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滄海半杯
越人歌 (無名氏·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知不知?
《越人歌》,最初見於古詩十九首,相傳是中國最早的譯詩。
據說當年楚國的鄂君子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這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今天我們在輾轉相傳的年代看到的:"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羞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木尚有知(枝),而君心尚不如木枝(知)。
又——"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
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今夕何夕兮,得見君子。
今夕何夕兮,得見君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越人歌,據西漢劉向《說苑·奉使篇》記載,公元前 528年,春秋時代,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遊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
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
越人給子皙翻譯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
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
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
不知。」即此一例,可見早在春秋時代已有翻譯。
以上是華夏民族與外族交往時的翻譯問題,至於華夏各國間交往,我想卻未必需要翻譯。因為各國語言雖然差別很大(現在漢族各地方言差別仍然很大), 但上層社會的人必然都通"雅言"(論語對雅言亦有記載),他們交談時大概是說雅言,而不是用本國的方言。至於一般的百姓,雖然不懂雅言。
但跨國的交往情況不會多
2樓:天天一首古詩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3樓:ai小小醜八怪
山有木兮卿有意 昨夜星辰恰似你
4樓:渴侯康德
海有魚兮魚有靈,忘川遙兮遙比鄰。
5樓:匿名使用者
海納川兮川無形
卿離孤兮孤難幸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怎麼接下一句?
6樓:不丿言
雀哥,如果要接下一句的話,那還正經的好好。想一想呢,如果三所對的那當然就應該往河流方面想。
7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是喜歡他,就是願我如星心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8樓:南枝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9樓:半夏
這是選自《越人歌》中的句子。雖有傳說這句話是一個船伕唱給一個王子的歌,但用來表達自己的愛意卻非常貼切。
「山枝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是什麼意思
猶是故夢裡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的意思是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據西漢劉向 說苑 善說 記載,楚康王之弟鄂君子晳泛舟於新波之中,搖船女以越語向他唱歌,表達對君子的愛慕。子皙聽不懂越語,命身邊的 越譯 翻成與中原語相近的楚語。其歌辭曰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玫瑰什麼意思
這兩句是詩人在非常情感化的敘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後的情感抒發,此時的詩人已經將激動紊亂的意緒梳平,因此這種情感抒發十分藝術化,用字平易而意蘊深長,餘韻嫋嫋。山有木兮木有枝 是一個比興句,既以 山有木 木有枝 興起下面一句的 心悅君 君不知 又以 枝 諧音比喻 知 在自然界,山上有樹樹上有枝,順理成...
山有樹兮木有枝,吾悅君兮君不知 什麼意思
冬熱夏寒 譯文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出自 越人歌 春秋時期創作的民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希望能幫助到你 勇猛無敵 出自 越人歌 是中國文學史上較早的明確歌頌貴族和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