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最後一個皇帝是劉禪(劉備之子),劉禪曾使用的四個年號:建興 延熙 景耀 炎興
2樓:窗寒西樹
劉禪是最後一個皇帝。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諡)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3樓:玄冰巫師
劉禪,蜀國最後一個皇帝,出師表就是寫給他的。
三國中蜀國最後一位皇帝是誰?
4樓:杜丶澤灬華
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之子。
漢後主劉禪。
後在鄧艾鍾會伐蜀戰役中。
鄧艾出陰平。直破錦竹。諸葛瞻父子陣亡。
之後直逼成都。劉禪降。
回到帝都後,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
5樓:匿名使用者
樂不思蜀的劉阿斗----劉禪。
6樓:
貌似就是後主,劉禪哥,十六國時被漢王劉淵追諡為孝懷皇帝,不過漢王劉淵是匈奴貴族,他建立的匈奴漢國世稱北漢,追諡只是一種手段。
7樓:一位資深的越南老父親
就是那傳說中的阿斗啊————劉禪
8樓:匿名使用者
大名鼎鼎的阿斗——劉禪,最後他投降了,所以有樂不思蜀的典故。
三國時期蜀國有幾代皇帝?
9樓:一個著名神經病
就兩個,一個劉備,一個劉禪。
劉備,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蓆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
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
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63。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劉禪(207—271年)字公嗣,劉備之子,蜀漢後主。223—263年在位。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囑咐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禪繼位初期也確實聽從父親的遺命,「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放權給諸葛亮處理軍政大事。
隨著劉禪對軍國治理的深入瞭解,開始對諸葛亮窮兵黷武的進行獨力北伐導致國力衰退的政策看法有分歧,可是基於劉備訂立的北伐統一中國恢復漢朝宗師室的既定政策和諸葛亮在國內的崇高威望,劉禪在諸葛亮主政期間,以團結為重,全力支援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據《三國志》記載,劉禪廢除了丞相制,設立尚書令、大將軍和大司馬三職互相制衡,軍政事務分開。後來「乃自攝國事」,提出「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修養生息,積蓄力量後從長計議再北伐的政策,親自處理除了對外戰爭領域之外的國內軍政事務。對於繼承了諸葛亮職務的姜維也諸多制衡,嚴重的拖滿了北伐的進度。
可是由於劉禪對軍隊沒有可靠的控制權,不敢對主張急於北伐的軍方將領太過壓迫,導致施政方針混亂。最後於263年亡國。蜀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
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
」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據史料記載,劉禪知人善任,頗有其父遺風。
在接到魏延謀反的報告時,反問「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在魏延死後,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君主,劉禪有自己的一套治國理念,雖說不一定正確,但從史書記載來分析,劉禪絕對不是歷史**《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昏庸低能。
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10樓:棟冰冰
劉備,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蓆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63。
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鬆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160年:出生於涿。 184年:
桃園三結義,同其弟征伐黃巾賊。 194年:升任徐州牧。
195年:呂布投靠劉備。 196年:
投靠曹操。 200年:投靠袁紹。
207年:投靠劉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208年:赤壁之戰聯合孫權大敗曹操。 209年:
任荊州牧,與孫權聯姻。 214年:入成都,領益州牧。
215年:劉、孫分佔荊州。 219年:
進位漢中王。 221年:即帝位。
222年:興兵伐吳。 223年:
歿於白帝城。 劉禪(207—271年)字公嗣,劉備之子,蜀漢後主。223—263年在位。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囑咐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禪繼位初期也確實聽從父親的遺命,「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放權給諸葛亮處理軍政大事。
隨著劉禪對軍國治理的深入瞭解,開始對諸葛亮窮兵黷武的進行獨力北伐導致國力衰退的政策看法有分歧,可是基於劉備訂立的北伐統一中國恢復漢朝宗師室的既定政策和諸葛亮在國內的崇高威望,劉禪在諸葛亮主政期間,以團結為重,全力支援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死後,據《三國志》記載,劉禪廢除了丞相制,設立尚書令、大將軍和大司馬三職互相制衡,軍政事務分開。後來「乃自攝國事」,提出「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修養生息,積蓄力量後從長計議再北伐的政策,親自處理除了對外戰爭領域之外的國內軍政事務。
對於繼承了諸葛亮職務的姜維也諸多制衡,嚴重的拖滿了北伐的進度。可是由於劉禪對軍隊沒有可靠的控制權,不敢對主張急於北伐的軍方將領太過壓迫,導致施政方針混亂。最後於263年亡國。
蜀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給司馬昭留下了:
「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據史料記載,劉禪知人善任,頗有其父遺風。
在接到魏延謀反的報告時,反問「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在魏延死後,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君主,劉禪有自己的一套治國理念,雖說不一定正確,但從史書記載來分析,劉禪絕對不是歷史**《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昏庸低能。
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三國中蜀國、吳國、魏國的皇帝各是誰
11樓:牙牙的弟弟
蜀國的皇帝有劉備、劉禪。魏國的皇帝有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吳國的皇帝有孫權、孫亮、孫休、孫皓。
一、蜀國皇帝
1、劉備
劉備(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劉禪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
在位四十一年。
劉禪出生於荊州,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
於蜀漢章武三年(223年)繼位為帝,改元建興,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援其北伐,後又支援姜維北伐,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
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思公。
二、吳國皇帝
1、孫權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
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抵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2、孫亮
孫亮(243-260年),字子明,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吳大帝孫權第七子,母潘皇后。史稱吳少帝、吳廢帝、會稽王。
建興元年(252年),十歲登基為帝。太平二年(257年),十五歲親政,但一年後(258年)就被權臣孫綝廢為會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孫亮再被貶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殺(一說被毒殺),終年18歲。西晉太康年間,原先任職吳國的**戴顯將孫亮的遺骨葬在賴鄉。
3、孫休
孫休(235年—264年),即吳景帝(258—264年在位),字子烈,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吳大帝孫權第六子。十八歲時,受封為琅琊王。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孫休與張布丁奉合謀,遂除孫綝。
孫休在位期間,頒佈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即位後於永安元年建立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諡號景皇帝,葬於定陵。
4、孫皓
孫皓(242年—284年),即吳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說字元景,出自《冊府元龜》)一名彭祖,字皓宗。吳大帝孫權之孫,廢太子孫和之子,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
孫皓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但,孫皓的名聲很大,驚動華夏,令晉朝感到惶怖 。
天紀四年(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為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
三、魏國皇帝
1、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
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
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諡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葬於首陽陵。
2、曹叡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長子,母為文昭甄皇后。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為皇太子,即位於洛陽。
曹叡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設定律博士制度,重視獄訟審理,與尚書陳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編纂史上的重大進步。
魏明帝在軍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頗有建樹,但在統治後期大興土木,廣採眾女,因此留下負面影響。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三十六歲,廟號烈祖,諡號明帝,葬於高平陵。
3、曹芳
曹芳(232年-274年),字蘭卿,魏明帝曹叡養子,三國時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
曹芳於青龍三年(235年)被封為齊王,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後繼立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司馬炎代魏稱帝后,改封曹芳為邵陵縣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終年四十三歲,諡號為厲公。
4、曹髦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 ,字彥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為高貴鄉公。
嘉平五年(254年),司馬師廢齊王曹芳後,曹髦作為曹丕庶長孫被立為新君。他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於甘露五年(260年)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並親自討伐司馬昭。
事洩,曹髦被賈充指使成濟弒殺,年僅20歲(虛歲)。死後被廢為庶人,降禮葬於洛陽西北。
5、曹奐
曹奐(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三國時期魏國最後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
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魏帝高貴鄉公曹髦被成濟弒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立曹奐為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
曹奐雖名為皇帝,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嗣位晉王,篡奪魏國政權,魏國滅亡,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奐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諡號為元皇帝。
三國時期蜀國的軍師是誰,三國演義中蜀國的軍師是誰?
首先是徐庶,然後是諸葛亮,徵西川的時候是龐統。龐統死後還是諸葛亮。諸葛亮死後是姜維。樓上所言差矣,徐庶是劉備的軍事,這是劉備親自拜的。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官銜是參謀,也是算軍師的,龐統徵西川的時候也是劉備親自拜的。徐庶一般般,沒出幾次計策就走了。重要的第一位應該是龐統。諸葛和龐統併為軍師中郎將。但...
三國後期蜀國將領,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有哪些?
到後期蜀國流傳一句話 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實際上就是說蜀國後期無人才的現實。這句話並不是說廖化是個庸才,而是說廖化90多歲高齡了還要去打仗,蜀國後期應該是從劉阿斗開始算起,諸葛亮北伐趙雲 魏延都是一等一的將才,關興 張苞 馬岱也還算是個人物吧,再到後來趙雲75歲身亡,魏延被諸葛亮用遺計除掉,蜀國...
三國時期魏國的首都在哪兒,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吳國的都城分別在哪
曹魏都城 未稱帝的曹操的都城是許昌 今日的河南省中部 魏帝則都 定居洛陽 今河南省西部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河南經濟強市,中原城市群 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中西部非省會強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許昌連續多年獲得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等榮譽稱號 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