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應用題 何時用階梯運算?? 20

時間 2025-02-03 19:10:16

數學應用題 何時用階梯運算??

1樓:網友

一般情況下,這類問題只會出填空和選擇,整體帶入,無論是從思路還是運算速度來看,都要比階梯運算具有優勢。如果萬一出到大題裡,需要運算步驟的話,階梯會好點,但是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繼續選擇整體帶入的方法通常也會給分,最多會以答題不夠嚴謹扣一兩分。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網友

假如一次購買40千克(包括40千克)40×4=160 10×6 =60 一共是220元。所以對於一次買40千克以上的給予否認。

假如第一次購買25千克,第二次也是25千克。則50×6=300 大於264。所以對於兩次購買次購買25千克給予否認。

所有隻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一次購買大於25千克,一次小於25千克。

所以就不用再算了。。只有一種可能,你再算算吧。。。

3樓:網友

設:一次購買40千克。

即:40×4+10×6 =220元。

該假設不成立。

設:第一次購買25千克,第二次也是25千克。

即:50×6=300>264

該假設不成立。

綜上:一次購買大於25千克,一次小於25千克。

就這樣了,再設一下x、y,我電腦上打不方便。

具體用哪種方法,視題目而定,那種方便用那種。

4樓:網友

解 設媽媽第一次買x千克,第二次買y千克。

1)x=>40 y<10

2)x=25 y=25

3)x>25 y<25

5x+6y=264

x+y=50

5x+5y=250

y=14x=36

答媽媽第一次買36千克,第二次買14千克。

5樓:網友

你覺得哪種方法你覺得做起來更得心應手就用哪種。

數學題在應用題在什麼情況下要加括號?

6樓:慕灝祤

應用題中涉及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並先算加減法,再算乘除法時就需要加括號。比如:小明1分鐘打字30個,小麗每分鐘比小明多打5個。5分鐘的時間,小明和小麗共打了多少個字?

列成綜合算式:(30+5)×5+30×5。此時就用到了括號。

7樓:神原秋人笙

方程:解設中多項式(帶有單位),例如甲時速為 (x+30)千公尺。

算數:單位要加括號。

還有說明時。

別的應用題暫時沒想到,想到以後我會補充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初一上冊數學應用題,請高手解題

8樓:網友

設階梯電費是x元/度,則普通電費為(20x)元/度(350-100)x 100* (20x)=解得x=

20x=故普通電費單價是元/度,階梯電費是元/度。

生活中不應該這樣的,階梯電費應該更高一點。

你可以向老師反應,設「已知階梯電費是普通電費單價的1分之20」改為已知階梯電費比普通電費單價多20分之1

階梯電費比普通電費單價多20分之1,即階梯電費單價為普通單價的21/20倍,設普通電費為x元每度,則階梯電費為。

總電費y=100x+250*

即得x=元,普通電費為元,階梯電費為元。

9樓:網友

解:設普通電費單價為x元/度,則階梯電費單價是1

20x元/度,由題意得:350x+(350-100)×120

x=,解得:x=元/度,階梯電費單價是元/度.

答:供電局規定的普通電費單價元/度,階梯電費單價元/度.

10樓:網友

設:普通電費單價為x,則階梯電費單價為(1/20)x解得:x=

1/20)x=

即:普通電費單價為元,階梯電費單價為元。

11樓:網友

「普通電費的計算方法為實際用電量減去100,然後再乘以階梯電費的單價"不應該是。

階梯電費的計算方法為實際用電量減去100,然後再乘以階梯電費的單價。

數學考試中把應用題中的單位當成數值運算了,

12樓:江北汽車站

工程問題是應用題中的一種型別.在工程問題中,一般要出現三個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完成工作總量所需的時間)和工作效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這三個量之間有下述一些關係式: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為敘述方便,把這三個量簡稱工量、工時和工效. 一般地,把整個工作總量看作1,若某人a 天完成,則它的工效為,若兩人的工效分別為, 則它們合作完成總工作量的工時為:

1÷(1/a+1/b) 利潤的百分數=(賣價-成本)÷成本×100% 根據這個關係式我們能夠推導其他的關係式: 賣價=成本×(1+利潤的百分數) 成本=賣價÷(1+利潤的百分數) 行程問題主要有兩大類 相遇問題 路程=時間×速度和 追及問題 追及路程=追及時間×速度差 在流水中的行船問題也是常見的行程問題。 流水行船問題,是行程問題的一種,因此行程問題中三個量(速度、時間、路程)的關係,在這裡將要反覆用。

此外,流水行船問題還有以下兩個基本公式: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2) 這裡,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靜水中單位時間裡所走過的路程。

水速:是指水在單位時間裡流過的路程。順水速度和逆水速度:

分別指順流航行時和逆流航行時船在單位時間裡所行的路程。 根據加減法互為逆運算的關係,由公式(l)可以得到: 水速=順水速度-船速, 船速=順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2)可以得到: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這就是說,只要知道了船在靜水中的速度,船的實際速度和水速這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順水速度,根據公式(1)和公式(2),相加和相減就可以得到: 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考研數學 一道應用題,得用到矩陣的運算

13樓:網友

假定在崗的人數為x,參加培訓的為y,則年末的人去參加培訓,的人結業回港,新一年在港的人數為,參加培訓的人數為所以如果在崗和參加培訓的人是個向量v=(x,y),那麼下一年v' =p v

其中p是矩陣。

起始向量值為v(800,200),兩年後v'' pv' =p * p * v你把p自乘一次,再乘以v就是你的答案了。

一道數學的應用題。謝謝,急急急。

14樓:金羽銀塵

什麼應用題,我如果能給你解答的話我會盡量最快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什麼應用題啊?

數學題目 應用題,詳細過程

16樓:

1,三角形面積=底邊長*底邊上的高*1/2,設該邊上的高為x,那麼據題意:s=ax*1/2

所以: x=2s/a。

即該死邊的高為:2s/a。

2,據題意:園柱的底面半徑 r=a*1/2所以: 園柱的底面積s=πr^2=π*(a1/2)^2=πa^2*1/4

園柱的體積 v=πa^3*1/4

園柱的表面積 s=2πra=2π*a*1/2*a=πa^2。

17樓:網友

第一題解: 三角形面積公式為:面積=底邊×該邊上的高×1/2 ,在該式中只要知道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了;

變換該公式,可得高=面積/底邊長×2

已知條件是面積和邊長,故高=s/a×2=2s/a.

第二題解:物體改變前後體積相等, 立方體體積=邊長的立方,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圓的面積=π×半徑的平方。

因此方程為: a^3=π×r^2 ×高。

變換得高=a^3/(π×r^2)

18樓:網友

第一題:三角面積公式為:因為s=(1/2)*邊長*該邊上的高,所以該邊上的高=2s/a

第二題:問題不明確,是要求圓柱的體積?高?還是別的什麼?

如果是求體積:立方體的體積等於圓柱的體積,v立方體=a*a*a=v圓柱=a^3

如果是求高:v圓柱=高*底面積=h*(1/2)πr^2=a^3,所以h=2(a^3)除以πr^2

19樓:天使和海洋

解:∵s△=底×底上的高/2,底上的高=2s△/底=(s/a)(m);

同一塊鋼坯,形狀變了,體積不變,則v立方體=v圓柱體,而v立方體=稜長³=a³(m³),v圓柱體=底面積×高=πr²h(m²)

則a³(m³)=πr²h(m²)

解得h=[a³/(πr²)]m)

20樓:網友

1、三角形面積公式。

s=1/2ah

h=2as2、立方體體積等於圓柱體體積。

a^3=πr^2h

h=πr^2/a^3

數學應用題,數學應用題

設經過x分鐘後,甲 乙兩人第一次行走在同一邊上,也就是所此時甲剛剛從一條邊上走到這一邊上,而乙此時至少要在這條邊上,一種極限狀態為,打個比方,甲走到e點,而此時乙恰好經過a點向ab走,但也可能乙在ae上走著 每邊長為2000 5 400米 在這種條件下可得 46x 800 50x 400 解得4x ...

數學應用題!!數學應用題!! 幫忙!

1 甲乙各有10張紙,甲給乙多少張可以使乙的紙張數比甲多50 列算式 乙比甲多50 就是乙是甲的倍。那麼一共有紙10 10 20張。甲為1倍數。那麼甲有紙20 1 張。甲需要給乙10 8 2張。2 ab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a車每小時行40千米,b車每小時行60千米,行駛1小時48分,輛車還相...

小學數學應用題,小學數學應用題

海陸風 28除以4 5 35千克 如果把兒童看作1,水是4 5,其它1 5.如果把水看作1,那麼其它的1 5怎麼辦?所以不可以 小孩水分為28千克,佔體重4 5,28 5 4 35 根據題意,兒童的體重是水和其它物質組成的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單位 1 其中,水佔了 1 的4 5,其它的佔了1 5.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