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如何度過「黑色九分鐘」?

時間 2025-03-30 19:15:12

1樓:帳號已登出

近日,一則「「天問一號」著陸火星」的訊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天文一號著陸火星,他是如何度過黑色九分鐘的呢?第一,這個降落的過程呢,是從2萬km/h的速度降到了0km/h的速度,這個速度下降了非常的多,難度非常大。

第二,由於火星跟地球的距離過於遙遠,延遲達到了20分鐘,沒法操作,全都是自動進行的。第三,由於對火星沒有一手的資料,所以很多東西都是未知的。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

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速度從2萬km/h降到了0km/h第一,就是天問一號的下降速度,首先天文一號在進入火星的大氣之前呢,速度是非常的快的,達到了2萬km/h的速度,如果讓我們用肉眼看從眼前經過,都不知道能不能看的到。進入大氣層之後,利用了大氣層進行了減速,減掉了90%的速度,這個過程要克服高溫和角度的問題,也是很困難,最後,在下降到了距離地面差不多100公尺左右,開始開啟降落傘,還有下面的著陸器,進行調整之後下降著陸。

二。延遲達到了20分鐘第二,這個過程呢,是完全靠著天問一號自主的在進行著陸的,因為火星和地球的距離太遠了,延時達到了20分鐘左右,那去人工干預操作是完全來不及的,所以是完全靠它自己在著陸,什麼也做不了。<>

三。資料不足第三,就是對於火星的資料不夠,而且準確度也未知。<>

2樓:網友

整個降落過程大致分為進入—減速—軟著陸三步,簡稱為edl。首先借助火星大氣,進行氣動減速,這個過程它克服了高溫和姿態偏差。氣動減速完成後, 下降速度也減掉了90%左右。

之後,開啟降落傘進行傘系減速,當速度降至100m/s時「天問一號」通過反推發動機進行減速,由大氣減速階段進入動力減速階段。在距離火星表面100公尺時,「天問一號」進入懸停階段,完成精避障和緩速下降後,著陸巡視器在緩衝機構的保護下,抵達火星表面。整個過程「天問一號」在9分鐘內將約2萬千公尺/小時的速度降至到0公尺/時。

3樓:思寧

天問一號」著陸火星時,天問一號探測器要以合適的角度切入火星大氣層,角度太小則無法進入大氣層,角度太大又會因為被大氣層過度加熱而燒燬。於再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探測器要在9分鐘左右的時間裡,將時速從約每小時2萬千公尺降至0,實現軟著陸。就是這樣乙個複雜、精密的降落過程被業內稱作「黑色9分鐘」。

這9分鐘正是乙個火星探測器任務中最驚險的部分。

4樓:北山一師

度過這種黑色的9分鐘,肯定是要經歷乙個過程,而且就是研究人員也要經受心理上的一種很大的承擔,所以說這種現象也是非常緊張的氣氛。

5樓:甜奶幼

也是靜靜的等待就可以了,而且在著陸的過程當中也是遇到了非常多的危險,但是最後都被克服了這些困難,所以的話我國家真的非常的厲害。

6樓:撒的謊

應該也會有其他的應對措施,想辦法去度過這一段的時期,或者是按照自己固定的一些軌道行走,不要考慮旁邊的環境。

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落腳!「黑暗9分鐘」裡,誰是它的「引路人」?

7樓:不正經的八卦

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落腳,黑暗九分鐘裡面是我國的科技在為它引路,只有智慧型裝置才能夠精準地將太空飛行器著陸在火星表面。

就在5月15號的時候,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已經成功地在火星汙託邦著陸成功了,這是舉國歡慶的事情,畢竟在全世界的火星探測任務就只有21次其中只有九次是成功的,也就是說成功率只有50%左右。但是我國一次性就完成了別的國家幾十年努力的成果,足以看出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的還算是非常的厲害,而這一次火星探測器著陸並不那麼順利,因為在其中經歷了黑暗的九分鐘,也就意味著在這九分鐘當中,我們不知道這個裝置他的工作情況,到底有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只有靠他自己的智慧型裝置才能夠完成著陸。

天問一號成功在火星著陸,這黑暗九分鐘裡面是我國的高科技在為他指引道路。

很多人覺得著陸火星真的有那麼難嘛,確實比登天還難,因為在天文一號接近火星表面的時候,還有六個小時就要著陸了,首先它會進入乙個進入軌道,直到三個小時之後巡器和環繞器會分離,這個時候才剛剛開始,他很危險的一段綠茶安一共分為三步走,首先就是進入其實就是下降,最終就是著陸成功,他最先接觸的是火星的大氣層,而在這裡面會有乙個高速氣流減壓降落傘反推動力,減速等等很多個緩衝的環節,集中風險最高那就是下降的階段。

天問一號能夠成功的著陸火星,在於我國強大的科技,這黑暗九分鐘裡面完全靠的是探測器本身的指令系統。

在下降的這九分鐘裡面,資訊延長達到36分鐘左右,因此太空飛行器的姿態,點火和工作以及關機我們都不能夠進行干預,都是要靠他的指令進行自行的工作,所以這黑暗九分鐘裡面確實能夠展現出我國強大的航天力量。

8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在黑暗九分鐘的時間裡,天問一號與地球間的通訊完全中斷,此時天問一號只能依靠其自身的控制系統,對著陸區域進行探測,尋找合適的著陸地點,作出正確判斷,進行著陸。

9樓:帳號已登出

天問一號的引路人是佳木斯深空站,在火星探測器著陸期間,佳木斯深空站為天問1號提供進行軌道和導航控制的資料,指引著探測器躲避障礙,並完成安全著陸。

10樓:井靖荷

科研團隊根據「祝融號」火星車發回遙測訊號確認,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成功登陸火星表面的國家。

11樓:之後

當然是我們祖國的各位科學家們了,是他們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做足了充足的準備,給它引路,最後才讓天問一號順利的到達。

天問一號著陸的「驚魂九分鐘」堪比大片,天問一號登入火星到底有多難?

12樓:小淺

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引起廣泛關注。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有能力在火星表面開展科學研究和探測的國家。只有美國探測器在火星著陸時狀況良好。

朱榮號天文一號著陸器成功著陸,意味著中國是第二個將探測器送上火星表面的國家。為了準備這次著陸,天文一號飛船帶著火星車繞火星轉了3個月。

天文一號登陸火星,著陸器高速進入火星大氣層並與大氣層摩擦後,著陸器表面溫度急劇上公升,就像流星經歷高溫一樣。火星車與軌道飛行器分離後,進入火星大氣層。經過約9分鐘的減速、懸停、避障和緩衝,它成功降落在預先選定的著陸區。

兩顆軌道器分離約30分鐘後,軌道器公升空返回對接軌道,為著陸器後續探測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搭建起地球與火星的通訊橋樑。

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難著陸的地方,中國的首次成功嘗試表明,他們是最有能力的航天機構。報告指出,與月球不同,火星有大氣層,這使得使用火箭減速非常困難。火星上的空氣比地球薄得多,很難用降落傘減速。

登陸火星需要在短時間內釋放強大的減速力。只有蘇聯和美國成功實現了火星軟著陸。軟著陸是指太空飛行器平穩著陸在行星表面,沒有任何重大損傷,這通常需要複雜的減速和控制程式。

由於地球資源的問題,火星可能是人類的下乙個棲息地。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的潛在宜居性是獨一無二的經過太空探索,人們發現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其白天溫度高達430攝氏度,晝夜溫差近600攝氏度;金星不僅缺氧嚴重,大氣中也充滿硫酸雲,而且地表溫度常年為460攝氏度。登陸火星對探測器的自主著陸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這是因為地球和火星相距較遠,通訊也有很大的延遲,地球控制中心不可能對火星探測器進行即時控制。

13樓:茈女子

天問1號登陸火星真的是特別的難,非常的艱險,路程又很遠,又要遭受各種隕石的撞擊,或者是宇宙當中各種物質,時時刻刻都是在危險擦肩而過。

14樓:浩海永寧

非常的困難,因為在探測器脫離地球大氣層在即將進入火星上空的這段時間內,是無法接受到通訊,是做不到指令的,所以完全能靠自己去尋找合適的著陸點,所以這一步非常的困難。

15樓:行樂樂樂行

非常的難,而且登入的時間雖然只有9分鐘,但是在背後有很多工作人員都付出了辛苦和努力。

16樓:樂樂在此呢

是特別困難的,其實火星上面不僅空氣很難尋找,而且登陸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

17樓:孟

不僅是登陸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在行駛到火星的途中也是各種坎坷,但好在它支撐過來了,並且成功著陸。

18樓:阿樂秋季雨

登陸火星真的是非常的難,而且在去火星的路上,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意外,而且登陸火星了之後也不知道裝置是否良好。

中國首次!天問一號成功降落火星,意味著什麼?

月日下午 左右,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火星的烏托邦平原南部,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成功,更加代表著我國航天事業邁出了巨大的一步,這表明我國科技的巨大發展,是我國航天事業上的乙個重要的里程碑,對加快我國航天技術發展,探索宇宙奧秘,加速人類科技進步,提供巨大的幫助。一 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國航天技...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中國的航天技術在什麼水準

不想 我國的航天業起步較晚,從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到第一個宇航員衝出地球用了足足用了33年的時間,但我國航天業從無到有再到如今世界一流的水平,其步伐之快是世界上其他國家不曾有過的。近年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一個個偉大的成就,令國人倍感自豪。顯然,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逐漸走在世界前列,雖然有差距,但更多...

天智一號衛星完成實驗你有什麼看法

王先森的水果派 首先我們先了解天智一號衛星,軟體定義衛星也被稱為智慧衛星,是指以天基先進計算平臺和星載通用操作環境為核心,採用開放系統架構,支援有效載荷即插即用 應用軟體按需載入 系統功能按需重構的新一代衛星系統。中國首顆軟體定義衛星天智一號在軌執行的半年時間裡,已經通過軟體上注的方式成功開展了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