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吃著碗裡的,瞧著窩裡的。本義:在吃碗裡東西的時候,眼睛卻盯牢盤裡的東西。引申:心凶,要心重,私心重。
吃飯三碗,閒事勿管。本義:一頓吃三碗飯,別的事情就不管了。引申:光吃飯不做事情,懶惰或超脫。
晴帶傘,飽帶飯。本義:晴天出行要帶上雨傘,吃飽了飯出門還要帶上飯包點心。引申:凡事必須先要有所準備。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本義:吃熱豆腐時不能心急,以免受燙。引申:做事不可以心急,急於求成。
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意思是說過了端午節,還會出現較低氣溫的天氣,注意防寒。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形容懶惰。
吃了人家的口軟,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東西,收了人家的禮物,遇事往往會袒護人家,不能夠堅持原則。
生米做成熟飯。引申:事已定局,無法更改
2樓:始玄郯語山
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意思是說過了端午節,還會出現較低氣溫的天氣,注意防寒。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本義:吃熱豆腐時不能心急,以免受燙。引申:做事不可以心急,急於求成。
晴帶傘,飽帶飯。本義:晴天出行要帶上雨傘,吃飽了飯出門還要帶上飯包點心。引申:凡事必須先要有所準備。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吃了省錢瓜,害了絞腸痧」等,提示人們吃哪些東西對身體無益,吃哪些東西才有益健康,這些諺語對養生益壽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運動諺語:「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不靠醫,不靠藥,天天鍛鍊最見效」等諺語,道出了「動則不衰,用則不退」的道理。...
3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就心慌。
道理我就不說了,在後半句。
4樓:匿名使用者
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
「炮臺雲,雨淋淋
「雲交雲,雨淋淋
「**過河,大雨滂沱
「棉花雲,雨快臨
「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雲往東,車馬通; 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晒麥「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西北天開鎖,明朝大太陽
「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
「黃雲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飲食習慣方面的諺語和其中的科學道理
5樓:匿名使用者
*「春捂秋凍」是一句衛生諺語,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對身體各系統尚未成熟的嬰幼兒來說,更有積極意義。
「春捂」就是說在春季,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子兒臉,一天變三變」。
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降低,給寶寶的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來個突然襲擊,會使其措手不及,難於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同時進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虛侵襲寶寶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秋凍」就是就在秋季,氣溫稍涼爽時,不要給寶寶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炎熱的夏季,人們的體溫調節中樞,千方百計增加散熱,減少產熱,以防受熱中暑。進入涼爽的秋季,體溫調節中樞可以緩點勁,這對它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以產生一種舒適感。
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寶寶的耐寒能力,這叫「低溫習服」。就是說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同樣道理;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常不穩定,秋風乍起,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給寶寶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
6樓: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09 08:59 又如「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飯吃八成飽,到老腸胃好」。「早飯要好,午飯要飽,晚飯要少。」「飢不暴食、渴不狂飲。
」「人願長壽安,要減夜來餐」。———提醒人們注意吃飯的量,把握好飲食的「度」。
有的諺語則提示人們吃哪些東西才有益健康:「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朝食三片姜,猶如人蔘湯」。「一天吃個棗,一生不知老」。「魚生火,肉生痰,粗糧淡菜保平安。
」「要想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這些諺語,對老年人的養生益壽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如「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不抽菸.
少飲酒、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不進藥鋪」。「不抽菸、不喝酒,病魔繞著走」。
「拍打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千步走、藥鋪不用找」。這些諺語傳授的經驗道出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用則不退」的真理。
有諸多諺語對講究衛生、減少疾病,作了多方面的描述:「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來先預防」。「機器不擦要生鏽,衛生不講要短壽」。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衛生是妙藥,鍛鍊是金丹」。上述諺語,既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對今人的諄諄教誨,值得我們經常傳誦並努力實踐。
如「春不減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春捂秋凍,到老不生病」。
「洗頭洗腳,勝似吃藥」。「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日光不照臨,醫生便上門」。
「娛樂有制,失制則精疲力竭;快樂有度,失度則樂極生悲」。這些諺語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及穿著中要注意些什麼,才有利健康。如「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不氣不愁,活到白頭」。「情極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笑一笑,十年少」。這些諺語說的是精神因素對長壽的重要性。如「不求虛胖,但求實壯」。
「褲帶越長,壽命越短」。說的是肥胖會影響壽命,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三分吃藥,七分養」。
「藥補不如食補」。以上諺語言簡意賅地刻劃出治病防病及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在民間,有關養生、保健、長壽的諺語是極為豐富的,有些民諺雖反映了人們防病治病、長壽養生,保健壯體的經驗,但也有不少違背科學原理或失去現實意義的,如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養生保健,強身健體仍有其積極意義。
飲食方面的諺語和蘊含的科學道理
7樓:僪綠
1.氣大傷神,食多傷身 ;
2.狂飲傷身,暴食傷胃 ;
3.多吃不如細嚼
4.食不厭精,劊不厭細 ;
5.不喝隔夜茶,不喝過量酒 ";
6.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7.不乾不淨,吃了生病
8.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
9.晚飯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
10.飯吃八成飽,老來胃腸好。
11.貪吃又貪睡,添病又減歲。
12.吃蘿蔔喝茶,氣的醫生滿街爬。
13.男人不可百日無姜,女人不可百日無糖。
14.五穀雜糧壯身體,青菜蘿蔔保平安。
15.**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16.朝食三片姜,勝過人蔘湯。
17.少吃葷腥多吃素,沒有醫生開藥鋪。
18.藥補不如食補。
19.氣大傷神,食多傷身。
20.狂飲傷身,暴食傷胃。
21.吃飯不要鬧,吃飽不要跑。
22.能忌菸和酒,活到九十九。
23.飯前喝口湯,永遠沒災殃。
24.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5.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26.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27.若要身體康,飯菜嚼成漿。
28.飯前一口湯,勝過良藥方。
29.每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0.欲得長生,腸中常清。
31.寧可無肉,不可無豆。
32.吃米帶點糠,營養又健康。
33.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34.常吃素,好養肚。
35.多吃不如細嚼。
36.食不厭精,劊不厭細。
37.不喝隔夜茶,不喝過量酒。
38.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39.不乾不淨,吃了生病。
40.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
41.晚飯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
42.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43.要想身體好,早餐要吃好。
44.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5.飯後散步,不進藥鋪。
46.甜言奪志,甜食壞齒。
47.多吃鹹鹽,少活十年。
48.鍋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爺甭燒香。
49.佳餚美味貴有節,每餐定時又定量。
50.精細糧食巧搭配,少葷多素有營養。
51.肉生疾來魚生瘡,青菜豆腐保安康。
52.臭魚爛蝦是冤家,飲食乾淨百病防。
53.學會吃飯千頓香,切莫貪吃一頓傷。
54.挑食偏食害處大,損害身體礙健康。
55.若要飯菜吃得香,細品慢嚥嚼成漿。
56.飯前應宜先喝湯,勝似健身良藥方。
57.吃千吃萬,不如吃粥吃飯。
58.五穀雜糧身體壯,青菜蘿蔔保健康。
59.食五穀雜糧,保身體強壯。
60.主糧摻雜糧,蒸飯噴噴香。
61.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62.吃要有所節制,飲需適可而止。
63.好吃不痴脹,痴脹傷五臟。
64.飽食終日是萬惡之源。
65.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
66.早上吃好,中午吃飽,
67.晚上吃少,飲食節制身體好。
68.早餐天天有,晚上減一口,
69.飲食宜清淡,低鹽可延壽。
70.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飢餓三分。
71.人願長壽安,要減夜來餐。
72.晚餐宜清淡,益身防早衰。
73.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
74.吃飲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75.飯吃八成飽,到老腸胃好。
8樓:匿名使用者
眾口難調
無米之炊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因噎廢食
賴哈蟆想吃天鵝肉
吃著碗裡的,瞧著窩裡的。本義:在吃碗裡東西的時候,眼睛卻盯牢盤裡的東西。引申:心凶,要心重,私心重。
吃飯三碗,閒事勿管。本義:一頓吃三碗飯,別的事情就不管了。引申:光吃飯不做事情,懶惰或超脫。
晴帶傘,飽帶飯。本義:晴天出行要帶上雨傘,吃飽了飯出門還要帶上飯包點心。引申:凡事必須先要有所準備。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本義:吃熱豆腐時不能心急,以免受燙。引申:做事不可以心急,急於求成。
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意思是說過了端午節,還會出現較低氣溫的天氣,注意防寒。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形容懶惰。
吃了人家的口軟,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東西,收了人家的禮物,遇事往往會袒護人家,不能夠堅持原則。
生米做成熟飯。引申:事已定局,無法更改。
預防腸胃病,飲食要乾淨。
飯吃八成飽,老來胃腸好。
貪吃又貪睡,添病又減歲。
若想長壽安,須減夜來餐。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朝食三片姜,勝喝人蔘湯。
一天吃個棗,容顏不易老
戒掉煙和酒,疾病繞著走。
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飲食習慣好,遠離醫和藥。
飲食講科學,金秋好生活。
五穀雜糧壯身體,青菜蘿蔔保平安」; 「**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 「朝食三片姜,勝過人蔘湯」; 「少吃葷腥多吃素,沒有醫生開藥鋪」; 「藥補不如食補"; 「氣大傷神,食多傷身 」; 「狂飲傷身,暴食傷胃 」; 「多吃不如細嚼」、 「食不厭精,劊不厭細 」 ; 「不喝隔夜茶,不喝過量酒 ";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不乾不淨,吃了生病」 「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 「晚飯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 「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 「要想身體好,早餐要吃飽」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飯後散步,不進藥鋪 」 ; 「吃飯不要鬧,吃飽不要跑」; 「能忌菸和酒,活到九十九」; 「飯前喝口湯,永遠沒災殃
飲食方面的諺語和蘊含的科學道理,飲食習慣方面的諺語和其中的科學道理
僪綠 1.氣大傷神,食多傷身 2.狂飲傷身,暴食傷胃 3.多吃不如細嚼 4.食不厭精,劊不厭細 5.不喝隔夜茶,不喝過量酒 6.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7.不乾不淨,吃了生病 8.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 9.晚飯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 10.飯吃八成飽,老來胃腸好。11.貪吃又貪睡,添病又減歲。12.吃...
解釋下列天氣諺語所包含的科學道理 速度
1.雨天的時候空氣中水汽含量豐富,溼度大,於是小蟲子的翅膀上面就有小水滴,比一般時候重,飛得就不一般時候低了,燕雀也不例外.而捕食小蟲子的燕雀也就飛低下來.相反地,晴天是就飛得高了.2.家雞宿遲,主陰雨。田家五行 雞回籠早,天氣晴好 雞回籠遲,大雨將至。廣東 家雞性喜乾燥,雨前水汽濃重,雞籠裡特別溼...
「夫妻相」的科學道理是什麼
夫妻雙方的外貌特徵 性格相似,婚後就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並且,夫妻一起生活的時間越長,感情越好,長得就越像對方。事實上,夫妻越來越像對方,還有一個生理原因 雙方的生活習慣 飲食結構相同。時間久了,夫妻倆相同的面部肌肉得到鍛鍊,笑容和表情逐漸趨於一致,讓原本有差異的兩個外貌看起來也有了相似之處。在生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