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學問題

時間 2023-03-22 09:35:07

1樓:抽動專家

1.實驗室研究的藥物分為好幾種,這裡只說新的化合物藥物了。在實驗室研究階段,不能也沒有辦法驗證它對人體的療效,只能研究它的藥理學和毒理學,以及這化合物的理化性質等。

2.即使經過小規模的臨床試驗驗證,證明此藥對有些人有療效,也不能說它對所有的人都有效。

3.在實驗室就不能完成對具體病症的療效研究。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病也是因人而異,別說是藥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實驗室有效的藥,大部分是對人無效的,或是有大的***不能用的。

每年全球在研究的藥物有數千萬,都是在實驗裡對病有效的,但能上市的藥品只有2萬多,所以國外平均上市的可能性僅為千分之一。cmr的資料顯示,一個新藥從研發到上市,一般需要8~9年和6億~8億美元。。

當然在我國的一兩年就行,幾百萬就能上市了,原因你就別多想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實驗室研究為動物研究,種屬不同,自然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再者,還有是否吸收,能否通過生物膜等一系列複雜問題。

5樓:結構高工

臨床試驗有一定的侷限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基因(雖然絕大多數一致)產生不同的性狀,適應不同的環境,所以容易引起個別案例,但這個概率非常那個低,倒黴也是個「幸運兒」呢!再見。

6樓:

首先,一個新藥的研發需要現在動物身上試驗,一般是老鼠、兔子、狗…… 這些都點頭後,再進入下一期。

其次,還有幾個臨床時期。

再者,就算是臨床期完全通過,也不是對所有的病人都有效,因為在做臨。

床的時候只是屬於概率學中的抽樣調查,不能完全代表整個「樣品」。

最後,所有的疾病都不是完全一樣的,是因人而異的。

因此,會出現你所提及的問題。

藥理學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單位沒給錯嗎?我每個都算了一下,怎麼都到不了指定濃度呢?

(以下計算均將毫克更換為克)

這個計算其實也不難,只要找到注射藥物與損耗藥物的平衡點即可——也就是說,一旦達到這個平衡點,只要定時給藥,那麼可以保證在一個注射間期前後藥物濃度是相同的。

(舉個例子,以題目為例,方案1的平衡點是8mg%(即藥物含量為2g)。以這個濃度開始計時,過12小時(一個給藥週期)後濃度為4mg%(藥物含量1g),這時候注射1g藥物,可以使濃度恢復到12小時前的水平,這裡注射藥物和損耗藥物達到平衡,所以這個濃度是平衡點)

根據半衰期公式,b=a*')即的t/t'次方再乘以a)

其中a為起始濃度,t為時間,t『為半衰期,b為經過t時間後物質的濃度。

那麼經過t時間後,減少的濃度c=a-b=a*('

只要把藥物注射量代入c,給藥週期代入t,即可算出平衡點的濃度。

據此代入各方案資料,可以算出方案4能達到題設濃度(,一個週期後降為。

其他方案的平衡點均無法達到題目給定濃度,故只有方案4成立。

(ps:不知我對題目的「達到」理解是否正確?我的理解是超過即可,不一定要在那個點上下波動)

醫學問題、

醫學問題

8樓:匿名使用者

誰說是必須使用啊,你肯定把特例搞成普遍了。

β受體和α受體都是交感神經受體。廣泛分佈全身,和迷走神經拮抗管理人在興奮狀態和安靜狀態的機體各種代謝級分泌調節。

你可以理解為β受體在心臟處於主要作用,阿爾法受體在周圍的血管起主要作用。β受體興奮時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血壓裡的高壓增高,阻滯劑的作用則相反。

阿爾法受體在外周血管佔主導,所以興奮時外周血管收縮,低壓增高,阻滯劑則擴張外周血管,有降低壓的作用。

通常的降壓都是以降心輸出量和減少血管張力的藥,比如倍他樂克(β受體阻滯劑)、伊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一般是不用α受體阻滯劑的,除非搶救休克,或則其他的一些特殊病,比如斯洛細胞瘤。

關鍵不知道你說的是治什麼病,藥的名字,有可能你說的這種藥具有β受體阻滯作用,也有一定的α受體激動作用,所以就先給吃點α受體阻滯劑。

醫學問題

9樓:cynthia夜無痕

我個人認為,並不是說血漿纖維蛋白原降低會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是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這種病症可以通過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的降低與否來判斷是否得病。

血漿纖維蛋白原具有凝血的作用,而其降解的產物則具有抗凝的作用。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生理特點和發展過程是這樣的:

(一)高凝期:各種**導致凝血系統被啟用,凝血酶生成增多,微血栓大量形成,血液處於高凝狀態。

(二)消耗性低凝期:凝血酶和微血栓的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大量消耗而減少,同時因繼發性纖溶系統功能增強,血液處於低凝狀態,有出血表現。

(三)繼發性纖溶亢進期:凝血酶及xiia等啟用了纖溶系統,使大量的纖溶酶原變成纖溶酶,加上fdp形成,使纖溶和抗凝作用大大增強,故此期出血十分明顯。

纖維蛋白原減少約佔70%左右的dic病例,纖維蛋白原低於200mg/dl。在原有較高纖維蛋白水平或dic的早期階段,纖維蛋白原降低不顯著,定量測定正常,動態觀察就可見到纖維蛋白原有持續減少的傾向,一般低於150mg/dl時,即有診斷意義。纖維蛋白原滴定度半定量的方法簡便,有實用價值。

中國古代醫藥學家的故事,中國古代醫藥學家的故事200字

老史的辦公文件 張仲景 約公元150 154年 約公元215 219年 張仲景 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 今河南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 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家 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的 傷寒雜病論 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 法 方 藥具備的經典,元朝明朝以後被奉為 醫聖 甚至有廟供奉香火。張仲景...

中藥學和西藥學的發展途徑,中醫藥學發展的特點

中醫藥學發展的特點 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為你作出如下解答 中醫藥學的發展特點是以辨證論治為核心,以防治為主,以調養為輔,以治未病為重,以治病為輕,以護理為補,以預防為主,以藥物 為輔,以中藥為主,以西藥為輔,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解決中醫藥學發展問題的方法和做法步驟如下 1 加強中醫藥學的科學研究,...

為什麼李時珍是中國著名的醫藥學家

郎璟 李時珍不但醫術精湛,而且他著作的 本草綱目 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對世界醫藥學 植物學 動物學 礦物學 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書不僅對中醫藥學具有極大貢獻,而且對世界自然科學的發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被譽為 東方醫藥巨典 所以說李時珍被稱為中國著名的醫藥學家是實至名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