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安靜の初戀
許衡①年七八歲,受學於鄉師,書過目輒不忘。一日,其問於師曰:「讀書欲何為?
」師曰:「應科第②耳。」復曰:
「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謂其父曰:「此兒穎悟非常,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不能為之師矣。
」固辭而去。
【註釋】①許衡:元朝著名學者。②科第:科舉考試的等級名次。
徐衡七八歲的時候上學,書看一遍就記住了,一天他問老師:"讀書是為了什麼?"老師說:
"為了科舉應試."徐衡又問:"就這樣了嗎?
"老師很生氣,對他父親說:"您的孩子太聰明瞭,將來肯定比別人強,我教不了他了."然後老師就離開了'
2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文言文閱讀:
許衡問師
許衡①年七八歲,受學於鄉師,書過目輒不忘。一日,其問於師曰:「讀書欲何為?
」師曰:「應科第②耳。」復曰:
「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謂其父曰:「此兒穎悟非常,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不能為之師矣。
」固辭而去。
【註釋】①許衡:元朝著名學者。②科第:科舉考試的等級名次。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書過目輒·不忘( ) (2)如斯·而已乎?( )(3)他日必有大過·人者( ) (4)固辭而去·(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此兒穎悟非常。
(2)吾不能為之師矣。
3.說「如斯而已乎」的人是( )(2分)a.許衡 b.鄉師 c.許衡的父親 d.作者4.許衡幼年便與眾不同,從文中找出其特異的語句。(2)5.鄉師為何「固辭而去」?(2分)參***:
1.(1)總是 (2)這樣 (3)超過(4)離去 2.(1)這孩子的聰明,不是一般孩子比得上的。 (2)我不能擔任他的老師。 3.a 4.「書過目輒不忘」 「如斯而已乎?
」 5.孩子聰明非常而又有這麼大的志向,老師不想誤人子弟,固辭而去。 參考:http:
//blog.people.com.
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18344916085
3樓:匿名使用者
許衡問師
許衡①年七八歲,受學於鄉師,書過目輒不忘。一日,其問於師曰:「讀書欲何為?
」師曰:「應科第②耳。」復曰:
「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謂其父曰:「此兒穎悟非常,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不能為之師矣。
」固辭而去。
【註釋】①許衡:元朝著名學者。②科第:科舉考試的等級名次。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書過目輒·不忘( ) (2)如斯·而已乎?( )(3)他日必有大過·人者( ) (4)固辭而去·(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此兒穎悟非常。
(2)吾不能為之師矣。
3.說「如斯而已乎」的人是( )(2分)a.許衡 b.鄉師 c.許衡的父親 d.作者4.許衡幼年便與眾不同,從文中找出其特異的語句。(2)5.鄉師為何「固辭而去」?(2分)參***:
1.(1)總是 (2)這樣 (3)超過(4)離去 2.(1)這孩子的聰明,不是一般孩子比得上的。 (2)我不能擔任他的老師。 3.a 4.「書過目輒不忘」 「如斯而已乎?
」 5.孩子聰明非常而又有這麼大的志向,老師不想誤人子弟,固辭而去。http://blog.
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
do?articleid=1318344916085
4樓:匿名使用者
【註釋】①許衡:元朝著名學者。②科第:科舉考試的等級名次
文言文師曠勸學,文言文師曠勸學的問題
因為師曠在晉平公和他討論以自己七十歲的年紀開始學習是不是太老了的時候,卻提出讓晉平公點燃蠟燭,乍一聽好像答非所問,的確有開玩笑的嫌疑。 手機使用者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 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 何不炳燭乎?平公曰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 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
問說原文及翻譯,文言文《問說》的翻譯
內容來自使用者 zhaokaipeng134 問說 是清代劉開寫的一篇議 說 是一種文體,通過發表議論或記述事物來說明某個道理。本文的中心論點為 君子之學必好問 敘述了 問 在學習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謂 學問 就是 學 與 問 的結合,學 與 問 相鋪相成,缺一不可。原文君子之學必好問 1 問與學...
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的全文翻譯
請幫幫我 選自 左傳 九月十三日,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這是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這時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 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 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 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