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理論是誰提出的 該理論對現代有什麼作用?

時間 2025-02-24 04:10:21

1樓:野侃體壇

經典力學、電磁理論、熱力學。

統計力學構成了經典物理學體系,那麼電磁理論究竟講了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831年,這是乙個人類歷史上都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刻,法拉第。

在這一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理論,這個理論標誌著一場重大的工業和技術革命的到來,人類由蒸汽時代正在向電氣化時代邁進,歷史似乎早已冥冥之中註定,在這一年,另外乙個正式帶領大家邁入電氣化時代的人降生了!他的名字叫做麥克斯韋。

在大學期間,麥克斯韋在潛心研究了法拉第關於電磁學方面的新理論和思想之後,堅信法拉第的新理論包含著真理。於是他抱著給法拉第的理論「提供數學方法基礎」的願望,決心把法拉第的天才思想以清晰準確的數學形式表示出來。

在經過十幾年的研究之後,麥克斯韋把電磁場理論由介質推廣到空間,更是假設在空間存在一種動力學以太。

科學家認為以太是傳播光的媒介,引力甚至電、磁力是在以太中傳播的,由此發展了「光以太」假說),它有一定的密度,具有能量和動量:它的動能體現磁的性質,勢能體現電的性質,它的動量是電磁最基本的量,表示電磁場的運動性質和傳力的特徵。在1865年,他提出了一共包含20個變數的20個方程式。

即著名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他在1873年嘗試用四元數。

來表達,但未成功。

1873年麥克斯韋將自己十幾年的研究成功集結成冊,出版了科學名著《電磁理論》。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這一理論成為經典物理學的重要支柱之一。他還預言了電磁波。

的存在,電磁波的存在也正式敲開了現代無線通訊的大門。

2樓:帳號已登出

法拉第提出來的。法拉第在實驗室中發現通電導線能繞磁鐵旋轉,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1次將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才使得現代社會出現了電動機。

3樓:崔春綠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不僅是人類探索自然活動的結晶,而且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它不僅為第二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礎,還在現代電子技術如電力、通訊、廣播、電視、導航、雷達、遙感、測控、電子對航、電子儀器和測量系統等都離不開電磁理論。

電磁場理論是誰提出來的

4樓:暢莎莎

電磁場理論是麥克斯韋提出來的。

1、電磁場理論是研究電磁場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及其空間分佈和時間變化的理論孫仿桐。庫侖定律揭示了電荷間的靜電作用力與它們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2、安培等人又發現電流元之間的作用力也符合平方反比關係。麥克斯韋全面地總結了電磁學研究的全部成果,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體系。以麥克斯韋方程組為核心的電磁理論,是經典物理學最引以自豪的成就之一。

3、理論要點:變化的磁場可以激發渦旋電場,變化的電場可以激發渦旋磁場,電場和磁場不是彼此孤立的,它們相互聯絡、相互激發組成乙個統一的電磁場。

4、電磁場對則坦物質的影響與物質大鬧的性質有關。電磁場理論不僅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工技術的理論基礎。

模式圖。

電磁學理論基礎是什麼

5樓:張三**

電磁學理論基礎是電動力學、場的迭加原理、束縛電荷、自由電荷、電量、電離、導體、超距作用等。電磁學三大基本定律是庫倫定律、安培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三個定律的建立標誌著人類對於電磁現象的'認識發展到了新的階段。

什麼叫經典電磁學理論?

6樓:大大的

經典電磁bai學是研究巨集觀電du磁現象和客觀物zhi體的電磁性質的dao學科。

1、經典版電磁學或經典電動力學是理。

權論物理學的乙個分支,通常被認為包含在廣義的電磁學中。它以麥克斯韋方程組和洛倫茲力為基礎,主要研究電荷和電流的電磁場及它們彼此的電磁相互作用。當相關尺度和場強足夠大以至於量子效應可忽略時(參見量子電動力學),這一套理論能夠對電磁現象提供乙個非常漂亮的描述。

有關經典電磁理論的綜述以及物理概念的詳細解說可參見費曼、萊頓和桑斯;帕諾夫斯基和菲利普;以及傑克遜 等人的專著。

2、由於電磁場能夠以力作用於帶電粒子,乙個運動中的帶電粒子既受到電場的力,也受到磁場的力,洛倫茨把運動電荷所受到的電磁場的作用力歸結為乙個公式,人們就稱這個力為洛倫茨力。描述電磁場基本規律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和洛倫茨力就構成了經典電動力學的基礎。

3、事實上,發電機無非是利用電動力學的規律,將機械能轉化為電磁能:電動機無非是利用電動力學的規律將電磁能轉化為機械能。電報、**、無線電、電燈也無一不是經典電磁學和經典電動力學發展的產物。

經典電動力學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從而對社會產生普遍而重要的影響。

電磁學的理論已發展到怎樣的結果

7樓:瀚頒河美

<>即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的創立者-歐姆。

歐姆1787年3月16日生於德國埃爾蘭根城,父親是鎖匠。父親自學了數學和物理方面的知識,並教給少年時期的歐姆,喚起了歐姆對科學的興趣。

16歲時他進入埃爾蘭根大學研究數學、物理與哲學,由於經濟困難,中途綴學,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學業。歐姆是乙個很有天才和科學抱負的人,他長期擔任中學教師,由於缺少資料和儀器,給他的研究工作帶來不少困難,但他在孤獨與困難的環境中始終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研究,並且自己動手製作儀器。

歐姆對導線中的電流進行了研究。他從傅立葉發現的熱傳導規律受到啟發,導熱杆中兩點間的熱流正比於這兩點間的溫度差。因而歐姆認為,電流現象與此相似,猜想導線中兩點之間的電流也許正比於它們之間的某種驅動力,即我們現在所稱的電動勢,並且花了很大的精力在這方面進行研究。

開始他用伏打電堆作電源,但是因為電流不穩定,效果不好。後來他接受別人的建議改用溫差電池作電源,從而保證了電流的穩定性。但是如何測量電流的大小,這在當時還是乙個沒有解決的難題。

開始,歐姆利用電流的熱效應,用熱脹冷縮的方法來測量電流,但這種方法難以得到精確的結果。後來他把奧斯特關於電流磁效應的發現和庫侖扭秤結合起來,巧妙地設計了乙個電流扭秤,用一根扭絲懸掛一磁針,讓通電導線和磁針都沿子午線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鉍和銅溫差電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並用兩個水銀槽作電極,與銅線相連。

當導線中通過電流時,磁針的偏轉角與導線中的電流成正比。實驗中他用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八根銅導線進行了測量,得出了歐姆定律。這個結果發表於1826年,次年他又出版了《關於電路的數學研究》,給出了歐姆定律的理論推導。

歐姆定律發現初期,許多物理學家不能正確理解和評價這一發現,並遭到懷疑和尖銳的批評。研究成果被忽視,經濟極其困難,使歐姆精神抑鬱。直到1841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他最高榮譽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國科學界的重視。

反物質理論是誰提出的

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 paula m dirac 提出了電子的反粒子 正電子的假設。1932年,美國科學家安德森 carl anderson 在實驗中意外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粒子,它的質量和帶電量同電子一樣,只是它帶的是正電,而電子帶的是負電。因此,人們稱它為正電子。後來,科學家們相繼發現了質...

黑洞最早是誰發現的白洞又是誰提出了理論,真有白洞的存在嗎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白洞,什麼是黑洞。黑洞大家都應該知道了,現在只說一下白洞,簡單來說,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由於具有和 黑 洞完全相反的性質,所以叫做 白 洞。它有一個封閉的邊界。聚集在白洞內部的物質,只可以向外運...

什麼是規範場理論,規範場的概念提出

棋路人生 與物理規律的定域規範變換不變性相聯絡的物質場。規範場的概念提出 使用者 一種與物理規律的定域變換不變性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物質場,場量子的自旋是媡。規範變換的概念是由德國學者h.韋耳在1918年提出來的。規範 的德文eich原意是尺度,韋耳試圖通過物理規律不因在時空每一點上量度時空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