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乙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沒有僥倖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我從不想未來,它來得太快。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感情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的背後動力。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在真理和認識方面,任何以權威者自居的人,必將在上帝的戲笑中垮臺!
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選的這幾條是比較簡潔精闢的。。。其實挺多哈~~~
愛因斯坦是哪方面的科學家
2樓:光瑞淵
愛因斯坦發明了:
一、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提出的區別於牛頓時空觀的新的平直時空理論。「狹義」表示它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
狹義相對論不僅包括如時間膨脹等一系列推論,而且還包括麥克斯韋-赫茲方程變換等。狹義相對論需要使用引入張量的數學工具。狹義相對論是對牛頓時空理論的拓展,要理解狹義相對論就必須理解四維時空,其數學形式為閔可夫斯基幾何空間。
二、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 描寫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其基礎有a.愛因斯坦於1915年完成,1916年正式發表。
這一理論首次把引力場解釋成時空的彎曲。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在天體物理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它直接推匯出某些大質量恆星會終結為乙個黑洞——時空中的某些區域發生極度的扭曲以至於連光都無法逸出;而多大質量的恆星會塌陷為黑洞則是印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的功勞——錢德拉塞卡極限(白矮星的質量上限)。
三、光電效應。
光電效應是物理學中乙個重要而神奇的現象。在高於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質內部的電子會被光子激發出來而形成電流,即光生電。光電現象由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於1887年發現,而正確的解釋為愛因斯坦所提出。
科學家們在研究光電效應的過程中,物理學者對光子的量子性質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響。
四、能量守恆。
能量守恆,是物理學名詞。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乙個物體傳遞給另乙個物體,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轉換。這就是人們對能量的總結,稱為能量守恆定律。
它是在5個國家、由各種不同職業的10餘位科學家從不同側面各自獨立發現的。其中邁爾、焦耳、亥姆霍茲是主要貢獻者。是自然科學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科學地闡明瞭運動不滅的觀點。
五、宇宙常數。
1917年﹐愛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場方程﹐ 對宇宙整體進行了考察。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他在場方程中引進乙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 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範圍可忽略不計。
只在宇宙尺度下﹐λ 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 。
百科—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3樓:網友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乙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猶太裔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被譽為是科學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提出能量守恆定律,質能公式,提出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之父,其發現和理論遠超他所處的時代,放在今天,我們依然在探索愛因斯坦的有關著作,是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之一。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為什麼會說「中國沒有科學不令人奇怪」
身心疲憊 如果真的是要找到一個比較接近的答案,那可能是對科研還沒有特別能夠理解,所有的東西都是表面的動作,沒有深入挖掘。愛因斯坦的後半生其實並沒有像前期那樣有特別大的成就,其實也不是因為他寫不出來那些 這是他覺得這東西很無聊沒有意思,而且他考慮的東西都比較的深奧有一個理論,他花了自己後半生的時間也沒...
請問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什么小故事,請問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什麼小故事
五歲時,父親拿一隻小羅盤給他玩,愛因斯坦捧著羅盤,見裡面的指標轉來轉去,最後始終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羅盤捧在胸前,把指標轉一圈,又轉一圈,不管怎麼轉,那根針總是指著北方。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手裡捧著羅盤,默默地想 針四周什麼都沒有,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把針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想,直到母親喊他吃飯...
愛因斯坦作為最偉大科學家,可為何他的兩個孩子卻是瘋子
逗一會兒貓 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其偉大的理論至今都影響著我們。愛因斯坦從小就是一個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的小孩,比起其他孩子來說,他有著過分的聰明。很多人提及天才,都會拿愛因斯坦舉例子,說愛因斯坦是天才的代表。誠然,愛因斯坦確實是天才,但是其實天才也是有痛苦的。有時候天才和瘋子,只不過一線之隔,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