想我的前身的確是佛,今天每每到寺院裡見到僧家明窗淨几,就留戀徘徊不忍離去。

”有一首流傳多年的《順漢皇帝出家詩》:

天下叢林飯似山 缽盂到處任君餐

**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最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逍遙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 皆因屢世種菩提

雖然不是真羅漢 也搭如來三頂衣

兔走鳥飛東復西 也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江山一局棋

禹開九洲周伐紂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卻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因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徵南戰北幾時休

順治十七年(2023年)八月,順治的愛妃董鄂氏病逝,順治帝痛不欲生,親自為董鄂妃作傳,還破例追諡她為皇后,最後又讓30名太監和宮女為她殉葬。但這一切都不能使他感情的創傷得以彌合,於是整天沉迷於佛法之中,除召見茆溪森和旅庵等和尚外,並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38次造訪他們,有時作徹夜長談,昏昏沉沉,讓他們用迷茫的禪機來麻醉自己的神經。經過這一番變故,順治決意隱遁佛門,擺脫塵世中的煩惱,終於***初,堅請茆溪森為自己舉行了淨髮儀式,準備到山西五臺山當和尚。

順治淨髮不久,在浙江湖州報恩寺住持的“大覺禪師”玉林誘又來到北京,他見自己的徒弟竟然已經給皇帝淨了發,不禁勃然大怒,當即命人取來乾柴,要把茆溪森當場燒死,順治見狀無奈,只得向玉林誘表示自己願意重新留起頭髮,不再要出家了……

這麼折騰一通後,本來身體就很虛弱的順治再也支撐不住,到年底就病倒了,很快就染上了當時的絕症天花。到了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半夜,在董鄂妃死後不到半年,順治終於不治,在養心殿“龍馭上賓”了。順治死後,按照滿族的習俗,根據順治的遺囑,請高僧茆溪森在景山的壽皇殿院中,為他舉行了火化儀式。

死時年僅24歲。

這位一心向往佛國的皇帝死後住進了自己生前選定的風水寶地,即今天的遵化市清東凌中心馬蘭峪孝陵。

孝陵建在昌瑞山主峰南,兩側有康熙和乾隆帝、後的陵寢,南為開闊的平原,前有天台、煙墩兩山對峙。入興隆口就是巨大的石牌坊和大紅門,是陵區的總門戶。往北是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神道石橋、神道碑樓、東西朝房、東西值房、隆恩門、隆恩殿、東西配殿、三座門、二柱門、石玉供、方城明樓、寶城定頂等大小20多座建築,由一條磚石鋪面,長6公里的神道貫穿,形成一條陵形區的中軸線。

建築的佈局處處體現山水與建築的完美結合。

順治有遺訓,不要金玉珍寶隨葬品。孝陵是清東陵中惟一沒有被盜的陵寢!

3樓:京城「老炮兒

“順治出家”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順治因愛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後來,康熙又多次陪奉母后遊巡五臺,遂更有順治出家五臺山、康熙來此尋父之說。歷史上順治確實有意出家,並曾剃度,但最終出家未果。

4樓:匿名使用者

《順治遺詔》此件檔案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順治削髮未出家

“順治出家”是清宮一大疑案。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順治因愛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後來,康熙又多次陪奉母后遊巡五臺,遂更有順治出家五臺山、康熙來此尋父之說。

筆者認為,歷史上順治確實有意出家,並曾剃度,但最終出家未果。

順治好佛確是事實

順治最早是受到天主教的影響。順治八年(2023年),大學士范文程引見居住在北京的耶穌會教士、欽天監監正湯若望,這位傳教士因學識高深很快獲得了幼齡君主順治的好感和敬仰,又因孝莊文太后曾認湯若望為“義父”,所以順治尊稱湯若望為“瑪法”,即“爺爺”之意。湯若望利用講授知識談論政務的機會,竭力向順治灌輸天主教教義,一定程度上薰陶了順治的性格和思想。

順治十四年(2023年),可能是由於太監們的鼓勵和慫恿,20歲的順治召見佛教高僧憨璞聰,從此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漸漸疏遠了天主教。自是而後,南方高僧玉林琇、茚溪森、木陳忞、玄水杲先後應召至京,在宮中論經說法,大談佛理。順治還請玉林琇為他起了法名“行痴”,號“行痴道人”。

他在玉林琇等高僧面前自稱**,以示尊敬。順治與僧徒往來甚密、尊禮備至,又廣購佛像,可以說他崇信佛教,極為虔篤。

順治確曾剃度,但出家未成

由於多爾袞攝政,順治苦熬了多年傀儡皇帝的生活;由於與皇后不睦,順治婚姻生活有過不夠美滿的一段,這使他一度消極厭世。董鄂(董鄂並非秦淮名妓董小宛,已為史家證實。)的出現,使順治“火熱愛戀”,激起了他生活的波瀾。

正因為這樣,當順治十五年正月,寵妃董鄂所生的唯一皇子夭亡,兩年半後的順治十七年八月,董鄂妃也突然病死後,順治痛不欲生,萬念俱灰,終於萌發了遁入空門的念頭,他命茚溪森為其削髮,決心出家。幸虧玉林琇抵京,聞知此事,命人取來柴薪,欲燒死他的**茚溪森,加之孝莊文太后竭力勸阻,才使順治勉強答應重新蓄髮留俗。

關於這點,不妨節錄幾段史料:

其一,著於康熙十九年的《續指月錄·玉林琇傳》說:玉林琇二次到京(時為順治十七年,第一次到京為十五年),聞其徒茚溪森為上剃髮,即使眾聚薪燒森。上聞,遂許蓄髮,乃止。”

其二,《玉林年譜》載:“十月十五日,到皇城內西苑萬善殿,世祖(順治)就見丈室,相視而笑。”順治再次申明想要出家的意願,經玉林力勸,順治才作罷。

所謂“相視而笑”,自然是一個光頭皇帝與一個光頭和尚的緣故,因為順治雖允蓄髮,此時尚未長起,便覺可笑。

其三,《湯若望回憶錄》內有這樣一段話:“此後皇帝便把自己委託於僧徒之手,他親手把他的頭髮削去,如果沒有他理性深厚的母后和若望加以阻止時,他一定會充當了僧徒的”。

其四,康熙年間杭州圓照寺所刻塔銘中有茚溪森臨終偈一首:“慈翁老,六十四年,倔強遣瘟,七顛八倒,開口便罵人,無事尋煩惱,今朝收拾去了!妙妙。

人人道你大清國裡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呵呵!總是一聲好笑。”“度”字,顯然與剃度有關。

幾則史料表明,順治十七年八至十月間,清帝順治決意出家,並剃了頭髮,但出家未遂。

順治死後火化,也證明未曾出家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紫禁城裡的第一位清朝皇帝順治因患天花病死在養心殿,距董妃之死僅半年。二月初二日,順治梓官移至景山壽皇殿,停放百日之後於4月17日,由與順治關係密切的高僧茚溪森主持,在壽皇殿前焚燒火化。第二年5月,順治的“寶宮”——骨灰罈,由輔政大臣等護送,與董妃的“寶宮”(董妃於死後“三七”火化)一同葬入遵化清孝陵。

關於順治火化,首先,《清聖祖實錄》載:順治十八年四月十七日,“上(指康熙)詣世祖章皇帝(即順治)梓宮前,行百日致祭禮。”康熙元年正月初七日,“上詣世祖章皇帝寶宮前,行期所致祭禮。

”“康熙二年四月辛酉,奉移世祖章皇帝寶宮往孝陵。”這裡,康熙所祭者分別為“梓宮”和“寶宮”,從中可知寶宮所藏已非梓宮原來之屍體,而是屍體焚化後的骨灰。所謂寶宮,其實就是一個骨灰罐。

其次,《五燈全書》引“茚溪語錄”,其中有“世祖遺詔召師,至景山壽皇殿秉炬”之語,即指茚溪森主持火化,他是4月16日到京的。“茚溪語錄”還有他當時為順治秉炬的一偈是:“釋迦涅盤,人天齊語,先帝火化,更進一步,大眾會麼?

壽皇殿前,官馬大路。”

再次,《旅庵月奏對錄》也說,順治是四月十七日舉行火浴,旅庵且作詩記述其事,內有“梓宮璀璨火空騰”之句。

由此可斷定,順治死後火化毫無疑問,這也就證明了他未曾出家。至於清朝帝王中為何只有順治火化,是因當時才入關十幾年,仍遵循滿族故土先祖火化之舊俗,抑或是因順治好佛,而僧人圓寂後需火化,故清廷為這位“行痴”皇帝舉行了佛法所崇的火葬葬儀,還是二者兼而有之,這裡姑且不論。

順治為何出家了,順治皇帝為什麼出家

我覺得因為他就是想出家,可能他根本就無心帝位,對於權利也沒有這麼執著。所以他出家了。很多人說因為愛情,我覺得太誇張了。古代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教育下長大的,不至於一生一世一雙人,所以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不想當皇帝了,累了。關於順治最後的去向,以出家說流傳最廣,為民間百姓津津樂道。然而,大部分專家認為,雖然...

順治真的是出家了嗎,順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嗎

阿靜 順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 方是我,閤眼矇矓又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悲歡離合多勞意,何日清閒誰得...

順治皇帝出家偈的歌詞是怎樣的,順治皇帝出家偈的作者是誰啊,是順治自己寫的嗎?什麼時候寫的?謝謝啊,怎麼網上查不到

冥想音主站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白玉非足貴,唯有袈裟披最難。朕為山河大地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 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悲歡離合多勞意,何日清閒誰得知。世間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