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在熱處理加熱時,奧氏體的形成分為哪過程

時間 2021-09-12 09:33:05

1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轉變的全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奧氏體形核,奧氏體晶核長大,剩餘滲碳體溶解,奧氏體成分相對均勻化。

奧氏體一般由等軸狀的多邊形晶粒組成,晶粒內有孿晶。在加熱轉變剛剛結束時的奧氏體晶粒比較細小,晶粒邊界呈不規則的弧形。

經過一段時間加熱或保溫,晶粒將長大,晶粒邊界可趨向平直化。鐵碳相圖中奧氏體是高溫相,存在於臨界點a1溫度以上,是珠光體逆共析轉變而成。當鋼中加入足夠多的擴大奧氏體相區的化學元素時,ni、mn等,則可使奧氏體穩定在室溫,如奧氏體鋼。

擴充套件資料

奧氏體是最密排的點陣結構,緻密度高,故奧氏體的體積質量比鋼中鐵素體、馬氏體等相的體積質量小。因此,鋼被加熱到奧氏體相區時,體積收縮,冷卻時,奧氏體轉變為鐵素體—珠光體等組織時,體積膨脹,容易引起內應力和變形。

奧氏體的點陣滑移系多,故奧氏體的塑性好,屈服強度低,易於加工塑性成形。因此,鋼錠,鋼坯,鋼材一般被加熱到1100˚c以上奧氏體化,然後進行鍛軋,塑性加工成材或加工成零部件。

一般鋼中的奧氏體具有順磁性,因此奧氏體鋼可以作為無磁性鋼。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軟磁合金,也具有奧氏體組織,卻具有鐵磁性。

2樓:華全動力集團

1、奧氏體形核

奧氏體的形核位置通常在鐵素體和滲碳體兩相介面上,此外,珠光體領域的邊界,鐵素體嵌鑲塊邊界都可以成為奧氏體的形核地點。奧氏體的形成是不均勻形核,複合固態相變的一般規律。

一般認為奧氏體在鐵素體和滲碳體交介面上形核。這是由於鐵素體碳含量極低(0.02%以下),而滲碳體的碳含量又很高(6.

67%),奧氏體的碳含量介於兩者之間。在相介面上碳原子有吸附,含量較高,介面擴散速度又較快,容易形成較大的濃度漲落,使相介面某一區域達到形成奧氏體晶核所需的碳含量;此外在介面上能量也較高,容易造成能量漲落,以便滿足形核功的要求;在兩相介面處原子排列不規則,容易滿足結構漲落的要求。所有漲落在相介面處的優勢,造成奧氏體晶核最容易在此處形成。

奧氏體的形核是擴散型相變,可在鐵素體與滲碳體上形核,也可在珠光體領域的交介面上形核,還可以在原奧氏體晶核上形核。這些介面易於滿足形核的能量,結構和濃度3個漲落條件。

2、奧氏體晶核的長大

加熱到奧氏體相區,在高溫下,碳原子擴散速度很快,鐵原子和替換原子均能夠充分擴散,既能夠進行介面擴散,也能夠進行體擴散,因此奧氏體的形成是擴散型相變。

3、剩餘碳化物溶解

鐵素體消失後,在t1溫度下繼續保持或繼續加熱時,隨著碳在奧氏體中繼續擴散,剩餘滲碳體不斷向奧氏體中溶解。

4、奧氏體成分均勻化

當滲碳體剛剛全部融入奧氏體後,奧氏體內碳濃度仍是不均勻的,只有經歷長時間的保溫或繼續加熱,讓碳原子急性充分的擴散才能獲得成分均勻的奧氏體。

3樓:匿名使用者

是不是指1、奧氏體的形核2、奧氏體的長大3、殘餘碳化物的溶解4、奧氏體的均勻化

簡單分析鋼的熱處理時的加熱溫度 冷卻速度與回火溫度對碳鋼組織

墨汁諾 不同的加熱溫度 冷卻速度 回火溫度,所產生的金相組織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組織的鋼材機械效能肯定不一樣。隨爐冷卻 得到的組織硬度低,塑性韌性好 空氣中冷卻 比隨爐冷卻組織硬度稍高,但塑性韌性稍差 快速冷卻 即淬火,在液體中冷卻,得到馬氏體組織,硬度高而塑性韌性差 以鐵為例 不是溫度越高越好,如...

45鋼是怎麼進行熱處理的,45號鋼的熱處理是怎麼樣的

請告訴用途,熱處理有很多種,看使用場合的。45鋼的調質 45鋼是中碳結構鋼,冷熱加工效能都不錯,機械效能較好,且 低 廣,所以應用廣泛。它的最大弱點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較高的工件不宜採用。45鋼淬火溫度在a3 30 50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溫度可以使工件加熱速度加快,...

求助T10鋼熱處理後的組織,T10鋼熱處理前後分析

喵嗚的小可愛哇 回火索氏體在馬氏體於高溫回火 500 600 時形成的,在光學金相顯微鏡下放大500 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來,其為基體鐵素體內分佈著碳化物 包括滲碳體 球粒。碳鋼調質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高溫回火是指在500 650 之間進行回火。熱處理後形成的氧化皮因為成分十分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