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於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
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佔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餘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
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佔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
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
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
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闢,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蜀、吳爭奪荊州的戰爭,蜀、魏爭奪漢中的戰爭,和魏滅蜀、晉滅吳的戰爭。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
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三國曹魏君主與年號 編輯 廟號 諡號 君主名 年號 年期
- 魏高帝(世祖追諡) 曹騰 - -
- 魏太帝(世祖追諡) 曹嵩 - -
太祖(世祖追諡) 魏武帝(世祖追諡) 曹操 - -
高祖(世祖) 魏文帝 曹丕 黃初 220年-226年
烈祖 魏明帝 曹睿 太和 227年-233年 青龍 233年-237年 景初 237年-239年
無 齊王(厲公)廢為「邵陵縣公」 曹芳 正始 240年-249年 嘉平 249年-254年
無 廢帝廢為「高貴鄉公」 曹髦 正元 254年-256年 甘露 256年-260年
無 魏元帝 曹奐 景元 260年-264年 鹹熙 264年-265年
曹魏是三國時代的其中一方,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
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長安,許昌,洛陽,雍州,襄陽,袞州,幽州,豫州,汝南,揚州,淮南,南陽,青州,冀州,秦州,幷州、涼州、徐州,遼東
2樓:s聖
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有淮、潁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自魏惠王由安邑遷都到現時是開封的大梁後,魏國亦稱樑國。
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城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
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命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前376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瓜分晉國餘土,廢晉靜公,晉完全為韓、趙、魏三家所取代。
三國時的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於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
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佔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餘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
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佔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
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
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
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闢,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蜀、吳爭奪荊州的戰爭,蜀、魏爭奪漢中的戰爭,和魏滅蜀、晉滅吳的戰爭。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
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3樓:
三國時的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於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
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佔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餘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
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佔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
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
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
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闢,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蜀、吳爭奪荊州的戰爭,蜀、魏爭奪漢中的戰爭,和魏滅蜀、晉滅吳的戰爭。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
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魏國的城池:
司州:洛陽、平陽、河東(安邑)、弘農、河內
雍州:京兆(長安)、馮翊、扶風、安定、新平、廣魏、天水、南安、隴西
涼州:西平、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冀州:鄴、陽平、清河、平原、廣平、鉅鹿、安平(信都)、南皮、樂陵、河間、常山
幷州:上黨、西河、太原(晉陽)、樂平、雁門
幽州:代郡、上谷、薊、范陽、漁陽、右北平、遼西、昌黎、玄菟、遼東、樂浪、帶方
青州:樂安、臨淄、北海、城陽、東萊
徐州:東莞、琅邪、東海、彭城、下邳、廣陵
兗州:陳留、濮陽、山陽、任城、泰山、東平、濟北
豫州:魯郡、沛縣、睢陽、陳郡、穎川(許昌)、譙郡、汝南、弋陽、安平
揚州:淮南(壽春)、合肥
荊州:魏興(西城)、上庸、南鄉、南陽(宛)、新野、新城、襄陽、江夏
4樓:匿名使用者
司州:洛陽、平陽、河東(安邑)、弘農、河內
雍州:京兆(長安)、馮翊、扶風、安定、新平、廣魏、天水、南安、隴西
涼州:西平、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冀州:鄴、陽平、清河、平原、廣平、鉅鹿、安平(信都)、南皮、樂陵、河間、常山
幷州:上黨、西河、太原(晉陽)、樂平、雁門
幽州:代郡、上谷、薊、范陽、漁陽、右北平、遼西、昌黎、玄菟、遼東、樂浪、帶方
青州:樂安、臨淄、北海、城陽、東萊
徐州:東莞、琅邪、東海、彭城、下邳、廣陵
兗州:陳留、濮陽、山陽、任城、泰山、東平、濟北
豫州:魯郡、沛縣、睢陽、陳郡、穎川(許昌)、譙郡、汝南、弋陽、安平
揚州:淮南(壽春)、合肥
荊州:魏興(西城)、上庸、南鄉、南陽(宛)、新野、新城、襄陽、江夏- 魏太帝(世祖追諡) 曹嵩 - -
太祖(世祖追諡) 魏武帝(世祖追諡) 曹操 - -
高祖(世祖) 魏文帝 曹丕 黃初 220年-226年
烈祖 魏明帝 曹睿 太和 227年-233年 青龍 233年-237年 景初 237年-239年
無 齊王(厲公)廢為「邵陵縣公」 曹芳 正始 240年-249年 嘉平 249年-254年
無 廢帝廢為「高貴鄉公」 曹髦 正元 254年-256年 甘露 256年-260年
無 魏元帝 曹奐 景元 260年-264年 鹹熙 264年-265年
曹魏是三國時代的其中一方,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
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長安,許昌,洛陽,雍州,襄陽,袞州,幽州,豫州,汝南,揚州,淮南,南陽,青州,冀州,秦州,幷州、涼州、徐州,遼東
三國時期魏國的首都在哪兒,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吳國的都城分別在哪
曹魏都城 未稱帝的曹操的都城是許昌 今日的河南省中部 魏帝則都 定居洛陽 今河南省西部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河南經濟強市,中原城市群 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中西部非省會強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許昌連續多年獲得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等榮譽稱號 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擁...
三國時期的吳國政權由誰建立,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吳國三國建立的時間分別
愛連君 孫權。吳國 229年 280年 三國之一,為孫權所建立,國號為 吳 史學界稱之為孫吳 公元222年孫權稱王,229年正式稱帝 由於與曹魏 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但是孫權是守成之主,東吳的基業應該說是他的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下的。孫吳勢力發跡於孫堅 孫策時期。孫...
三國曹魏的首都是哪兒,三國時期魏國的首都在哪兒
三國曹魏的首都是洛陽。魏國 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 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 後魏 故曹魏也稱為 前魏 或者 先魏 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