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把馬雲等的話集合起來出的書叫什麼名字

時間 2025-03-17 01:10:16

1樓:網友

是《馬雲點評創業》這本書,下面是簡介:

馬雲點評創業》的作者是《贏在中國》專案組。《贏在中國》是一檔尋找商業領袖的節目,也是乙個讓具備商業才能的英才橫空出世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機會均等——你的年齡、學歷、性別、籍貫,都不是你被選中的必要條件,條件只有乙個:

才能。在雄心、能力、情商的pk臺上,你將面臨無數競爭對手的挑戰,以及評委苛刻的目光。如果你一路過關斬將,那麼,等待你的,是國際風險投資機構豐厚的創業資金。

這是寫馬雲的別的書的介紹,很值得看的:

馬雲傳:永不放棄》以傳記的方式,從馬雲出世寫起,全面解析馬雲的成功歷程,力圖向讀者展現乙個全面的、立體的、鮮活的馬雲形象。使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從中得到一些激勵、一些感悟和一些靈感,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

馬雲十年(1999-2009)》講述了:1999年的春節,馬雲在杭州的家中,站在桌子後面,連比畫帶說,向他的同伴進行了一次3個小時的「演講」。這距離他的上一次「演講」已過了4年,4年前,他還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英語老師。

做世界前10名的**,做一流的電子商務,聽眾們的眼神里充滿了迷茫,憑這十幾個人,湊來的50萬人民幣,怕是「打死也沒有人相信」。

2009年,阿里巴巴十週年,期間經歷了太多的風雨,而馬雲也已經45歲。他用充滿活力和夢想的十年,改變了全球網際網絡的格局,創造了電子商務的奇蹟,成就了數幹萬中小企業和創業者的夢想。《馬雲十年(1999-2009)》作者多年來一直跟蹤採訪馬雲和阿里巴巴,與數十位阿里巴巴的高管、員工以及馬雲的朋友進行過深度訪談,試圖在這本書裡對阿里十年的歷程進行全景和深層的展示。

馬雲十年(1999-2009)》不是人云亦云的馬雲神話,而是以平實的視角,依據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讀者娓娓道來那些關於馬雲與阿里巴巴的光榮與夢想。

2樓:網友

馬雲給正在奮鬥的人的精典語句》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著後天的太陽。

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

30%的人永遠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幹活,而讓我們的同事為我們的目標幹活,共同努力,團結在乙個共同的目標下面,就要比團結在你乙個企業家底下容易的多。所以首先要說服大家認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讓大家來為你幹活。

上世紀80年代掙錢靠勇氣,90年代靠關係,現在必須靠知識能力!

在我看來有三種人,生意人:創造錢;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家:為社會承擔責任。企業家應該為社會創造環境。企業家必須要有創新的精神。

發令槍一響,你是沒時間看你的對手是怎麼跑的。只有明天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誰能把馬雲在《贏在中國》的所有經典語言寫給我?是所有的

3樓:網友

那你直接在網上搜到這本書看完,把自己需要的拷下來不就結了。

那個馬雲的貼身保鏢,在馬雲卸任之後失去了百萬年薪工作,後怎樣?

經過馬雲的介紹,他現在成為了太極訓練機構的總教頭。他現在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報答馬雲對自己的知遇之恩。馬雲卸任後,那個曾為他擋子彈的保鏢,沒了百萬年薪的他現狀如何?馬雲卸任後,那個曾為他擋子彈的保鏢,失去百萬年薪後現狀如何?大家都知道,人紅是非多,但是人出名之後危險的係數也在慢慢的公升高。而明星們...

人人都說馬雲會賺錢。如果國家把馬雲所有的家產和公司全部沒收。三天後馬雲會不會餓死在路口

沉默中吶喊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有點搞怪了,好好的國家為什麼要收拾馬雲呢?你把咱們國家想象成封建制了。當然假如有那麼一天的話,馬雲也是能生存下去的,原因有這麼幾點 1.馬雲這麼多年不是白在江湖上混的,他的人脈很廣,隨便一個搖旗吶喊就會應者如雲。2.就因為他有這個能力所以絕對會有人去和他合作,幫助他東山再...

馬雲為什麼把公司叫做阿里巴巴,馬雲為什麼把他的公司叫「阿里巴巴」

隨便什麼名啦啦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覺得世界各地的人士也認識有關 阿里巴巴 的故事,而且大部分語言也存在類似的讀音,因而將公司命名為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是一門全球化的生意,所以我們也需要一個全球人士也熟悉的名字。阿里巴巴意謂 芝麻開門 喻意我們的平臺為小企業開啟財富之門。使命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