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空洞是怎樣造成的

時間 2022-10-01 22:35:13

1樓:小狗兒

(1)宇宙高能粒子簇射破壞了臭氧層。美國地球與宇宙研究局局長登·貝克認為,通過人造地球衛星發現,地球每隔27天就有兩天半要受到宇宙高能粒子簇射,射向地球的帶電粒子,其能量為200~1500萬電子伏特。這些帶電粒子在地球磁場作用下沿著磁力線向南北兩極射去。

當南半球冬季到來時,南極大陸處於黑夜,大氣中間層的氮、氫化合物在帶電粒子的影響下濃度開始升高。當南極大陸出現太陽的早春季節到來時,氮、氫化合物由於氣溫升高開始發生化學反應,這一過程使臭氧層迅速遭到破壞,因而在南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由於大氣層總環流的穩定性和地球磁場的不同結構,北極磁場比南極磁場較強和均勻,因此這種化學過程只對南極大陸產生影響。

(2)化學反應引起臭氧耗損造成臭氧空洞。懷俄明大學的霍夫曼認為,臭氧層出現空洞是由於工業化產生的氟氯化物(氟利昂)引起的化學反應造成的。氟利昂能破壞離地面25km高大氣層裡的臭氧,使透過大氣層的太陽紫外線增強,導致**癌的患者增加,並有可能影響氣候,這種解釋最近得到驗證。

與此同時,他還發現臭氧耗損區氣體成份並不均勻,有時臭氧耗損達75%以上的氣層與臭氧耗損不到25%的氣層相鄰,而且臭氧耗損的速率很高,僅25天臭氧就耗去了一半。他還認為,分層現象與化學反應一致,在化學原因造成臭氧耗損後,可能是空氣運動導致分層的。 (3)大量廢氣的排放使臭氧層出現空洞。

專家指出,近年來由於在同溫層飛行的噴氣式飛機和火箭、導彈日益增多,將大量廢氣排放到高空,臭氧遭到耗損,若不採取措施,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嚴重地破壞臭氧層。空洞的面積將會越來越大。 臭氧空洞這一現象的出現,無疑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地球上的人類安全和萬物的生長。

臭氧層一旦遭受破壞出現空洞,就會使植物和動物的生態鏈發生變化,失去平衡,可能造成農作物歉收、氣候異常,皮癌發病率上升以及某些物種滅絕等現象出現。另外,南極大陸是地球上唯一沒有被汙染的地方,是地球的寶庫,是科研價值非常高的地方。這裡的空氣非常新鮮、清潔,可以清楚地看到400km以外的山峰。

所以科學家往往以南極為標準,來衡量世界各地被汙染的程度。然而,隨著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現,如果不注意環境保護,南極大陸就有被汙染的可能,那時地

2樓:愚夜詩

臭氧洞為什麼發生在南極地區?為什麼臭氧損耗的規模如此之大?為什麼每年的南極臭氧洞發生在春季?

目前,對於臭氧層空洞形成機制大致有三種理論解釋:①動力氣象學上的極地緯向環流變化造成輸送至南極上空的臭氧減少,形成臭氧洞;②極地冰晶效應影響下的多相化學反應引起臭氧的減少,出現臭氧洞;③與太陽輻射變化相關的動力氣象因素及光化學反應(包括人類活動影響)綜合作用導致臭氧洞的形成。 美國科學家莫里納和羅蘭德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質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俗稱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龍(halon)。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實,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那麼,氟里昂和哈龍是怎樣進入平流層,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層破壞的呢? 就重量而言,人為釋放的cfc和halon的分子都比空氣分子重,但這些化合物在對流層是化學惰性的,即使最活潑的大氣組分———自由基對cfc和 halon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

因此它們在對流層十分穩定,不能通過一般的大氣化學反應去除。經過一兩年的時間,這些化合物會在全球範圍內的對流層分佈均勻,然後主要在熱帶地區上空被大氣環流帶入到平流層,風又將它們從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輸送,在平流層內均勻混合。 在平流層內,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使cfc和halon分子發生解離,釋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態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也是自由基。

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就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它們對臭氧的破壞是以催化的方式進行的。溴原子自由基也以同樣的過程破壞臭氧,因此也是催化劑。據估算,一個氯原子自由基可以破壞 104—105個臭氧分子,而由halon釋放的溴原子自由基對臭氧的破壞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

而且,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之間還存在協同作用,即二者同時存在時,破壞臭氧的能力要大於二者簡單的加和。 但是,上述的均相化學反應並不能解釋南極臭氧洞形成的全部過程。深入的科學研究發現,臭氧洞的形成是有空氣動力學過程參與的非均相催化反應過程。

所謂非均相,是指大氣中除氣態組分外,還有固相和液相的組分。人們對大氣中存在雲、霧和降雨等早已司空見慣,但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對流層。平流層乾燥寒冷,空氣稀薄,較少出現對流層這些天氣現象。

但在冬天,南極地區的溫度極低,可以達到零下80攝氏度,這樣極端的低溫造成兩種非常重要的過程,一是極地的空氣受冷下沉,形成一個強烈的西向環流,稱為「極地渦旋」。該渦旋的重要作用是使南極空氣與大氣的其餘部分隔離,從而使渦旋內部的大氣成為一個巨大的反應器。另外,儘管南極空氣十分乾燥,極低的溫度使該地區仍有成雲過程,雲滴的主要成分是三水合硝酸和冰晶,稱為極地平流層雲。

實際上,當cfc和halon進入平流層後,通常是以化學惰性的形態而存在,並無原子態的活性氯和溴的釋放。南極的科學考察和實驗室的研究都證明,化學惰性的clono2和hcl在平流層雲表面會發生化學反應,結果造成cl2和hocl2組分的不斷積累。 cl2和hocl是在紫外線照射下極易光解的分子,但在冬天南極的紫外光極少,cl2和hocl的光解機會很小。

當春天來臨時,陽光返回南極地區,太陽輻射中的紫外射線使cl2和hocl開始發生大量的光解,產生前述的均相催化過程所需的大量的原子氯,從而造成嚴重的臭氧損耗。氯原子的催化過程可以解釋所觀測到的南極臭氧破壞的約70%,另外,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協同機制可以解釋大約20%。隨後更多的太陽光到達南極,南極地區的溫度上升,氣象條件發生變化,結果是南極渦旋逐漸消失,南極地區臭氧濃度極低的空氣傳輸到地球的其他高緯度和中緯度地區,造成全球範圍的臭氧濃度下降。

北極也發生與南極同樣的空氣動力學和化學過程。研究發現,北極地區在每年的一月至二月生成北極渦旋,並發現有北極平流層雲的存在。在渦旋內氯基(c1o)佔氯總量的85%以上,同時測到與南極渦旋內濃度相當的溴基(bro)的濃度。

但由於北極不存在類似南極的冰川,加上氣象條件的差異,北極渦旋的溫度遠較南極高,而且北極平流層雲的量也比南極少得多,因此目前北極的臭氧層破壞還沒有達到出現又一個臭氧洞的程度。 因此,南極臭氧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氣化學、氣象學變化的非均相的複雜過程,但其產生根源是地球表面人為活動產生的氟里昂和哈龍,曾經是一個謎團的臭氧洞得到了清晰的定量的科學解釋。但是令人憂慮的是,cfc和halon具有很長的大氣壽命,一旦進入大氣就很難去除,這意味著它們對臭氧層的破壞會持續一個漫長的過程,臭氧層正受到來自人類活動的巨大威脅。

參考資料:http://www.

wxjyzx.com.cn/readnews.

asp?newsid=955

去南極旅遊是種怎樣的體驗,去南極旅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去南極旅遊會覺得很冷,不過也挺好玩的,能看到很多的雪,都是冰山一片雪茫茫,能玩雪,我們一般都很少看到下雪。去南極旅遊要穿好厚好厚的衣服,穿好厚好厚的鞋子,要蓋好幾層被子,可以直接在南極的河上行走。去南極旅遊會是一種非常難熬的體驗吧!在這種難熬的體驗當中也許會感到非常的痛苦,因為那邊的天氣是相當熱。南...

《南極之戀》是在南極實地拍攝的嗎

南極之戀 將於2月2日上映,是唯一一部在南極實地拍攝的劇情長片。如何在南極拍攝,對於任何一位導演來說都是困難的,尤其是對吳有音這樣的電影新銳導演。他形容拍攝像一場馬拉松長跑,在這樣一個工業級別製作的電影面前,是不能夠義氣用事的。劇組人員在從烏斯懷亞去往南極的路途中,就險些上演了 泰坦尼克號 在穿越 ...

金字塔怎樣造成,埃及金字塔是怎樣造成的?

我來侃幾句啊,不要當真啊,金字塔有可能是上一批人類留下的,地球人現在也造不了金字塔啊也有可能是外星人高的,幾億年前的一天外星人丟了一塊巨石,掉到了埃及,巨石摔裂了 有了縫隙很小,很多年後埃及遠古人發現了巨石,經過加工成了現在的摸樣 也有可能遠古時候,地球的引力並沒有那麼大,要麼說我們祖先都飛簷走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