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的學分制,高中學分制具體是什麼

時間 2021-08-13 16:22:16

1樓:那郎榮碧白

找醫院開證明呀

只自己說身體好能軍訓當學校會理

定要有足夠證明學校也要備案

2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地方這個學分是走走過程的,不是每個學校情況都一樣。有些學校對於沒有拿到學分的學科要組織補考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

3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高中學分制方案說明

(一)課程結構與學分配置

普通高中課程的結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組三個層次構成。學習領域共8個,即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而且除「綜合實踐活動」領域之外,其它7個領域都有相應的科目組成,每個科目制定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以及規定有一定彈性範圍的學分數,為全面實施學分制課程管理提供了平臺。

(二)學分配置說明

1.學分制及學分的規定

學分制是反映學生在學校課程方面發展履歷的一種課程管理制度,也是衡量學生在課程方面的經歷和發展水平的一種課程評價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過學分來記錄學生在相應的課程領域的成長經歷,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學分制的實施方式很多,考慮到我國教育資源有限、學校規模與班額太大、學制的相對穩定以及高考、大學錄取等的配套政策跟不上,比較穩妥的辦法是採用學年學分制。

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

關於學分的規定如下:每一個學分等於一個學期內每週一課時(40-45分鐘)的課堂學習,並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若單從課時來說1學分=18課時。

2.畢業學分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課程新方案的精神,根據我國高中已分普通高中、綜合高中與職業高中的特點,沒有必要再按畢業生的出路規定畢業要求。需要考慮的是,在普通高中範圍內,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國家規定的學分底線適當降低一點,給地方和學校特別是學生個人留出空間。因此,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是:

學生在三年內至少獲得144學分,必修學分不低於116學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群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選修學分і不低於22學分,選修學分ⅱ不低於6學分。因此,對於試行學分制管理的學校,學生修滿上述規定的最低學分,並通過思想品德、組織紀律、行為規範等方面的綜合考核合格,准予畢業,並由學校發給統一印製的畢業證書。

3.從學分結構看學生髮展空間

從理論上分析,三年高中可以獲得189學分,按新課程方案的規定,畢業學分最低要求是144學分,因此,有45學分(佔總學分24%)的空間留給學校支配,這給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就選修ⅰ來說,總的空間是55學分,如按最低要求22學分來說,還有33學分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可以在必修課程中跨科目或/和跨領域選修;就選修ⅱ來說,總的空間是18學分,如按最低要求6學分來說,還有12學分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可以在校本課程領域自由選修。

即使是必修學分,同樣給學生留有選擇的空間,如體育與健康、藝術、技術等領域,只規定最低必修學分,但沒有規定學習相同的模組,學生有權決定自己學什麼內容。

於試行學分制的建議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高中處近年組織過多次有關學分制的專題研討會,因此,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學分制方案有一定的實踐和認識基礎。儘管如此,這項工作的全面開展,所面對的問題還是非常嚴峻的,如怎樣在認識上達成共識、怎樣解決技術上的問題等。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有可能導致「採用學分制管理」並不一定比「不採用學分制管理」好。

近年來,我們深入地研究了一些學校試驗學分制課程管理的經驗,同時,廣泛地研究世界各國在高中階段實施學分制上的經驗與問題。針對我國普通高中的實際,著重思考了有關學年學分制的幾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旨在為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試點學校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

(一)關於重新構建學校課程方案

學分制不是一項單獨的管理措施,它與學校課程管理的方方面面緊密聯絡。進行學分制試點的學校應按照教育部2023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新課程標準和有關學校課程管理的指導意見或要求,制定適應新課程的學校課程方案以及相應的學分制管理方案。在著手製定學校課程方案時,首要任務是對原有課程進行評估、整合,積極開發選修課,從而建立以必修課、選修課為框架的課程結構,為學生選課提供平臺,凸現課程的靈活性、選擇性。

學分制管理方案應包括課程設定、學分認定、選課指導、學籍管理四大要素。試點學校還應在每學年的學校課程方案中規定學生一學期所修習的學分總量的上限和下限。

(二)關於師資建設

實施學分制帶來了一系列學校課程管理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重要任務,即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調整和完善的問題。學分制實行的前提是選課制,普通高中新課程中選修學分ⅰ、ⅱ在畢業學分中至少佔28學分,佔畢業最低總學分的 19%。對於選修學分ⅰ,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學科領域知識,並密切關注本學科新進展及其與當代社會發展關係。

在選修學分"領域,要求教師能結合學校特色、學生需求及自己的專長申請某門課程的任課資格。當然學校想要大量、聘請兼職教師也是不現實的,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讓更多的教師打破單一的知識結構,發展他們的課程能力。

(三)關於學分認定的主體

學校是高中生學分認定的主要權力機構。根據**課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將課程分成學術性與非學術性兩大類,由不同的主體認定不同的課程。

高中學分制具體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今年廣東是實行文理分科

受關注的廣東高考改革方案几經易稿,昨日正式塵埃落定。從2023年起,廣東數十萬考生將實行新的高考模式,與現行高考制度相比,新方案體現三大不同:文理分科考試,文理分科劃分錄取線;高考計分方式將由標準分改為原始分;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將被列為高校錄取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昨日,廣東省考試中心公佈了2023年起廣東將實行新的高考方案,該方案是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從全省徵集到的21個方案中篩選出3個方案,整合到2個方案,最後凝聚成這一完整方案。方案的研製和審批過程歷時兩年多。

高考新方案三大變化

變化1 文理分科考試劃線

高考新方案中,考生可分文科或理科分別選擇考試科目。必考科中的數學科分為「數學(文科)」和「數學(理科)」;指定選考科分為「文科基礎」和「理科基礎」;任選考科目按文科(歷史、思想政治、地理)理科(物理、化學、生物)分為兩大類,考生在每類中任選考。錄取時分別按文科理科劃分錄取分數線。

解讀防止學生過早偏科

考試科目的組合按高校招生專業分為文科、理科、體育與藝術4類,有利於中學按新課程方案充分開設選修課,學生根據個性特長和職業發展意向選擇學習內容,形成個人修習計劃。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自主發展意識和創新精神提供了空間。

語文、數學、外語3個必考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專業選考科目的考試內容都包括共同必修和選修內容,對於學生在能力、適應性、興趣和職業發展意向等多樣化發展和促進各中學課程建設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引導作用。

文科基礎或理科基礎考試內容都包含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學科的共同必修課內容,即使是傾向理科發展的學生,也必須學習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目;傾向文科發展的學生,也必須學習科學領域的科目,從而有利於防止中學生過早偏科,防止傾向文科發展的學生缺乏科學素養,傾向理科發展的學生人文素養不高等問題,防止中學「考什麼學什麼」的傾向。

變化2 標準分改為原始分

高考新方案中計分方式因應新課程標準的特點及適應高考科目設定改革的需要,從現行的採用標準分計分改為採用原始分計分。

解讀為何要改回原始分?

2023年高考方案最大變化是標準分將變成原始分。昨日省考試中心人士盧羨文解釋了改革的原因。

首先,高考新方案中設定了任選考科目,在同一個選考科目中還可能有選做題。這意味著所有的考生的考試科目或考試內容各不相同。在此情況下,採用原始分計分方式較適宜(標準分計分方式的前提是所有考生的考試科目及考試內容完全相同)。

其次,絕大多數高校強烈要求全國各地統一高考計分方式,大多數部屬高校多年來要求廣東改變標準分的計分方式,恢復原始分,這樣便於省際間橫向比較。

第三,根據高考科目設定的特點,部分專家、地市教育部門、中學校長和教師、中學生較為強烈地表達了希望高考採用原始分計分的要求。

第四,目前進行新課程實驗的其他省區的高考新方案均採用原始分計分方式。

盧羨文表示,當然,原始分計分方式可能帶來的另外的問題,如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區分度不同的問題等等,考試中心會全力關注,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7

變化3 綜合素質評價成錄取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錄取依據之一,將有助於促進對學生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強化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是新方案對高中新課程標準新理念的積極呼應。將先在部分高校試點,逐步推開。

解讀將構建誠信等級認定機制

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綜合素質評價需建立在高誠信度的基礎上,省教育廳將在試點的基礎上,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可信可用。省教育廳將在實驗的基礎上逐步構建對中學綜合素質評價誠信等級認定機制,並將其納入對中學教育督導評估的範疇,促使綜合素質評價誠信度不斷提高。

高考新方案最大優點是減負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文理分開劃分錄取,讓不同發展傾向的學生分別報考,考試內容側重點有所不同,適應了普通高中新課程引導學生形成學科發展傾向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數學科分文科類和理科類,減輕了側重人文社會學科方向發展考生的學習負擔。

同時,文科基礎、理科基礎將全部採用選擇題,在考試難度上減負。英語口語考試提前至4月份進行,減輕考生在備考上的負擔。

高考新方案具體內容

考試內容

文科基礎的考試內容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部分)內容;物理學科課程標準的共同必修模組物理1、物理2和選修1-1模組;化學學科課程標準必修課程的化學1、化學2和選修課程的化學與生活模組。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的內容佔分值70%,物理、化學、生物的內容佔分值的30%。全部採用選擇題。

理科基礎的考試內容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部分)內容;物理學科課程標準的共同必修模組物理1、物理2和選修2-1模組或選修3-1模組;化學學科課程標準必修課程的化學1、化學2和選修課程的化學與生活模組或化學與技術模組。其中物理、化學、生物的內容佔分值70%,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的內容佔分值的30%。全部採用選擇題。

專業選考科目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各科的考試內容包括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部分)內容和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普通高中選修課開設指導意見》的通知》(粵教研[2005]7號)中指定的選修課程(部分)內容。

外語口語、體育術科、**術科、美術術科考試內容另定。

錄取分數線分數形式

文科類、理科類專業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用卷面原始分呈現,總分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總分由3+文科基礎或理科基礎+1門x科組成。

外語口語成績不計入總分。

體育類、藝術類專業按4科文化課的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和術科成績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文化課成績和術科成績分別用原始分呈現,文化課總分用4科文化課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文化課總分由3+文科基礎或3+理科基礎組成。

科目設定

考試科目設定為: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

「3」為必考科目,指語文、數學和外語(含聽力,下同),其中數學分為數學(文科)和數學(理科)。

「文科基礎」指報考文科類專業考生所需具備的基礎,為指定選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內容。

「理科基礎」指報考理科類專業考生所需具備的基礎,為指定選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內容。

「x」為專業選考科目,有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

各科考試時間和分值

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卷面分值150分;

數學(文科/理科)、外語(含聽力)、文科基礎、理科基礎、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各科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鐘,卷面分值各150分;

外語口語、體育術科、**術科、美術術科考試時間和計分另定

美國學分制到底是怎麼樣的,請問美國的學分制是什麼?哪位大神可以解釋下?

美國的大學是採用學分制。學員每成功修畢一項課程便得到若干學分,當考取到足夠的學分便可畢業,至於畢業所需學分多寡則視乎個別院校的規定,但一般性需要120至140個學分不等,當中有35至45個學分是於主修科目中考娶而通識教育課程亦最少須考取35至45個學分,餘下所需學分,學員可以自由選科形式考齲 由於學...

學分制是怎麼回事,學分制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學分制?05 04 13 點選 394 學分制是把規定的畢業最低總學分作為衡量學生學習量和畢業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實行學分制,要求按照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中各門課程及教學環節的學時量,確定每門課程的學分,設定必修課 限選課和選修課,規定各類課程的比例,以及准予畢業的最低總學分。學分制允許學生...

我國第一次出現學分制是在哪一年,我國高等院校目前實施的學分制,最早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學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種,以選課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通過績點和學分,衡量學生學習質和量的綜合教學管理制度。與班建制 導師制合稱三大教育模式。19世紀末學分制首創於美國哈佛大學。1918年北京大學在國內率先實行 選課制 1978年國內一些有條件的大學開始試行學分制,現在學分制改革已在國內高校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