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管仲,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在齊國擔任相國,他的主要事蹟有:
一、衡山之謀
作為齊相,管仲一直在謀劃征服以出產**而出名的衡山國。但是管仲一向擅長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他在出兵前派人在衡山國大肆以**搶購兵器,使得衡山國的國民紛紛放棄農耕,轉而從事製造兵器。
之後,管仲又刻意哄抬糧價,使得衡山國和周邊幾國紛紛賣出糧食賺錢,但就在衡山國的糧食賣得差不多之時,管仲突然停止收購,並在糧食成熟前的夏季對衡山用兵,這時無兵器也無糧的衡山國只能束手投降。這一經典案例堪稱是古代貨幣戰爭的典範戰役。
二、老馬識途
齊國發兵攻打孤竹國,孤竹國降將設計將齊國大軍誘進荒漠,然後逃之夭夭。此刻天色已晚,四周一片風沙遮眼外加寒氣逼人。齊**隊迷了路,不知所措。
就在這個危急關頭,管仲設計以老馬識途的辦法,帶領大軍走出困境。
三、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在之後經商的時候,管仲一直將賺來的錢多分給自己,鮑叔牙卻不以為意,體諒管仲家裡的貧困。之後二人各為其主輔佐各自的主公時,鮑叔牙還出面救了管仲,並且向齊王大力推薦管仲,使其成了齊相。這份深厚的友誼在後世成為稱頌一時的佳話。
樂毅,戰國後期的軍事家,他曾輔佐當時實力稍遜的燕國,官拜上將軍,統率趙、楚、韓、魏、燕等五國聯軍伐齊國,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險些將當時強大的齊國徹底滅亡,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這也使得樂毅的名氣提升到了同管仲齊名的地步,兩人都是有著匡扶人國、經天緯地功績的大才。
2樓:礫子
前面咱們說道諸葛亮自我包裝,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
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軍事家,如果說秦始皇唐太宗算一流,王安石岳飛算二流,那麼管仲、樂毅最多隻能算個三流。為什麼?管仲、樂毅都只是輔助了一個偏安的小朝廷,也就是一個州和幾個郡的概念,而且虎頭蛇尾:
管仲雖然能讓齊國短暫稱霸,但活著的時候不能讓齊桓公罷黜易牙、豎刁等奸佞小人,死後齊桓公命喪群小之手,齊國內有大亂,外有趁火打劫,元氣大傷;樂毅扶植弱燕,連下齊國七十二城,卻只被一田單使反間計就功敗垂成,最後死於異國他鄉,七十二城也全部丟失。這兩個人,充其量就是有爆發力,但是沒有持續性,在俊傑多出的中國古代,這二位實在算不上多厲害的角色。諸葛亮不學習蕭何張良這樣真正的輔政天才,而要自比管仲樂毅這樣大權獨攬的閃爍流星,並且以向他們學習為榮,實在有負這麼多人對他的厚愛。
諸葛亮有諸多優點,但是讀書觀其大略我只同意一半。打個簡單的比方,讀者便自明瞭:第一遍讀諸葛亮,和第十遍讀諸葛亮,您自己心裡的諸葛亮,不一樣了吧?
特別是一本好書,作者在那段歲月所有的心思與時間,全部呈現。司馬光寫《資治通鑑》,以宰相之才,盡一生閱歷,十九年才寫作完成。完成之後拿給朋友看,據他所說只有一個人能讀完。
一本好書只觀其大略怎麼可能讀的明白這本書真正要表達的內容呢?打個比方,第一遍讀書是讀故事會,第二遍是讀**,第三遍才是深入內涵的開始。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領悟的境界有多高,一要看自身造詣和悟性,二要看下功夫的程度。一本好書,如同一個好人,絕對值得一輩子去領悟。
至於同意的那一半,則是大多數書意境比較淺,觀其大略可以節約讀書時間,有空去多涉獵一些,博覽群書以增加知識面的廣度。一本好書的誕生是有冷卻期的,這段真空期內,就是提升廣度的最佳時期。可以說,石廣元,徐庶,孟公威「務於精熟」的讀書方法是提升知識深度的好方法,諸葛亮「觀其大略」是提升知識廣度的好方法,相得益彰。
無論如何,開卷有益,拿到一本好書,不求讀多少,只要願意去讀,對自己都是有提升的。我經常和朋友說,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學習。因為思考是用舊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而學習是開啟新思路的途徑。
孫權曾經用孔子的話教育呂蒙:「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呂蒙從此發奮讀書,進步巨大: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只可惜,現在願意讀書的人已經不多啦!
你知道關於管仲和樂毅有哪些歷史故事嗎?
3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管仲做過當時認為是微賤的商人。他到過許多地方,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見過許多世面,從而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他幾次想當官,但都沒有成功。管仲有位好朋友鮑叔牙,兩人友情很深。 他們倆一起經商。
在經商時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而鮑叔牙對此從不和管仲計較。對此人們背地議論說,管仲貪財,不講友誼,鮑叔牙知道後就替管仲解釋,說管仲不是不講友誼,只貪圖金錢,他這樣做,是由於他家貧困,多分給他錢,是我情願的。
管仲三次參加戰鬥,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管仲不怕死,因為他家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管仲同鮑叔牙的友誼非常誠摯,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
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兩人結下了深情厚誼,管仲多次對人講過:
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樂毅:向前來接替自己的大將軍騎劫交出先王親手交付自己的,代表軍權的虎符,樂毅乘上大帳外早已備好的馬車,離開了征戰了五年的齊國的土地。
五年前,他作為先王——燕昭王親授的上將軍,率領燕、趙、秦、魏、韓五國之兵伐齊。沒有幾年的功夫,就攻破了幾乎全部齊國的土地,只剩下莒、即墨兩個城還在齊國自己的手中。這些年來,他不是沒有軍事上的能力攻佔所有齊國的城池,但是他認為唯有配合適當的政治措施,「寬其賦斂,除其暴令,修其舊政」才能長久地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所以他一直在繼續力量、等待機會。
然而,先王的逝世,新王的即位,卻使得他此時不得不離開。一朝天子一朝臣,和新王原本就有隙的他,心裡其實早就做好了離開的最北的,所以,馬車沒有向北,直趨燕國薊城,而是向西,向著趙國的邯鄲而去。留下的不僅是馬車的轍跡,還有將軍的惆悵。
4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原是齊王的仇人,因為鮑牙叔的舉薦才得到重用一代政治家為齊王爭霸之路作出很大的貢獻。樂毅燕國名將,帶領軍隊創下軍事神話。
「管仲樂毅」的簡介,管仲樂毅有什麼事蹟?
管仲,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在齊國擔任相國,他的主要事蹟有 一 衡山之謀 作為齊相,管仲一直在謀劃征服以出產 而出名的衡山國。但是管仲一向擅長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在出兵前派人在衡山國大肆以 搶購兵器,使得衡山國的國民紛紛放棄農耕,轉而從事製造兵器。之後,管仲又刻意哄抬糧價,使得衡山國和周邊幾國紛紛賣...
有什麼事令你後悔至今
我最後悔當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匆忙結婚。上一代人的先結婚,後培養感情,在我的身上不起作用。堅持了5年,感覺像是活在地獄,最終我提出的協議離婚。時隔多年,如今雖然依舊單身,但是我感覺現在才是為自己而活。告誡所有年輕人,婚姻不是兒戲,不要被別人的意見左右,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決定自己的一生。最後悔的是當初不...
為什麼我心裡藏不住事?有什麼事就說出來
心裡藏不住事,有什麼事都想說出來 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首先,要區分你是對誰說出來?如果是對親近的人,比如親人,愛人這種,有事就多溝通,可以減少誤解,對建立長期關係是有好處的 但是,如果是對隨便什麼人都說,那就很危險了,因為很多人他不見得會理解你,只會把你的經歷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更糟糕的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