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問的可能是企業非同控企業合併時,被合併企業不能完成業績條件,原股東給與的補償,根據最新的準則,這部分補償為或有對價,年底資產負債表日如果未達到業績條件,需要確認一項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
收到補償款時:
借:銀行存款 ***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
2樓:匿名使用者
非同一控制是合併方付出的代價的市價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價值借:長期股權投資市價記(包括稅費、貨物售價、交易費用)貸:主營業務收入市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視同銷售市價附帶稅銀行存款交易費借:
主營業務成本賬面價值貸:庫存商品賬面價值
3樓:綠水青山
有對價安排源自於被購買方未來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方對目標資產的瞭解程度遠遠高於購買方,雙方在交易中存在資訊不對稱。出於對購買方的一種保護,或有對價一定程度上讓**方與購買方共同承擔被購買方購買日後一段時間內的經營風險。
或有對價作為合併對價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會計處理結果將直接關係到企業合併形成商譽的金額,並可能影響交易日後合併主體的後續損益。
一、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第二十一章中,關於或有對價的會計處理相比之前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指出,"某些情況下,合併各方可能在合併協議中約定,根據未來一項或多項或有事項的發生,購買方通過發行額外**、支付額外現金或其他資產等方式追加合併對價,或者要求返還之前已經支付的對價。購買方應當將合併協議約定的或有對價作為企業合併轉移對價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入企業合併成本。
"購買日後12個月內出現對購買日已存在情況的新的或者進一步證據而需要調整或有對價的,應當予以確認並對原計入合併商譽的金額進行調整;其他情兄下發生的或有對價變化或調整,應當區分以下情況進行會計處理:或有對價為權益性質的,不進行會計處理;或有對價為資產或負債性質的,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規定處理,如果屬於《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
中的金融工具,應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應該按準則規定計入當期損益或計入資本公積;如果不屬於《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中的金融工具,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三號-或有事項》或其他相應的準則處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企業合併》第58條指出,"購買日後發生的事項導致的改變不屬於計量期間的調整,比如滿足特定收益目標、達到特定的股價或研發專案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等",由此帶來的或有對價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商譽。
二、存在的問題及其會計處理分析
(一)合併日的初始確認
按照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購買方於購買日應當將合併協議約定的或有對價作為合併對價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入合併成本。或有對價的初始計量直接影響企業合併形成的商譽金額。購買日的或有對價的公允價值應基於標的企業未來業績**情況、或有對價支付方信用風險、時間價值等因素予以確定。
實務中,當存在"**方承諾在標的企業未來業績未能達到某一水平時給予購買方補償"或"購買方承諾在標的企業未來業績能夠達到某一水平時向**方支付額外對價"的條款時,部分上市公司只關注到在合併日需要支付的對價,而忽略了需要針對標的企業未來業績波動而調整對價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計,或者在實際會計處理中將合併日或有對價的公允價值認定為零。
(二)合併日後的後續計量
1. 計量期間調整
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購買日後12 個月內出現對購買日已存在情況的新的或者進一步證據而需要調整或有對價的,應當予以確認並對原計入合併商譽的金額進行調整,其屬於計量期間的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於被購買方購買日後的實際盈利情況而向**方再支付額外對價或者收取原已支付的部分對價的安排中,"被購買方於購買日後的實際盈利情況"並不屬於"購買日已經存在的情況",因此,該或有對價的變化即使發生在購買日後12 個月內,企業也不應再對商譽的金額進行調整。
2. 非計量期間調整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在合併報表層面,合併日被合併方入賬價值以及合併方支付的合併對價均按原賬面價值計量,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相應地,或有對價的後續調整也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在個別報表層面,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依據被合併方於合併日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其與合併方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的差異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相應地,或有對價後續的調整也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在合併報表層面,或有金融負債應當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其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或有金融資產也應當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但其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或是"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則要取決於該項或有金融資產的初始分類:
如果初始分類時,該或有金融資產被分類為公允價值變數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則其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應全部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初始分類時,該或有金融資產被分類為"可供**金融資產(可供**債務工具)",則其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應區分兩部分進行會計處理,分別計入當期損益和"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其中,屬於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如以標的企業的稅後淨利潤作為變數時,預計稅後淨利潤的變動)按照初始實際利率重估可供**債務工具賬面價值的部分,應計入當期損益;屬於其他公允價值的變動則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
關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取得非合併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錄
4樓:向左轉361度
只需要按照實際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即可。
5樓:匿名使用者
以b公司賬面所有者權益*20%份額計入長期股權投資,與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差異計入資本公積。
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非企業合併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即非控股合併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是不用分同一控制下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只需要按照實際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即可,當然,如果是形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還要看支付的對價和取得對方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份額的部分之間是不是有差額,如果是取得份額少而支付對價多,那麼還是按支付的對價當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不用調整(實際相當於商譽);如果情況相反,那麼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在編制財務報表時
知識精英團隊 1 概念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財務報表是基本會計作賬 是各科目結餘情況.把這表的餘額填在資產負債表上和損益表上,就出了報表。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財務報表在資產負債表裡反映的是至本月末各資產負債的金額.在各明細分類帳中反應的是各明細帳戶至本月末的最新金額。我們所申報的資產負債表是...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不確認。購買日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視為購買日資產重估增值,由於並沒有真正實現,計入資本公積。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 公允 指熟悉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所確定的 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的成交 在購買法下,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資訊。確定方式 1 有...
在非同一控制下,與企業合併相關的費用 例如審計費用 評估費用等 是記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還是管理費用
阿明 計入管理費用。長期股權投資包括企業合併與非企業合併,而企業合併還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都要付出對價,都會發生各種形式的費用。處理的規則還是遵循長期股權投資確認初始投資成本的規則,即要區分是否為企業合併,要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