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會用人的視角看世界,那這個人是誰

時間 2021-09-08 10:46:47

1樓:噴火龍冥烈

意識應該是並列存在的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世界,你從你的大腦看世界,我從我的大腦看世界,互相感覺不到但都存在

2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人只有一個,那個人在此。

我感覺自己很特殊,我是用第一視角看人,而別人不是,感覺全世界只有自己是真實的,平時會產生一些問題, 20

3樓:群屁屁

我也時常有這種感覺,越想越可怕,感覺只有自己是真實的,其他的東西只是因自己而存在的,是來這個世界渡劫還是修行的。原來也有人有這種想法啊。

4樓:啦啦啦嚕

我也這樣想理解你,我們都是從極致的微觀和極致的巨集觀思考的。愛因斯坦未完成的統一場理論也許可以解答。

5樓:哈嘿哈嘿

終於找到知音了,我也一直是這種想法,自己閉上眼就看不見周圍的一切了,為什麼,我又為什麼是我而不是你

6樓:手機使用者

你的思維發達,想象力豐富,從巨集觀再到微觀,你都想到了為什麼。如果你從小就能從事專業,你一定是個最進步的思想家

7樓:少女終結者

我也有時候有這些感覺 越想越恐怖 但可能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8樓:匿名使用者

你到底來自**?bai人類真的

會有靈du魂嗎?世zhi界上真的是有地府的嗎?你為什dao麼會是人類,專正常來說因為屬基因呀,不過是大腦賦予了你自己?

還是你自己就是你自己?我也不知道,如果你變成了動物,這個只有地府存在才有可能,你之所以是人類,是因為你本來就是人類呀。你說的規則是指?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彷彿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只存在與自己能看到的世界裡

10樓:至此如初

世界上沒有這麼多抄為什麼 世間萬襲物總得來說都bai是天註定 每個du

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作zhi用 你應該思考的dao是如何儘可能的展現出自己作為一名人類而體現出的價值 而不是去想為什麼自己會是人類而不是別的物種 這種想法真的很多餘

11樓:溫州潘

我也一直這來樣,對第一視自角看世界卻看不到自bai己覺得奇怪。身邊的du人類從來不會想這些,生

zhi老病死dao都是本能反應。或許我們能感受自己的靈魂,才會覺得用自己這軀體外形覺得奇怪。我為什麼是我 這一切有什麼意義 宇宙不是隻有金屬岩石就夠了嗎?

12樓:沐沐沐沐沐家

我從初一開始就有這方面的想法,不能深究細想,感覺有點**!

如何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13樓:職心眼兒

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如果將每天接觸到的人進行分類,無外乎以下兩種:一種人無論做什麼都在連聲抱怨,彷彿一切事情都是被逼無奈,事出有因;而另外一種人卻總是一副神清氣爽的狀態,幹什麼都帶勁兒,彷彿從來沒有過煩惱,並且前者的數量會遠遠超過後者。其實,誰不想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沒有煩惱,沒有那憂傷~」但,他們真的是沒有情緒,不知憂傷嗎?

非也,他們只是換了一種角度來看世界罷了。

這時,估計你該問了,什麼叫「換一種角度」?世界不是360度無死角地擺在眼前的嗎?如何「換角度」?

這裡我推薦大家去找一本書來閱讀下:史蒂芬·柯維(沒錯,就是那個超級暢銷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最後寫作的一本著作《第3選擇》,柯維在書中說「如果你能理解並按照書中的原則生活,那麼你將不僅能克服自己的問題,還能夠為自己創造一個超乎想象的美好未來。」而這個原則就是「第3選擇」。

什麼時候需要「第3選擇」?

當你對自己的處境不爽的時候,當你覺得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當你想採取極端措施「快刀斬亂麻」的時候……總之,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苦逼職場上,一旦你感覺到各方壓力迎面撲來,「呼吸困難」的時候,不妨且慢行動,讓我們換一種思路,來試一試「第3種選擇」—要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就必須要徹底改變思路!

什麼是「第3選擇」?

從原始社會開始,我們的祖先就習慣了用原始腦的快速反應來解決各方的挑戰:不是「打」就是「跑」。這一習慣延續到今日仍是我們大部分人面對問題的基本解決方式:

不是「我的」就是「你的」,非此即彼。雖然我們常說把人單純分為好人和壞人是不成熟的,但請你捫心自問下:在真實的內心中,你是否還是按照這個方式將周圍人進行分類了呢?

這,就是思維定式。那麼我們的「第3選擇」正是在這種定式上,另闢蹊徑,找到「既是你的也是我的」的方法,從而將矛盾化解,將壓力釋放。

如何達成「第3選擇」?

實現第3選擇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完成一個詞「協同」。有沒有很熟悉?尤其近些年來,「協同」的出鏡率越來越高,也沒發現它有什麼特殊能力呀。

其實,我們平時談到的「協同」往往是在「從上往下」灌輸精神的時候出現。而領導口中的「協同」本身就已經變了味道,日久天長就使我們有了一種本能的「免疫」,因而與其真正的含義擦肩而過了。

你見到過大雁南飛的情景麼?你仔細觀察過雪花的結構麼?有沒有發現,這些現象的效果都遠遠超出了一隻大雁或者一滴水珠的能力,這,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協同」了。

即:整體效能會超過部分之和。

下面我們來看看,要達到「協同」的狀態,具體需要怎麼做。正如標題所說,需要的是4個簡單的思維步驟。這裡,先來澄清一個常識:

無論你是習慣原始腦還是思考腦,所有的行動都是從認知出發,產生相應的行動,而導致最終的結果。今天,既然我們要改變原有結果,自然就要從認知入手了。

1、我看到自己

這是完成認知的第一步,需要我們能客觀評價思維模式對自身行為的影響作用。也許你能說出你的職業,年齡,生活狀態,但你能夠明瞭自己的意識是如何支配行動的嗎?而你做出的行動會導致什麼結果嗎?

一旦你能「真正」地看到自己,那麼你身上的壓力,別人對你的期望,以及做事的真正動機就會一目瞭然了。而唯有不停的追問自己這幾個問題,將自我審視訓練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的第一步才算勝利地完成了。

2、我看到你

第二步就是按照審視自己的模式將他人看清,不僅要看到對方的年齡、性別、職業,還要將對方作為一個特殊的個體所具備的特性、能力與天賦盡全力地瞭解清楚。而「彼此尊敬」是達成協同的首要前提。

3、我找到你

這一步要求我們勇於找到衝突點,而不是採取原始社會慣有的迴避或自衛。

第3選擇要求雙方具有深層次的安全感,而正是因為有了前面兩步驟打下的基礎,才能讓我們成功地摒棄掉敵對和防禦心理,真正地做到敞開心扉去了解彼此,接受這個世界。

4、我和你協同

終於到了達成一致的階段,經過前面三個步驟不斷地尋找磨合,我們發現瞭解決問題的「第3選擇」,順利地成為了換一種角度審視世界的「樂觀人」。一般來說,要達到「協同」,我們需要經過4個階段:

舉一個最小的例子,當航班被宣佈延誤,你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感嘆不走運,然後不知所措地呆在機場?還是和自己說:

「正好有時間在周圍轉轉,在緊湊的日程中,多出來這麼一段空閒時間,還真挺不錯的。」而後者就是有效地與「航班延遲」達成了「協同」,實現了換一種角度看世界的目的,有沒有很舒暢的感覺?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對原來執著堅持的觀點與爭執已經不再感興趣了,那麼恭喜你,已經成功找到了觀察世界的新視角了。而這種新的選擇不是妥協,不是對抗,是將我們和世界的關係變成了合作,從此終止了你死我活的「戰爭場面」。如果你在生活中時常會感覺到自己被困在一處,無法跳出原有思維慣式的時候,那麼不妨從今天起試下文章中的幾個思維步驟,相信我,你真的可以就此一段美好的未來。

14樓:落霞與孤鶩

有哲學家說,人生或死都在自己思維的牢籠裡

我非常認同這個悲觀的論調。

都說資訊時代、資訊**,好像我們獲得了很多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和方向。但是,每個人接收的資訊,不都還是那些自己願意接收的嗎?你看新聞、看書、看電影、看劇,不也都是隻看自己想看的嗎?

這不是想不想,願不願意的問題。悲觀地說,你對你錯過的東西根本一無所知,甚至,你都不知道你有錯過什麼東西。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的知識就是一個圓,你知道的越多,圓就越大,同樣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就越多。對,就是這樣。我們天生就選擇了只能看到我們想看到的,只能聽到我們想聽到的。

既然人的一生不過是活在自己思維的牢籠裡,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自處呢?

最直接的辦法當然是衝破思維的桎梏,拆掉思維裡的牆。

但這只是一個雞湯式的觀點,並沒有可操作的方法來支撐。

即便如此,逆向思維、多維思考、多元思考、相容幷包等思想也足以喚醒很多人。但,只是思維的改變還不足夠,我們需要的是到更廣闊的天地去看到更多沒有見過、沒有想過的東西

《精進》作者採銅自創的求知四律,也是一種最樸素的突破牢籠困境的解決方案。

對不瞭解的事物保持沉默;對深邃的事物保持渴求;對粗劣的事物保持厭惡;對恆久的事物保持迷戀。

對不瞭解的事物保持沉默是最基本的素質

有多少的謠言、流言都是因為缺乏這個素質導致的。有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已經被刻進了人類的基因,那就是排他性。

在面對陌生的、不瞭解的東西時,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排斥而非接受。因為在遠古的時候,生存不易,對周遭需要格外敏感,就像劉慈欣在《三體·黑暗森林》中說的一樣,在黑暗的森林裡,你不知道有沒有別人,但是當一個地方發出聲響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肯定不是,也不應該是過去看看,而是朝那裡開上一槍。

這樣的敏感讓我們生存至今,也是這樣的敏感讓我們走出黑暗森林之後落入思維困境。還好,我們已經開始從「害怕和別人不一樣」轉向「害怕和別人一樣了」。

對深邃的事物保持渴求是對未知的探索

深邃的事物意味著難度和挑戰,同樣也意味著未知的收穫。大家都知道舒適區的理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在這個區域內,我們可以做到得心應手。但是,在這個區域內的重複和練習並不能得到任何提升。

保持對深邃事物的渴求,可以幫助我們走出舒適區,到一個新的領域開拓新的邊疆。

對粗劣的事物保持厭惡是表明一種態度

不能夠一些事情表達厭惡,就不足以對一些事情表示喜愛,關鍵在於,怎麼去篩選所謂粗劣的事物,我從《精進》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啟示。

所謂粗劣的事物並不一定就是我們所說的低俗、下流、娛樂、無聊的東西,更全面的說,所有衰變週期短、滿足感低的事物都可以歸納其中。所謂衰變週期,就是說做一件事收穫的東西會在多長時間消失。比如,玩一盤遊戲,衰變週期就很短、滿足感也很低,這樣的事兒要少幹;再比如,算了,不比如了,你們意會。

對恆久的事物保持迷戀是要讓時間給你答案

很多事情啊,一開始做,收益微乎其微,成就感也幾乎沒有,但是,這個事情的衰變週期特別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微乎其微的收益、這幾乎沒有的成就感就聚沙成塔了,這就是李笑來老師《和時間做朋友》這本書的核心思想。舉個例子,學英語,背單詞,每天背幾個單詞,能有多大收益,能有多少成就感,但是,只要堅持,保持迷戀,最終時間會給你答案啊。

但是,這樣做了就真的能跳出禁錮思維的牢籠,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了嗎?

很遺憾,並不能,你只是從一個牢籠走到了另一個牢籠。

那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努力呢?

改變只不過是從一個籠子到另一個籠子,但我們享受的是那換籠子的一瞬間!

世界上最軟的石頭,世界上最軟的石頭還能吃,那麼這到底是什麼石頭呢?

滑石,亦名畫石 液石 脫石 冷石 番石 共石。滑石是一種常見的矽酸鹽礦物,它非常軟並且具有滑膩的手感。人們曾選出10個礦物來表示10個硬度級別,稱為摩斯硬度,在這10個級別中,第一個就是滑石。柔軟的滑石可以代替粉筆畫出白色的痕跡。滑石一般呈塊狀 葉片狀 纖維狀或放射狀,顏色為白色 灰白色,並且會因含...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是什麼語言?最大的海洋是

鳳梨天使 亞馬遜河 中文 太平洋 尼羅河 nile 是世界第一長河,源於非洲東北部蒲隆地高原,流經盧安達 蒲隆地 坦尚尼亞 肯亞 烏干達 扎伊爾 蘇丹 衣索比亞和埃及等9個國家,全長6600多公里。最終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之一。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漢語,其次是英語 最大的海洋 世...

光速是人類已知最快的速度,那世界上最慢的速度是什麼

答案1 運動是相對的,除了光速運動的物體以外,物體相對自身總是靜止的,這可以看成是最慢得了。如果你不滿意物體相對自身的靜止,希望找到相對運動最慢,也就是想找相對運動最小的兩個物體,即物體對。那麼 答案2.在牛頓物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的範圍內,兩個物體相對靜止,只是一種理想化,生活中不存在,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