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張騫的故事,今天要用,急急急!!!!!!!!要簡短點在12百字吧

時間 2025-04-11 15:35:14

1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要簡短, 急 急 急

2樓:匿名使用者

你一定是學到了「絲綢之路」這課了吧,我告訴你一些關於絲綢之路的資料,裡面也有關於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哦,不過太長了,給你**,自己去看吧。

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除了張騫的故事)要快點!急急急

3樓:網友

玄奘三藏赴印度。

造紙術的傳播。

維吾爾族的興起。

蒙古帝國與絲綢之路。

鐵木爾帝國與絲綢之路。

關於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和西天取經的玄奘的故事,要簡短的!!!!!!長的不要!!!

4樓:手機使用者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字仲公升,扶風郡平陵縣人,是東漢乙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節,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從事辛勤勞苦的粗活,不把幹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班超很有口才,廣泛閱覽了許多書籍。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僱以抄書來謀生餬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檔案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

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棄文就武,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

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漢朝張騫的故事超短的

5樓:網友

漢武帝派遣張騫去西域聯合匈奴的敵人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張騫途中被匈奴抓了,十七年沒能逃走,而且匈奴人給他取了媳婦生了孩子,十七年了以為已經不會逃走了,放鬆之後由逃走了,到了大月氏,但是他們不同意聯合,張騫回漢朝,中間又被抓,次年逃回長安,漢武帝獎勵,又派遣他打通了絲綢之路,和西域的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絲綢之路張騫的故事

6樓:x證

故事如下:

建元二年(西元前139年),張騫一行人出隴西(今甘肅臨洮南)途徑匈奴時,被匈奴抓獲,扣留。扣壓不是幾天、幾月,而是10年。匈奴人給他娶妻生子,想以此拴住張騫,老死匈奴。

然而張騫「持漢切不失,」念念不忘身負的使命。

在被扣押期間,他採取韜晦之計,使匈奴人放鬆警惕,放寬對他的監禁。這一計果然有效,張騫抓住乙個機會和少數隨從逃跑,「西走數十日至大宛」。

大宛國王早就想跟富饒的西漢交往,聽說張騫來了,很高興,問他:「你要到**去?」張騫答:

我要出使月氏,沒想到中途匈奴人阻道。現在我逃出來了,希望國王派人送我去月氏。如果你這樣做了,我回漢朝後告訴漢王,漢王定會用很多財物感謝你。

大宛國王滿口答應,派人把張騫護送到康居,由康居轉送大月氏,到大月氏以後,發現情況有變化。老國王被匈奴人殺害,立太子為王,征服了大夏。新國王認為,大月氏土地肥美,人民安居樂業,而且離漢朝太遠,沒有必要定要報復匈奴。

張騫沒轍,又從大月氏回大夏。

元朔元年(西元前128年),張騫取道崑崙山北麓,青海柴達木盆地的羌族居住區回國。由於羌族被匈奴控制,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趁匈奴內亂逃回長安,歷盡千辛萬苦,前後用了十三年時間。

出發時帶著隨從一百人,返回時,只剩甘父一人同行,付出了很高的代價。為了表彰張騫的功績,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張騫這次出使,經歷了許多國家,知道了西域的許多情況。

拓展內容:人物簡介: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公尺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投筆從戎的故事簡短20字以內!急急急!!!

7樓:度夢之

班超因家境貧窮,天天為官府抄書來養家,他天天抄,勞苦不堪,有次他忽然扔下了手中的筆,嘆了一口氣說道:「大丈夫如果沒有其他的理想,應該上張騫和傅介子一樣為國立業。」後來他自己當上軍官帶兵打仗,他曾靠著自己的智慧和膽量,度過種種危機。

8樓:乜念雲邊齊

班超,字仲公升,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西元32年(東漢建武八年)生。他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

故事說,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西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

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投笑從戎」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它指棄文從軍以建立功業。

張騫出使西域是什麼時代的.~~~~~~~急急急急急急啊

9樓:堪何以卿

漢武帝世代。

大約西元前140年。

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要中作文字的3面那麼多

你知道著名的 絲綢之路 是誰開拓的嗎?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 張騫。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晒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

有關張騫的成語,形容張騫的四字詞語

據漢 班固 漢書 西南夷傳 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回來之後,向漢武帝詳細彙報了西域的地理環境和風俗人情。武帝受到張騫出使西域成功的刺激,激發了雄心壯志,又叫他出使西南,溝通當時的大夏國,即今天的雲 貴一帶。張騫一行到了昆明 滇國和夜郎。滇王問張騫等人 漢朝與我們相比,哪個大?後來漢朝使者在與夜郎國王一起...

關於張騫的古詩,有關描寫西域的詩句或有關張騫出使西域和描寫絲綢之路的詩句

小天使啊之家 1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 上官昭容 倩語張騫莫辛苦 2 有感五首 唐 杜甫 無處覓張騫 3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唐 杜甫 查上似張騫 4 摸魚兒 望關河 宋 蘇泂 任槎上張騫 5 清平樂 天自織 宋 陳德武 乘槎偶認張騫 6 水調歌頭 我有一竿竹 宋 夏元鼎 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