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真核生物DNA到染色體之間各種典型結構特點

時間 2021-08-11 17:55:57

1樓:匿名使用者

dna—(壓縮7倍)—核小體10nm—(壓縮6倍)—螺線管30nm—(壓縮40倍)—超螺線管—(壓縮5倍)—染色單體

其中核小體為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位,特點由大約200 bp的dna區段和多個組蛋白組成的大分子複合體。其中大約146 bp的dna區段與八聚體(h2a、h2b、h3和h4各兩分子)的組蛋白組成核小體的核心顆粒,核心顆粒間通過一個組蛋白h1的連線區dna彼此相連。

剩下幾步壓縮就是超螺旋結構,主要重點是核小體的典型結構~~

2樓:胤瑾蘭

1。細線期 細胞核內出現細長、線狀的染色體,細胞核和核仁繼續增大。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它們僅在著絲點處相連

2。偶線期 同源染色體兩兩成對平列靠攏,即聯會。出現四聯體3。

粗線期 染色體繼續縮短變粗,四聯體內同源染色體上的一條染色單體與另一條同源染色體的染色單體彼此交叉進行片段互換。即交叉互換

4。雙線期 交叉互換的染色單體開始分開。由於交叉常不止發生在一個位點,使染色體呈現x、v、8、0等形狀

5。終變期 染色體達到最粗、最短,核仁、核膜消失,紡錘絲出現

3樓:匿名使用者

飛子~頂你哈 我們的homework就都指望你了!!加油哈!!~~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4樓:雪妖

1、真核生物基因組d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儲存在細胞核中。除了配子外,體細胞中的基因基因組是二倍體,即有兩個同源的基因組。

2、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產物為單順反式。結構基因被轉錄並翻譯成mrna分子和多肽鏈。

3、有重複,重複次數可以超過一百萬次。

4、在基因組中,非編碼區多於編碼區。

5、大多數基因含有內含子,因此基因是不連續的。

6、基因組比原核生物要大得多,原核生物有許多複製起點,每個複製子的長度都較小。

擴充套件資料;

倒位重複序列;

這種重複序列即使在dna濃度很低的情況下,也能很快地進行復性,因此也被稱為零時間復性部分,約佔人類基因組的5%。反向重複序列由同一序列的兩個互補拷貝組成,在同一dna鏈上反向排列。變性後復性時,同一鏈中的互補拷貝在鏈中形成鹼基對,形成髮夾或「+」結構。

反轉重複序列(即兩個互補拷貝)可以有一到幾個核苷酸間隔,也可以沒有間隔。palimdr-ome沒有間隔,約佔所有反向重複的三分之一。如果將兩個互補拷貝組成的倒排重複單元作為一個單元,則倒排重複單元的長度約為300bp或稍短。

兩個單位之間的平均距離為1.6kb,兩對反向重複單位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12kb,也就是說,它們大多分散在基因組中。

衛星dna是另一種高度重複序列。這類序列的重複單元一般由2-10bp組成,按序列排列。由於這些序列的鹼基組成不同於其他部分,所以可以用等密度梯度離心法從主dna中分離出來,稱為衛星dna或衛星dna。

衛星dna在人類細胞中約佔5-6%。根據其浮力密度,人類衛星dna可分為i、ii、iii和iv四類,明確了果蠅衛星dna的序列,可分為三類。這三種衛星dna是由7bp組成的高度重複序列:

衛星i是5『acaact3』,衛星ii是5『acaaatt3』。螃蟹的衛星dna由兩個鹼基的重複序列組成。

5樓:很無聊對吧

真核生物基因組有以下特點

1.真核生物基因組dna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儲存於細胞核內,除配子細胞外,體細胞內的基因的基因組是雙份的(即雙倍體,diploid),即有兩份同源的基因組。

2.真核細胞基因轉錄產物為單順反子。一個結構基因經過轉錄和翻譯生成一個mrna分子和一條多肽鏈。

3.存在重複序列,重複次數可達百萬次以上。

4.基因組中不編碼的區域多於編碼區域。

5.大部分基因含有內含子,因此,基因是不連續的。

6.基因組遠遠大於原核生物的基因組,具有許多複製起點,而每個複製子的長度較小。

真核生物染色體dna的結構層次和該結構形成的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1、首先組蛋白組成盤裝八聚體,dna纏繞其上,成為核小體顆粒,兩個顆粒之間經過dna連線,形成外徑10nm的纖維狀串珠,稱為核小體串珠纖維,是為染色體一級結構.

2、核小體串珠纖維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每圈6個核小體,外徑30nm的螺旋結構. 是為染色體二級結構

3、螺旋結構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結構(此處有爭議,我看過的書上,人衛版醫學細胞生物學同意超螺旋學說,而北大版教材認為3級結構是微帶,即曲折化的螺線管),此為3級結構

4、超螺線管(或者說微帶),形成絆環,即線性的螺線管形成的放射狀環.絆環再非組蛋白上纏繞即形成了顯微鏡下可見的染色體結構.

簡述真核生物的染色體結構,有幾種組蛋白參與核小體的形成

7樓:聽風

核小體是染色體的基本結構單位,由dna和組蛋白(histone)構成。由幾種組蛋白: 每一種組蛋白各二個分子,形成一個組蛋白八聚體,約200 bp的dna分子盤繞在組蛋白八聚體構成的核心結構外面,形成了一個核小體。

這時染色質的壓縮包裝 比(packing ratio)為6左右,即dna由伸展狀態壓縮了近6倍。200 bpdna為平均長度;不同組織、不同型別的細胞,以及同一細胞裡染色體的不同區段中,盤繞在組蛋白八聚體核心外面的dna長度是不同的。如真菌的可以短到只有154 bp,而海膽精子的可以長達260bp,但一般的變動範圍在180bp到200bp之間。

在這 200bp中,146 bp是直接盤繞在組蛋白八聚體核心外面,這些dna不易被核酸酶消化,其餘的dna是用於連線下一個核小體。連線相鄰2個核小體的dna分子上結合了另一種組蛋白h1。組蛋白h1包含了一組密切相關的蛋白質,其數量相當於核心組蛋白的一半,所以很容易從染色質中抽提出來。

所有的h1被除去後 也不會影響到核小體的結構,這表明h1是位於蛋白質核心之外的。

關於染色體,真核生物染色體是如何組裝的,過程是怎樣的,簡述其過程

8樓:無憂草

dna包裝成染色體需要經過**壓縮,其具體過程是:

1、首先組蛋白組成盤裝八聚體,dna纏繞其上,成為核小體顆粒,兩個顆粒之間經過dna連線,形成外徑10nm的纖維狀串珠,稱為核小體串珠纖維,是為染色體一級結構.

2、核小體串珠纖維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每圈6個核小體,外徑30nm的螺旋結構. 是為染色體二級結構

3、螺旋結構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結構(此處有爭議,我看過的書上,人衛版醫學細胞生物學同意超螺旋學說,而北大版教材認為3級結構是微帶,即曲折化的螺線管),此為3級結構

4、超螺線管(或者說微帶),形成絆環,即線性的螺線管形成的放射狀環.絆環再非組蛋白上纏繞即形成了顯微鏡下可見的染色體結構.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dna合成過程有何不同

夏侯輕依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dna複製不同的特點 1真核生物為線性dna,具有多個複製起始位點,形成多個複製叉,dna聚合酶的移動速度較原核生物慢。原核生物為一般為環形dna,具有單一複製起始位點。2真核生物dna複製只發生在細胞週期的s期,一次複製開始後在完成前不再進行復制,原核生物多重複制同時進...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NA複製的異同點是什麼

包昊碩紅藝 相同點 半保留複製 半不連續合成 有複製的起始點與方向 都需要dna pol,等等.在原核生物中複製起始點常位於染色體的一個特定部位,即只有一個起始點.真核生物的染色體在幾個特定部位進行dna複製,有多個複製起點.與原核生物dna的複製特點相比,真核生物 dna的複製特點 即不同處 有 ...

為什麼真核生物的DNA有大量的冗餘?而不像原核生物一樣利用率高

這是進化造成的,可以看作一種 每個突變都是隨機的,明顯有害的會被淘汰,明顯有利的會傳播開來,而很多作用不明顯的會積累下來。進化得越高等,積累得越多。有些可能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用到,有些可能一直不用。而且,高等的生物可以接受的冗餘也更多。一個細菌,表達幾個沒用的蛋白可能就在生存鬥爭中處於劣勢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