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3.8×10的8次方m/s×2.56s÷2=4.864×10的10次方千米
2.1200裡÷12h=100裡/h
3.(1) 11.47-9.00=3.47小時 303km÷3.47h=87.32km/h
(2)上海-蘇州9.39-9.00=0.39h 84km÷0.39h= 215km/h
蘇州-常州10.29-09.43=0.46h 165km-84km=81km 81km÷0.46h=176km/h
常州-南京11.47-10.33=1.14h 303km-165km=138km 138km÷1.14h=121km/h
215km/h>176km/h>121km/h
答:在上海到蘇州執行的最快,在常州到南京執行的最慢。
2樓:匿名使用者
1. 根據s=vt 得知 距離=光速*2.56s=3*10的8次方*2.56 =768000km
2.由千里江陵得知路程 s=500km=500000m 由一日還得知時間 t=24*3600=86400秒 評價速度=s/t=500000/86400=5.787037037037037037037037037037......
米/秒
3.全程s=時間t乘速度u=58km/h*65=3770km提速後的時間t=全程s/加速後的速度78km/h =3770km/78=48.8888888888888888.....小時
3樓:甫玲蔡彭祖
先看一下
不懂得再補充
物理高手請進 !!!!
4樓:木鐸之聲
慣性系的本來定義是牛頓運動定律能在其中成立的參考系。而牛頓運動定律又只能在慣性系中成立。相當於沒有定義。
我們自己應當理解為:
相對於大地是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都是慣性參考系,或者說相對於大地沒有加速度的參考系都是慣性參考系.而嚴格地說,大地本身也不是一個慣性系,因為它處於自轉中。
怎麼辦呢,只能假想在宇宙中有一種絕對靜止的物質(經典物理中叫做以太,是假想的在宇宙中的一種絕對靜止的物質,但後來已經證明以太不存在),只有相對於這種物質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才叫慣性系。而絕對靜止的參考系是沒有的,嚴格的說來,自然界中不存在真正的慣性系。但忽略地球自轉所帶來的影響,把地面看成一個慣性系完全可以。
5樓:
簡單地說:相對於大地是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都是慣性參考系,或者說相對於大地沒有加速度的參考系都是慣性參考系.
再廣泛一點:如果參考系甲是慣性參考系,則凡是相對於參考系甲沒有加速度的其它參考系都是慣性參考系.
6樓:匿名使用者
以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的參考系統就是.
7樓:成意
相對大地是靜止的都可以作為慣性參考系
8樓:解莞繁凡白
不能,剛好拐a彎就是摩擦力提供所需向心力,及f=mv^2/ra
如拐b彎摩擦力與a彎時相等,由圖可知b比a彎曲率小,即r1>r2,若速度一樣,則所需向心力=mv^2/r2
>mv^2/r1=f,所以不能
9樓:喜晴中鴻遠
看不懂,你這是兩座山還是啥的?
10樓:睦仙佛陽朔
你一輩子就曉得物理物理
11樓:薄瓔脫雅嫻
這是一高一下物理題吧?應該還算好做吧!建意閣下:好好看一下「功」和「圓周運動」這兩章再結合高一上的「摩擦力」這節吧…應該就會做啦吧,但,也還得看你物理質量嘍!
12樓:郭蔚六雅豔
沒問題因為你的速度「剛好」拐過a彎,所以你的側向最大摩擦力剛好=你的向心力。由於b彎緩,所以向心力《最大摩擦力,所以也能拐
13樓:戴琭空怡月
不能,因為他們所具有的加速度不一樣!(個人意見)
14樓:解路龍濱海
可能行,它取決於摩擦力
15樓:
a.c.d假如我沒做錯的話
物理高手請進!!!
16樓:
我幫你複製了下 可以看明白 希望你看看 額
相對介電常數 εr (有時用κ或k表示)定義為如下比例:
εr=εs/ε0
其中εs 是指介質的靜電介電常數, 而ε0 是指真空介電常數。 這裡的自由空間介電常數是由電場強度e和導電通量密度d通過麥克斯韋方程式匯出. 真空下的(自由空間)介電常數ε 為ε0, 所以介電常數為1(ε0是基本量綱).
電介質經常是絕緣體。其例子包括瓷器(陶器),雲母,玻璃,塑料,和各種金屬氧化物。有些液體和氣體可以作為好的電介質材料。
幹空氣是良好的電介質,並被用在可變電容器以及某些型別的傳輸線。蒸餾水如果保持沒有雜質的話是好的電介質,其相對介電常數約為80。
電介質有使空間比起實際尺寸變得更大或更小的屬性。例如,當一個電介質材料放在兩個電荷之間,它會減少作用在它們之間的力,就像它們被移遠了一樣。當電磁波穿過電介質,波的速度被減小,使得它的行為象它有更短的波長一樣。
電學角度看,介電常數是物質集中靜電通量線的程度的衡量。更精確一點講,它是在靜電場加在一個絕緣體上時存貯在其中的電能相對於真空(其介電常數為1)來說的比例。這樣,介電常數也成為靜介電係數(permittivity, 也稱誘電率)。
相對介電常數εr可以用靜電場用如下方式測量:首先在其兩塊極板之間為空氣的時候測試電容器的電容c0。然後,用同樣的電容極板間距離但在極板間加入電介質後側得電容cx。
然後相對介電常數可以用下式計算:
εr=cx/c0
對於時變電磁場,物質的介電常數和頻率相關,通常稱為介電係數。
至於具體怎麼從麥克斯韋方程匯出介電常數,這裡不好寫,複雜物質的介電常數也很複雜,有各向異性的介電常數,以及左手媒質等等,這些在電磁學裡面有研究,但是,這裡一時半時和你解釋不清,你需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以及高等電磁場的基礎,其中對於向量場的知識也是必須的,介紹一本書給你看,哈靈頓的《time-harmonic electromagnetic fields》,電磁學的經典著作
急,求助!!!物理高手進!!!
17樓:吳鐸倫
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光心到焦點的距離)時,像成在凸透鏡另一端的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此時,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能在光屏上成像的),照相機就用了這個道理;
當物距大於1倍焦距而小於2倍焦距時,像成在凸透鏡另一側的2倍焦距之外,此時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就應用了這個原理;
當物距等於焦距時,不成像。成平行光。
當物距小於焦距時,像和物體在同側,此時成正立方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應用了這個原理。
物距大於兩倍焦距時,呈倒立縮小實像
物距小於兩倍焦距大於一倍焦距時,呈倒立放大實像
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時,呈正立放大虛像
同意上面的答案。而且在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則像距越小,所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則像距越大,所成的像也越大。當物體由遠處沿主軸逐漸靠近焦點時,像和物之間的距離是先減小後增大。
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光心到焦點的距離)時,像成在凸透鏡另一端的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此時,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能在光屏上成像的),照相機就用了這個道理;
當物距大於1倍焦距而小於2倍焦距時,像成在凸透鏡另一側的2倍焦距之外,此時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就應用了這個原理;
當物距等於焦距時,不成像。成平行光。
當物距小於焦距時,像和物體在同側,此時成正立方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應用了這個原理。
看看物理書,書上就有
簡便的方法:畫圖
畫一個座標系,縱軸為鏡子,橫軸通過鏡中心
標出鏡子的焦點位置,正半軸做一條平行於橫軸的線,然後將平行線於縱軸的交點和焦點連線
然後你就畫吧,正半軸隨便找個位置在兩平行線之間做垂直線段,交點過原點做一條直線,與剛才那條焦點的斜線相交的點就是線段頂點像的位置
焦點交點說得有點亂哈……
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f2f 2f〉v〉f 倒立縮小實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等大實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實像(投影儀
u2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u=2f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f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f2fu=f 不能成像
u>f 同側 正立放大虛像
高中物理書上有呀。
物體在凸透鏡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間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物體在凸透鏡焦點以內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在二倍焦距之外則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二倍以外,倒小實;
一倍二倍,倒大實;
一倍以內,正大虛;
實則異側,虛則同。
一倍焦距分虛實
兩倍焦距分大小
18樓:
1 存在,因為透鏡成像是通過透鏡實現的,光屏只是把影象顯示在那裡而已,把透鏡拿開,把自己的眼睛放在原來光屏的位置上一樣能看到實像的。
2 能看到,正立放大。光屏接不到,因為是虛像,而且不成在那個方向上。看不到
一道初二物理題,超級高手進(急!!!!!!!)
19樓:至死步於
水的密度大
在一般情況下,當物體的溫度升高時,物體的體積膨脹、密度減小,也就是通常所講的「熱脹冷縮」現象。然而水在由0℃溫度升高時,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現象。人們通過實驗得到了如圖2-3所示的p-t曲線,即水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由圖可見,在溫度由0℃上升到4℃的過程中,水的密度逐漸加大;溫度由4℃繼續上升的合過程中,水的密度逐漸減小;水在4℃時的密度最大。水在0℃至14℃的範圍內,呈現出「冷脹熱縮」的現象,稱為反常膨脹。水的反常膨脹現象可以用氫鍵、締合水分子理論予以解釋。
物質的密度由物質內分子的平均間距決定。對於水來說,由於水中存在大量單個水分子,也存在多個水分子組合在一起的締合水分子,而水分子締合後形成的締合水分子的分子平均間距變大,所以水的密度由水中締合水分子的數量、締合的單個水分子個數決定。具體地說,水的密度由水分子的締合作用、水分子的熱運動兩個因素決定。
當溫度升高時,水分子的熱運動加快、締合作用減弱;當溫度降低時,水分子的熱運動減慢、締合作用加強。綜合考慮兩個因素的影響,便可得知水的密度變化規律
在水中,常溫下有大約50%的單個水分子組合為締合水分子,其中雙分子締合水分子最穩定。圖2-4為雙分子、三分子、多分子締合水分子的示意圖。
多個水分子組合時,除了呈六角形外(如雪花、窗花),還可能形成如圖2-5所示的立體形點陣結構(屬六方晶系)。每一個水分子都通過氫鍵,與周圍四個水分子組合在一起。圖中只畫出了**一個水分子同周圍水分子的組合情況。
邊緣的四個水分子也按照同樣的規律再與其他的水分子組合,形成一個多分子的締合水分子。由圖可知,締合水分子中,每一個氧原子周圍都有——4個氫原子,其中兩個氫原子較近一些,與氧原子之間是共價鍵,組成水分子;另外兩個氫原子屬於其他水分子,靠氫鍵與這個水分子組合在一起。可以看出,這種多個分子組合成的締合水分子中的水分於排列得比較鬆散,分子的間距比較大。
由於氫鍵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單個水分子組合為締合水分子後,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一是締合水分子中的各單個分子排列有序,二是各分子間的距離變大。
在液態水變成固態水時,即水凝固成冰、雪、霜時,呈現出締合水分子的形狀。此時,水分子的排列比較「鬆散」,雪、冰的密度比較小。
將冰熔化成水,締合水分子中的一些氫鍵斷裂,冰的晶體消失。0℃的水與0℃的冰相比,締合水分子中的單個水分子數目減少,分子的間距變小、空隙減少,所以0℃的水比0℃的冰密度大。用倫琴射線照射0℃的水,發現只有15%的氫鍵斷裂,水中仍然存在有約85%的微小冰晶體(即大的締合水分子)。
若繼續加熱0℃的水,隨著水溫度的升高,大的締合水分子逐漸瓦解,變為三分子締合水分子、雙分子締合水分子或單個水分子。這些小的締合水分子或單個水分子,受氫鏈的影響較小,可以任意排列和運動,不必形成如圖2-4、圖2-5那樣的「縷空」結構,而且單個水分子還可以「嵌入」大的締合水分子中間。在水溫升高的過程中,一方面,締合數小的締合水分子、單個水分子在水中的比例逐漸加大,水分子的堆集程度(或密集程度)逐漸加大,水的密度也隨之加大。
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水分子的運動速度加快,使得分子的平均距離加大,密度減小。考慮水密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時,應當綜合考慮兩種因素的影響。在水溫由0℃升至4℃的過程中,由締合水分子氫鍵斷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熱運動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減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水的密度隨溫度的增高而加大,為反常膨脹。
水溫超過4℃時,同樣應當考慮締合水分子中的氫鍵斷裂、水分子運動速度加快這兩個因素,綜合分析它們對水密度的影響。由於在水溫比較高的時候,水中締合數大的締合水分子數目比較小,氫鍵斷裂所造成水密度增加的影響較小,水密度的變化主要受分子熱運動速度加快的影響,所以在水溫由4℃繼續升高的過程中,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即呈現熱脹冷縮現象。
在4℃時,水中雙分子締合水分子的比例最大,水分子的間距最小,水的密度最大。
因此水結成冰時的這種反常膨脹並不對應分子熱能的增大。
物理高手進 30,物理高手請進
槓桿的支點一定在槓桿上,因為槓桿上都是接觸力,所以一定接觸。中心不一定在物體上,重力是場力可以不接觸,如圓環或氣球的重心就不再其上。都不一定 前者,槓桿的支點位置是任意選取的。一個平衡狀態下的槓桿無論選取哪一個支點都力矩平衡 後者,例如一個均勻的圓環,其重心在圓心處而不再圓環上。例如一個均勻的圓環,...
物理高手請進
這是剛進高中的學生常常會感到困惑的問題,因為還沒有接觸過極限的概念。其實瞬時速度的時間並不是0,而是無限地趨近於0,此時位移也無限地趨近於0,而兩者的比值也趨近於一個值,這個值就是瞬時速度。舉個例子吧,sint t當t 0時等於多少呢,照你的說法sint 相當於位移 為0,所以比值也肯定是0,可你沒...
物理高手進
1。是做功與功率的關係式,一般電學問題用的是p q t q即熱能,如燈泡發熱 有時也用到1,那是利用能量轉化關係來回推電路的電壓電流。2.是電功率的原始公式,適用於所有關於電功率問題。3和4則是2的推導式,只能在純電阻電路上應用 即電能只轉化為熱能的電路 做題前先學會看圖是關鍵,題目只是那些電錶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