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從基礎存在論的角度是解釋為日常生活狀態的沉淪
沉淪大致是這樣的,此在(就是人的意思)從本己的存在滑向大眾化的存在-常人
常人是隻知常人而不知自己最本真的心,海德格爾如此區分(雖然我以為不見得明朗),此在的生存狀態解構:非本真性存在-本真性存在
而海德格爾認為要回到自己本真的存在,需要自己“良心”的啟示和暗示,“常人”不是自己,不是此在自身甚至不是“人”,常人是被大眾化遮蔽的存在,均質化的符號,象徵
沉迷網路可看作真心的迷失。
以上是從存在論角度解釋
從文化批判哲學看
漸漸的,人們只會對著電腦螢幕打字,而忘記現實中該怎樣執筆書寫;只會在虛擬空間上與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敞開心扉,吐露心聲,而忘記怎樣與身邊的人交流溝通;只會在bbs上對著某場賽事品頭論足,而忘記親自鍛鍊去體驗大汗淋漓的快樂;只會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熱情呼喊,而忘記對水池上方的“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資源”看上一眼;只會在網上瀏覽世界各地風情的**,而忘記親自踏上那些神祕遼闊的土地……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類漸漸失去了交往能力,失去了行為動力,失去了對現實世界的信任和親近,甚至就如一部好萊塢電影中描述的那樣,連最本能的性慾也需要用計算機製造出的腦電波來滿足……
人的本質的喪失,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發生的。馬爾庫塞在他的《單向度的人》中談到,人的異化,是人與其創造的客體的分離。人的異化就是本來由人所生產和創造出來的應當屬於人的東西不再屬於人,而成為異己的,與人對立和反對人的東西。
一方面,媒介給人們虛擬出了一個熱鬧繁榮的、物質極端發達的多彩世界,通過“物質”的充溢把人漸漸“非人”化,使之淪為整日為物質而疲於奔命的忠實奴隸,使之漸漸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
2樓:匿名使用者
當我從那古樸典雅的建築旁走過,再深入到自己的學習環境和學校其他地方後,我發現這個地方與我之前在書中讀到的寧靜的大學校園不同,這裡各色人等紛紛擾擾,大小汽車進進出出,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商業海報或者廣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媽悠然自得。那種在中小學可以聽到的琅琅書聲在大學裡卻寥寥無幾,大學怎麼竟然不如小學?這些大學生們都不讀書麼?
我很困惑。
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後,我更加見識了大學裡很多人是怎麼樣上課的:早晨上課鈴響了之後有很多人穿著拖鞋邊吃早點慢悠悠地晃進教室,吃完早點後看看上面的老師,講得沒意思,於是爬著再補一覺。有的學生乾脆一睡不起,大學裡有句話是這樣流傳的:
“一覺醒來一看錶十點了,繼續睡到十一點半,起來連早點、中飯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點後,應該是夜深人靜、正值休息的時候,如果你此時走進大學裡的男生寢室,你絕對可以看到他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打遊戲、玩麻將或者是看武俠**,好不熱鬧。鮮見一起讀書、共同討論人生智慧的場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學生去網咖**,或者在寢室聯機打遊戲,他們的日常交流溝通內容就是遊戲,以至於很多學生迫不得已,為了和同寢室的哥們“打成一片”而“學習”打遊戲。遊戲已經成為了大學裡男生的主要“學習內容”,而且不少人發奮用功地學習了四年。
當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級的學長寢室樓裡看到凌亂的宿舍,散發著異味,一抬頭就會看到一個蓬鬆的腦袋和迷離的眼神,我的靈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這就是武漢大學的學生?空洞的眼神昭示著靈魂的無知和內心的空虛,在終日遊戲的日子裡打發自己的青春歲月!
這是大學生麼?這些人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新一代?我的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聲音告訴我:
我絕對不要成為這個樣子!
我的一個同學,從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時間,除了考試和教室見個面,其他時間全部在寢室打遊戲或者看武俠,反正大學裡也沒有人管。後來因為掛科太多被學院勸退,家長過來求情延緩時間,但於事無補,遊戲照打不誤,直到大四時無法畢業。另外一個同學,也是因為打遊戲掛科太多被勸退,母親來到學院跪在學院領導面前說:
“我自己在家裡吃剩的菜葉在供他讀書,求你們給他一次機會吧!”當時我聽到學院領導講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的內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葉供孩子在城市裡打遊戲,混日子?
還要求情“給機會”?給他繼續遊戲的機會嗎?
都說可憐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勞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萬把孩子送進大學的天下父母,他們都以為自己的子女在大學裡“努力學習”,辛苦地賺錢,無私地供養兒女“上學”,讓他們解除“後顧之憂”,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殊不知如今大學校園裡,有多少人是在遊戲人生。用我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位同學的話來說:
“如果他的媽媽來在大學住一個星期,就一定會讓他退學回去”。因為在中國“上大學”,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輕鬆愉快的時光了。大家可以遊戲,看電視,逃課,武俠**,這是很多大學男生的全部生活。
女生呢?看韓劇,不少女大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看韓劇等各種連續劇,感情劇,一部接著一部。你能想象這就是“我的大學”麼?
很不幸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而且就發生在武大這樣的名牌重點大學裡。這些人考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家裡的驕傲、很多同學眼羨的物件,可是為什麼他們在風華正茂的青春時代裡,行為如此令人費解?當時的自己不得而知。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混日子,大學裡還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較用功地學習,但是他們也一樣困惑:讓他們努力學習的原因主要是“恐懼”和壓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
大家都聽說就業很困難,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縱”自己。但是很少有學生努力學習是因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為國為民而學。這些用功的學生雖然沒有“遊戲人生”,但是卻生活在沉重的壓抑心理狀態下,思維往往呆滯,慢慢地走上一條被大學生們嘲笑的“越學越傻”的“傻博士”道路。
實際上,每年大學裡自殺的大學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壞學生”,而是這種心理嚴重壓抑,用功學習的“好學生”。他們一樣,從一進大學開始就碰到很多無法解決的困惑,同時被灌輸著一些所謂“正確的發展方向”,他們只是願意服從這些“權威結論”,以自我的壓抑而不是以心靈的呼喚來“學習”,這難道就真的比“玩遊戲”“看影碟”更好嗎?大學的學習到底是要達到什麼目的?
大學生們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3樓:匿名使用者
網路為學生提供了求知的廣闊途徑,但沉迷於網路則是有害的。可以說網路也是一花花世界,對人有極強的**力。其實大學生仍是屬於被教育階段,因此學校不僅只是要教授書本知識,更應教育和培養學生如何對待自身的現實生活方式,即要注意引導學生合理地安排校園生活。
但實際上好象學校對學生的生活方式並不太關心,而且誤認為大學已經是可以放任自主的時候了。缺乏豐富的實際生活為沉迷網路也創造了環境條件。
4樓:小錦蓮蓮
1、突然不知道方向了;
2、很有可能是虛擬比現實更能吸引人。
關於第一點,很多時候,很多人或許在心裡認為,考了大學就萬事大吉,自然就這樣了。
至於第二點,這不止是大學生會出現的狀態,還包括了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乃至白領。
被吸引的理由有很多種,有些人為了逃避、有些人為了尋一種心靈上的滿足。事實上,多少都有些社交綜合症的狀態吧。
這是以‘沉迷’作為前提來說的,不沉迷的運用不在此列哦o(∩_∩)o~
5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一個沒有思考過人生,並對人生沒有長遠規劃的人是很容易沉迷於某種易得的簡單快樂的。
談談你對大學生沉迷於網路的哲學思考,馬哲**
6樓:匿名使用者
也不盡然了,凡事都有因果。大學生所沉迷的並不僅是網路這個亦真亦幻的客體,而是藉由動漫,遊戲,宅腐,微博等網路文化來揮霍自己積壓已久的能量,是對在高考領銜的應試教育下被壓制被剝奪的人類---尤其是青年追求自由開放快樂的理想生活的訴求的某種變相的實現,雖然其目的很多學生都意識不到,而其手段更是經常與此目的背道而馳。12年苦讀,中間的痛苦寂寞殘酷,經歷過的人都不願回首,而到了大學,大部分人才終於感受到了自由的氣息,感覺自己的身體與心靈終於不再受社會準則,家庭權力的壓制了,終於可以自己選擇生活方式了,所以逃課打遊戲,開房開party,聚餐喝酒,等等,都是在慶祝自己終於從別的力量那裡收回了自己的身體與心靈,是一次狂歡。
用一句老套的說辭來講,就是**有壓迫**就會激起反抗,壓迫越深重,反抗也越強烈,這就是學生與教育制度之間的戰爭。更進一步說,是自由市場經濟對擁有自由思想的人的訴求與傳統農業社會計劃經濟下的教育制度在大學裡的對決,這裡不是要大學生都去墮落,但是假如你不曾在大學時代癲狂過,痴迷過,為了某項自己擁有熱忱的事情而努力過,那當你面對社會,真實的社會的時候,你會遺憾,自己的青春**去了……
7樓:
沉迷於網路,到底是網路的錯誤還是學生自己的錯誤,又或是制度的錯誤?如果課堂內容能夠吸引學生,如果課餘活動豐富多彩,如果允許思想的自我解放,誰還會沉迷網路?
當然,你這個是馬哲**,就要從這三個方面各自都指出原因,形成一種“辯證的觀點”,到最後什麼都不肯定,什麼都不否定,那麼你的**就成功了。
8樓:王成洲
迷戀任何東西都是一樣的
談不上哲學思考
就是人性為了尋求快樂做的事情而已 還哲學
9樓:
安工大的吧·····
10樓:手機使用者
你安工大大二哪個專業的?
“追星”(沉迷網路)現象的哲學思考
11樓:斂lian翼
“追星”從“原型”的角度來看,是從原始神話而起的一種神化和被仰慕的心理需求!
12樓:刁勃度葉嘉
無知、盲從、迷信的心性表現。不自知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世界觀方**使然。
13樓:天天楓葉
還是不應該追星,應當有自己的主見
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談談你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
我個人覺得,大學生畢竟在各方面還比較欠缺。如果說大學生創業成功容易,那都是扯淡。我也知道,目前有很多人都在進行網路創業。無可厚非電子商務是當今的一大潮流。但跟風的人太多。畢竟像 這樣的市場,已經發展這麼多年,市場基本上都飽和了。我們大學生創業,我想不僅僅是為了掙到錢,更多的是為我們以後出身社會打下堅...
談談你對人際關係的認識,談談你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的認識
我愛雪後茫茫 人際關係的本質是協作。我的這個定義需要從四個方面。其一,是基於最基本生存的協作,在人類還沒有完全拋開動物性的時候,其基本的食物需求是要通過結夥協作才能完成獵食的 其二,是基於安全的協作,遠古人類,或者說在人類的初級階段,來自各個方面的生命安全威脅是需要通過共同協作來提高安全質量的,比如...
你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理解和看法,談談你對大學生就業難的認識,並提出建議與措施 ???????????????
一 過去20年,每年大學生數量從40萬,增長到超過700萬,擴招比較快。二 過去20年,每年人才需求從一百萬,增長到四百萬。但相對大學生數量來說,從人才緊缺變成了大學生過剩,必然有一部分找不到工作。三 大學生排名 按綜合能力 的前40萬名,現在比起20年前的畢業生在工作 待遇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