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柒布小果
外賣美食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俗話說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形式上的便利卻付出了比堂食更多的成本,這便是外賣行業普遍存在各種消費陷阱的原因所在,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和菜品份量上區分對待,如果不是刻意觀察和辨別,想必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都不會發現其中的端倪。
麥當勞作為享譽全球的餐飲品牌,同樣的商品竟然存在堂食和外賣的11元**差距,就足以說明外賣平臺上的其他商家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只不過在平時點外賣的時候很少有人注意這些細節,即便是麥當勞被**,也是網友在無意之中發現的內幕和陷阱,即便如此,麥當勞的管理人員也以“公司規定”強力迴應,或許商家已經對這樣的行業現狀習以為常。
作為商家時刻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是基本前提,雖然說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商家的核心宗旨,但這並不能成為犧牲消費者權益的理由和藉口,即便在**標準上沒有明顯分別,也會採用減少食材數量降低經營成本,從這個角度來說消費者的權益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反倒因為商家所精心設計的陷阱而受到了侵害。
不可否認,外賣行業的發展既是經濟形勢的補充,又是消費者所希望享受到的便捷化服務,但諸如以次充好之類的行業陷阱,同樣需要引起我們高度的注意,尤其是店大欺客的形式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這既是保護我們自身權益,也是對行業經營規範的進一步強化。
2樓:生活達人小盧
麥當勞外賣做的折扣後的**仍然這麼高,那麼外賣陷阱我覺得真的是是一個大陷阱。
3樓:清春不打烊
還有各種會員**,其實這只是在滿足消費者的心理罷了。
4樓:百家小能手
還有一種陷阱是滿多少減多少,這只是為了讓消費者消費得更多。
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絕大多數的外賣都是如此,並沒有什麼太稀奇的吧。
6樓:wu就是這麼無聊
外賣陷阱有很多,但有時候明知道是陷阱都一定要去買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同樣一份炒飯,食堂的量就大,外賣的就少。
8樓:時光匆匆
也許有些稱重的外賣食物,感覺重量也會有點差距吧。
9樓:薛無依
倒也不是什麼陷阱,只是餐飲行業暴利是誰都知道的事實。
10樓:沙河不是流沙河
我感覺現在的很多外賣打折完之後還特別的貴。
同樣產品的麥當勞外賣**遠高堂食,因為懶癌你花過哪些冤枉錢?
11樓:小穎學姐
夏日炎炎,烈日當頭,連是否出去吃個飯都成了需要考慮很久的事情。通常在考慮很久後,我還是會選擇開啟外賣軟體點麥當勞。歸根結底,都是懶癌發作了。
而我們都知道,同樣產品的麥當勞外賣**遠高堂食,但因為懶,我還是願意點外賣。當然,除了外賣以外我還因為懶癌花過不少其他的冤枉錢。
一:永遠不會用的健身卡
一到夏天就開始忙著**,衝動之下辦了各種健身卡。但現實總是殘忍的,懶癌患者往往會在辦完卡之後就將健身運動拋之腦後。辦了卡也懶得去運動,白白浪費了辦卡的錢!
二:只能用來當泡麵蓋的kindle
被電子閱讀器不傷眼的廣告語所吸引,購入了各種閱讀器,想要多讀書充實自己。結果買回來才發現,kindle只是用來壓泡麵的,懶癌患者懶到抽不出時間讀書。
三:懶到不想拆開直到放過期的化妝品
購入了一大堆化妝品牌新出的產品,但懶癌患者還是懶得去研究怎麼樣使用,寧願躺在床上安安靜靜地當個廢柴,也懶得化妝又卸妝。
四:賴床怕遲到只能打車
懶癌患者的人生信條就是能躺著絕不站著,能躺多一秒就絕不起來,所以常常因為賴床怕遲到只能打計程車趕到公司上班,又多花了一大筆通勤費。
螢幕前的你看到這些是不是深有同感,你也曾經因為懶花過各種各樣的冤枉錢吧?其實,懶癌也是一種生活態度,花錢買來自己輕鬆自在,又有何不可呢?
12樓:ays摯鑰
下大雨的時候懶得出門打飯,點了外賣說天氣特殊,運送費需要加到七元。
13樓:生活達人小盧
同樣的產品,麥當勞的外賣**比較高,那麼我覺得真的是相當的不公平。
14樓:肖說
點外賣本身就是冤枉錢,光外賣費用就5塊,我自己能炒兩個菜了。
15樓:亦詩明明
就算商家要求多加運送費,我也毫不猶豫地加,就因為懶得出去買吃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非常喜歡訂外賣,就這樣真的多花了不少的冤枉錢呀。
17樓:假蘇更生
很多的餐館點外賣也是要加配送費的,不過沒這麼多。
18樓:你總是不懂我的
那就是讓別人跑腿買零食,這就要跑腿費了。
19樓:託飯天王
訂外賣,天天逛**京東等著收快遞,差不多都是懶吧,
20樓:氣子孩
我覺得定外賣花的冤枉錢很多,因為自己懶會多花錢去買外賣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為何會有此類事情發生?
21樓:足球**專家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貴一些,這個事情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大家有時候工作比較忙,所以會選擇叫外賣,此時麥當勞就會是大家的一個選擇,可是價外賣**極高的麥當勞,讓大家有些不理解,那麼我現在給大傢俱體的說明一下原因。
一、麥當勞經營的主要策略還是店內消費
我們回到很多店面的外賣**比較優惠,跟你在店裡面吃飯沒有什麼差別,這是因為這些店面將主要的運營成本全部架構在外賣上面,也就說外賣的**沒有漲價,實際上是店內全部漲價而已。麥當勞則店內**不變,外賣的話就會增加外送的費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就會感覺到麥當勞的差價了。
二、麥當勞送外賣沒有任何補貼
麥當勞在經營之中,沒有對於外賣方面的優惠,也就是說麥當勞對於外賣這一方面不會有太多的照顧。現在有一部分店面都會減少或者見面外賣費用,所以**比較的優惠!麥當勞則不會有這方面的優惠,這是他們外賣**一直很高的原因,其實麥當勞覺得品牌很厲害,不會受到外賣**影響,將外賣送餐的費用加在消費者頭上。
三、麥當勞沒有專門的外送人員
現在很多的店面,不僅僅會和一些網路聯合,而且為了降低成本,自己想辦法送外賣。這樣的情況下,店面的外賣**會優惠不少。可是麥當勞從來不會僱傭一些專門的外賣送貨人員,其實是為了節約自己的成本,至於買單的就是消費者了!
22樓:氣子孩
說明有一部分因為外賣收稅**變高了,但是還是覺得很不合理,還是修改一下比較好。
23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因為外賣是需要成本的,比如說騎手的費用的支付。
24樓:生活達人小盧
外賣**居然比這個**貴的這麼多,我覺得確實不行啊。
25樓:wu就是這麼無聊
麥當勞賣的就是這個品牌,並不是賣的是價值。
26樓:假蘇更生
可能是因為外送的話成本增加了,所以自然要更貴了。
27樓:時光匆匆
感覺比較正常吧,畢竟外賣的運費需要承擔,只能讓客戶背鍋了。
28樓:
外賣應該是算他的油錢吧。
29樓:你總是不懂我的
我覺得配送費佔了一大頭,竟然要9元,而且還沒有滿減。
30樓:肖說
這就是懶惰應該付出的代價,說到底當然還是為了錢。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麥當勞應該如何迴應?
31樓:我愛度桑
麥當勞被**外賣**比堂食的**要貴11元之多。其實我覺得每一個作為餐飲業的人員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因為外賣如果按原成本進行銷售的話,那麼商家將會虧本特別多,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因為外賣需要打包盒的**,而且還要支付外賣員的配送費用,並且還要向中間商支付一定的費用。
而中間商就是美團餓了嗎等商家,所以作為麥當勞正面的迴應就好,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刻意的行為,這是每一個企業正常的銷售方法。不單單是麥當勞,所有的餐飲業他的外賣成本都要比正常的堂食消費多一些。看到這個新聞讓我聯想到美團公司,在前不久宣佈在2023年虧損高達1200億元。
我有些不明白,作為一個只賺中間商**的商家,他賠錢的點在**?而且外賣員也並不是美團旗下的在職員工。他們只算得上臨時工有時候連臨時工都算不上,因為外面遠,在路上發生任何的事故都和美團沒有任何的關係,所以美團這也是在炒作自己也許是一種廣告的營銷。
我經常會在網上點外賣,所以對於外麥當勞外賣**高的問題,我早就已經知道,其實類似於這種快餐麥當勞已經是良心價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必勝客或者漢堡王點過外賣。那裡的**最少比麥當勞還要高一半。現在的手機支付特別方便,所以大家也變得越來越懶惰,在家裡不願意出門就可以吃到想吃的東西,竟然獲得了服務,當然就要多支付報酬,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32樓:你總是不懂我的
確實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因為配送費就要9元了,每次我都不捨得點。
33樓:匿名使用者
麥當勞應該說明自己的情況,因為僱傭騎手也是成本非常高的。
34樓:時光匆匆
估計會說起外賣小哥的費用吧,不然就改動**。
35樓:生活達人小盧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我覺得確實不好,畢竟**太貴了。
36樓:假蘇更生
我覺得他們肯定會說外送的成本更高一些, 所以才會加價。
37樓:wu就是這麼無聊
麥當勞通常都是那麼貴,愛買不買嘍!
38樓:肖說
那得看麥當勞的公關怎麼去做了,我哪想得到那麼多。
39樓:氣子孩
應該會說是程式弄錯了,然後把**改回來。
40樓:
他們肯定是用一種最誠懇的方式道歉。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是否因為外賣軟體的高抽成
柒布小果 雖然不是主因,但高抽成導致商家利潤減少也是導致 差異的誘因,畢竟商家的逐利意識是極為強烈的,在原有經營方式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和侵佔的情況下,利用 差加以彌補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理想之選,而麥當勞同一餐品存在堂食和外賣11元差距便是很好的說明,即便沒有 的商家也有可能採用同樣的經營策略。目前...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麥當勞應該如何迴應
我愛度桑 麥當勞被 外賣 比堂食的 要貴11元之多。其實我覺得每一個作為餐飲業的人員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因為外賣如果按原成本進行銷售的話,那麼商家將會虧本特別多,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因為外賣需要打包盒的 而且還要支付外賣員的配送費用,並且還要向中間商支付一定的費用。而中間商就是美團餓了嗎等商家,所...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此事會對麥當勞有什麼影響
柒布小果 短期的 譴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不會對麥當勞的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畢竟自從麥當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類似風波其實並不少見,但最終不但沒有被消費者拋棄,反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於不敗地位,這也從客觀上體現出了這種飲食文化和模式在國內的餐飲市場還是極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