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麼作用?三省中門下省的職能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11:09:51

1樓:

門下省,是中國從隋朝和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高麗王朝亦有設定。唐高宗時曾一度改稱東臺;武則天時稱鸞臺;唐玄宗時一度稱黃門省。

[編輯] 簡介門下省是**政權體系中的三省之一,主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除門下省以外,還有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的中書省,以及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尚書省。其中,中書省和門下省為決策機構,尚書省則為執行機構。

門下省長官在隋朝稱為納言,唐朝改叫侍中,門下侍郎副之。門下省內設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拾遺等官,掌規諫。

不過,唐代三省制在建立不久就開始向二省、一省轉變。這種變化的動因在於皇權對於相權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職能逐漸趨向混同合一。

有宋一代,雖然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

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尚書省時置時廢,門下省則不復置。明初沿襲元制,由中書省統六部,但2023年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

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2樓:

軍政分離 制約功勳 緩和矛盾 三省中門下省是監督皇帝 駁回皇帝不當詔書

3樓:貴賓之間諜

加強**集權體制,分化相權,加強皇權;審議權

4樓:陸天琦

作用:加強了以皇權為核心的**集權

門下省負責核審

上星期我剛學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麼作用?三省中門下省的職能是什麼? (2)材料二中元朝設定的中

5樓:匿名使用者

(1)中書省是起草政令的,(2)便利了**對地方的管理,對於加強**集權,特別是調整好**和地方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將相權一分為三,體現了權利的制約,加強皇權,提高行政效率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什麼作用?其中門下省的職能?

7樓:匿名使用者

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為最高政務機構;門下省稽核政令。

三省六部制其實是皇權逐漸增強的產物:眾多宰相集體議事,分工明確的三省互相牽制,使個別宰相難以擅權專斷。

8樓:雪琳戀庚

唐朝的三省六部作用:三省六部制進一步完善了**主義**集權制度。

職能:尚書省掌管行政,下設六部。中書省和門下省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和審批。

門下省是**政權體系中的三省之一,主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除門下省以外,還有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的中書省,以及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尚書省。其中,中書省和門下省為決策機構,尚書省則為執行機構。

門下省長官在隋朝稱為納言,唐朝改叫侍中,門下侍郎副之。門下省內設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拾遺等官,掌規諫。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的職能及執行機構

9樓:雨說情感

一、三省

1、中書省:

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釋出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初稱為「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

宋代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併為一個機構「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廢丞相、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

2、門下省:

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大體相當於今天的中辦和國辦。宰相「門下」七品官,近水(皇上)樓臺先得月(官位)。

3、尚書省:

管理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各部的一把手叫「尚書」(相當於部長),二把手叫「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二、六部:

1、吏部:

六部之首。負責**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大體相當於今天的中組部。人事部門只幹「人事兒」。

2、禮部:

負責禮儀、祭祀、全國的學校事務、科舉考試和外國往來事務。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和***。「先禮後兵」,禮部總是比兵部排名靠前那麼點。

3、兵部:

負責選拔武官、訓練和檢閱軍隊、裝備**等。大體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爭往往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4、刑部:

負責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大體相當於今天的公安部。這是提升國民安全感的部門。

5、戶部:

負責全國的土地、賦稅、戶籍等。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民政部、財政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和國土資源部。跟錢沾邊的都是肥差呀。

6、工部:

掌管全國的土木、水利工程,兵器製造和度量衡。大體相當於今天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兵器工業公司和中國計量院。全國最大的包工頭~

另外因為吏部掌管人事,為六部之首,也成天官;戶部掌管財賦、戶籍、山林鹽澤產出等,為地官;禮部主要在春天祭祀,為春官;兵部常在夏季農閒出兵,為夏官;刑部在秋天處決犯人,為秋官;工部在冬季農閒多工程,為冬官。

擴充套件資料

唐代的三省有兩個層次的分權,一是中書主草詔制令、門下主審復封駁,這成為輔助決策的兩道程式;二是在此基礎上兩省共同行使的輔助決策權與尚書省行使的行政管理權的分立,從而形成「兩個層次的三權分立的權力結構」。

由此,三省擔負不同的職能,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時也儘可能地避免了決策的失誤,有利於政治統治的加強。

但君主**下,離皇帝越近越容易得到權力,故後中書省、門下省的權力和地位逐漸超過了尚書省。唐朝三省地位的升降變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於維護皇權的需要,也同君權與相權之爭密不可分。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

唐朝的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門下通過的詔敕,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貫徹。尚書省職責為執行,長官尚書令一人,副長官左、右僕射各一人。

尚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尚書,六部分理各種徵政事務,每部又領四司,計24司。

三省六部制度有何積極作用,三省六部制 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是什麼? 另外它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在於分散了丞相及 機構的權力,把相權 一分為三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牽制和監督,提高決策正確性和行政效率。三省六部制將尚書省權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和發展又推動部門牽制與機構運轉,加強了皇權與 集權 削弱了相權。中國官職的重大改革,歷代基本沿襲。 第一,使封建官僚機構...

三省六部制是誰提出的,三省六部制源於哪個朝代,是誰建立的?

樓主你好 三省六部制並不是某一個人所提出的,而是漸漸形成的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 時稱尚書檯 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它們在隋的時候才同時使用。三省六部制是在隋朝創立唐朝完善。希望對你有幫助,不懂請追問 三省六部制 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 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確立有何現實意義,什麼是三省六部制?有何意義呢?

第一,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 的統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權力 分為三,三省長官的品級又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第三,各部職責有明確的分工,有利於皇帝的集權與政令的貫徹執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發揮了國家機構的效能。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官制史的重大變革,它標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