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二人轉起源並流行於東三省,至盡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盪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
有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普濟寺)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及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余、鎮賚等縣,相繼成立地方戲隊(演出二人轉)。一九五五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人轉的演出基本結束了男扮**的歷史。
自此,男女開始分腔,演唱講求科學發聲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轉」的劇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加強了編導工作,開拓了二人轉的新劇目,豐富了**伴奏,改進了服飾,充實了舞蹈美術,演員手持道具的種類有了發展變化。
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醜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
2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二人轉起源於薩滿教歌舞形式
3樓:匿名使用者
地方戲,東北地區獨有的!
二人轉的發源地是哪?他的創始人是誰?
4樓:金果
二人轉的發源地和創始人都沒有清楚的記載。
二人轉(er ren zhuan),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一種有著三百多年曆史,悠遠的原始文化傳承的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
它植根於中國東北民間文化,屬於中國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東北部等地區。
表現形式為一男一女,服飾鮮豔,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二人**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清後期和**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外帶至關外的。
擴充套件資料: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
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地區漢族民間的一種說唱東北二人轉亦稱「蹦蹦」,二人轉是東北地區廣泛流行的民間藝術。
具有表演形式簡單、演出季節性強、表演風格熱烈火爆、粗獷豪放等特點,這是東北地區平原廣闊、地廣人稀、氣候寒冷、環境閉塞以及文化積澱貧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徵的反映。
藝術,邊說邊唱,載歌載舞。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
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
導致清後期和**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
二人轉表演載歌載舞,有說有唱,生動活潑。唱詞以七言、十句為主兼有民歌體長短句,語言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生活氣息濃厚。
唱腔以東北民歌為基礎,吸收了東北大鼓、蓮花落、評戲等曲調,豐富多樣,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說,高亢火爆,親切動聽。伴奏樂器有板胡、嗩吶、竹板等。
由於二人轉脫胎於東北大秧歌,所以二人轉的舞蹈全面吸收了秧歌中的浪三場、掏燈花、舞手絹、耍扇子、打玉手子(由四塊竹板組成,每塊長四寸,寬一點五寸,演出時一手掐兩塊。
因其音色清脆,有如玉石相擊,故此得名。演員即可用它打出各種不同的節奏和非常複雜的花點,又可隨著手腕和舞姿的變化表現各種情緒。
伴奏時,可根據劇情、詞意,運用輕重緩急的節奏打出情緒或氣氛來)、打挎大板等獨到的技藝,具有「穩、浪、俏、哏」的藝術風格。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二人轉的起源問題,一直撲朔迷離,莫衷一是。20多年前,中國曲藝家協會遼寧分會會員、黑山縣文化館創作幹部施鵬第一個提出了「黑山縣為二人**祥地之一」這個論點,從而引起東北二人轉界專家學者的重視,這個結論最終被寫入《中國戲曲志》。今年5月中旬,遼寧衛視《精彩遼寧》節目播出的《東北風 二人轉》系列專題片中,介紹了一些他的情況。
片頭那發黃的古唱本,就是他收藏的二人轉文物。
1981年春,施鵬《黑山縣二人轉簡史》的發表,拉開了**二人**源地問題的序幕,也標誌著發掘整理搶救二人轉遺產工作進入新階段。
《黑山縣二人轉簡史》發表在中國曲藝家協會遼寧分會編印的《曲藝通訊》1981年第2期,很快引起省內外專家學者注意。遼寧省二人轉研究組吸收施鵬為研究組一員。
1982年4月15日,施鵬給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主席、長春市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兆一的信,以及王兆一6月5日的回信,被全文登載在中國曲藝家協會吉林分會的《說唱藝術》第2期上。施鵬在信中說:「遼西走廊是溝通關內外的咽喉要道,也是關內外多種民間藝術在此匯合之地,九腔十八調的二人轉是否起源於這裡呢?
……」這是對東北二人**源地問題,首次提出了「地理位置說」。信中施鵬還重點介紹了黑山縣二人轉的歷史及藝人情況。王兆一在回信中說:
「你的信,我看後也轉給王肯同志(系吉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著名戲劇家,吉劇創始人之一)看了,我們認為你關心二人轉事業的精神很可嘉,你對遼西走廊很可能是二人轉淵源的看法,也有可取之處……」
6月23日,王肯、王兆一在遼寧省曲協副主席、二人轉專家馬力的陪同下,到達黑山,訪問了當時健在的老藝人,觀摩了黑山地方戲劇團的演出。回到吉林後,王肯發表了《直接學,抓緊學,不斷學——赴黑山學二人轉有感》,王兆一發表了《黑山探寶——考察二人轉散記》。這兩篇文章對黑山二人轉給予極大重視和極高評價,對確立錦州、黑山為二人**源地一說,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82年,黑山境內當時健在的二人轉老藝人有84歲的張景瀛,79歲的王義,78歲的楊成,73歲的王福臣,79歲的賈連祥……為了從這些老藝人口中搶救出寶貴的藝術史料,施鵬用了大量業餘時間,風塵僕僕地下鄉尋找老藝人,收集整理了十多萬字的採訪筆記。這些珍貴的史料相繼在省內外有關書刊發表。如,《黑山縣二人轉小史》、《王義小傳》、《說口的作用》、《劇目與唱本》、《黑山老藝人談二人轉源流》等。
1996年1月,遼寧電視臺《戲苑景觀》節目組特約施鵬為黑山二人轉專題片撰稿。他這樣寫道:以解放戰爭遼瀋戰役黑山阻擊戰聞名於世的遼寧省黑山縣,有一種土生土長土色土香的地方小戲——二人轉,也同樣聞名遐邇。
黑山二人轉歷史悠久,藝人眾多,在《東北二人轉史》和《中國戲曲志》上,佔有大量篇幅,可謂赫赫有名。提起二人轉,總也繞不過黑山縣,因為這裡是二人轉的一個發祥地。
東北二人轉起源與哪呢?
6樓:曾新蘭禾申
在新的世紀,遼寧省鐵嶺市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演員趙本山,立志要將二人轉這個在東北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地方戲發揚光大,使其再現輝煌。二○○一年,由趙本山發起組辦的「趙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為二人轉在新世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趙本山也在本次大獎賽中收了五位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為徒,他們分別是翟波、王小寶、王小力、張小飛、唐鑑君,他們都出演了趙本山自導自演的十八集農村題材輕喜劇《劉老根》。
隨著這部劇的熱播,在全國掀起了「東北二人轉熱」。劇裡二人轉演員的精彩表演,也使全國人民對二人轉這門民間藝術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相信由這些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的努力創新、創作,會出現更多優秀的作品,將二人轉這種東北的藝術推向全國,使更多的人喜歡二人轉。
據悉,《劉老根》將於二○○二年拍續集,拍攝地點是鐵嶺市的清河旅遊區。屆時會將更多的二人轉的精彩表演展示給廣大電視觀眾。
東北二人轉的起源是什麼樣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三、二人轉名字的來由在康德二年的時候,第一次將東北出現的這種新的表演形式,成為了二人轉,在解放之後的第一屆音舞大會之上,二人轉演出第一次正式的登上了國家的舞臺,也是在這個時候,二人轉這個名字才開始正式的被所有文藝界的人士所認可,並且越發的響亮。
二人轉是東北民間最具特色的藝術表演形式,將東北農村的特色表演得淋漓盡致,其中所蘊含的酸、色和俗是它最大的特點,後來經過趙本山的另一番演繹之後發揚光大。當然搬上舞臺之後的二人轉,也有人表示,失去了二人轉本身所表達的田間地頭的那種鄉土味道。
8樓:科普小星球
東北二人轉的起源是東北大秧歌,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河北梆子,東北大鼓等元素,形成了東北二人轉。
9樓:白塵影視剪輯
二人轉,起源於東北大秧歌,後融入了蓮花落、什不閒等民間曲。
10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起源於東北大秧歌,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融入河北梆子、東北大鼓元素而形成的。
11樓:西行法師
起源於薩滿跳大神那樣的儺舞
東北二人轉的由來
12樓:匿名使用者
二人轉據說已經有三百多年曆史了 其實比那還早就有二人轉了 只是不叫二人轉 樓上還滿清 又闖關東的 快拉倒吧 按照你說的那個也就不到二百年曆史 那是不對的朋友 二人轉 最早發源於 過去的青樓窯子 青樓女子唱的小曲 和過去說書的 還有一些才子改編 才有了後來的二人轉 要不為什麼說二人轉是下九流那 還有按照傳統二人轉的演員見到青樓女子要叫姨 具體因為什麼 無從考證了說法眾多 具體多少年了 根本無從考證 二人轉唱的歷史根本不對 只能說是野史 二人轉在舞臺上有個大師兄 名字就不說了 他的兩旁有福對聯 就是二人轉的發源時間 但是不知道 這個莊王是誰 我懷疑是莊子那個時候的筆名叫莊王 那副對聯是這樣寫的 莊王老祖劉此行 七塊毛竹唱江陽 橫批 是四海為家
二人轉的起源在**?
13樓:易書科技
關於二人轉的起源和成因,說法不一,二人轉藝人自己總結是「大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總而言之,二人轉是集東北民間文學、**、舞蹈、表演和語言為一身,並開放性地吸納更多姊妹藝術精華的獨特藝術形式,其「唱、做、說、舞、絕」的藝術特質決定了它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和強烈的藝術吸引力。
二人轉表演可以說,二人轉之所以成為獨樹一幟的民間藝術形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民間」二字,即民間立場與民間情懷。儘管今天的城市觀眾已很難觀賞到原汁原味的二人轉表演,不過,從依然活躍在東北農村的民間劇團的演出盛況以及城市舞臺上備受矚目的演出情形看,多少還是能反窺當初它火爆熱鬧、俏皮滑稽,特別是與觀眾緊密結合的藝術特徵。
兩百來年了,二人轉始終不曾退出民眾的欣賞視野,不由人不歎服它與時俱進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近一兩年,二人轉頻繁進京,或南下巡演,不斷引起轟動,在各地的演出市場也常常製造出票房奇蹟,例如在上海金茂大廈的演出就曾炒到2000元一張門票,僅從這些表面的受歡迎程度看,是否就能肯定,在終將成熟有序的演出市場中,二人轉還能繼續一路暢通地「轉」下去?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到這種文化消費現象一旦過熱,就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審美疲勞」,到那時又將怎樣面對?
二人轉的深入生活,貼近群眾,註定了它與普通民眾之間天生的親和力,舞臺上下的零距離接觸使得演出現場始終保持著火爆熱烈的氣氛。但是,在充分照顧觀眾情緒的同時,是否也不容迴避地存在著過度迎合部分觀眾的欣賞趣味而使之趨於流俗的現象?這些必須引起我們今天的二人轉演員的足夠重視,畢竟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著審美價值與審美趣味的前提,即便是以丑角取勝的二人轉藝術也應遵循長期以來的「笨中求巧,醜中求美」的美學原則,而非一味地為醜而醜、毫無美感。
因此,增加技藝上的審美分量和優化、淨化演出環境,應是當前的二人轉演出必須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此外,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東北二人轉,究竟與原生態的二人轉相距多遠?歷經幾代藝人的創造和積累,二人轉擁有300多個傳統曲目,如《豬八戒拱地》、《包公賠情》、《西廂》等,但時至今日,它們的傳承情況又是否樂觀?從農村走進城市的二人轉藝術,是否還完整儲存著初始的淳樸與樂觀,在與城市觀眾的相互交流過程中,又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二人轉是最善於吸納和借鑑姊妹藝術的,草創時期如此,今天更是如此。然而,今日所見的二人轉節目,在大量的「拿來主義」、「為我所用」之後,卻忽略了自身的優勢,過去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的**唱腔以及「四功一絕」的表演手法已難得一見,幾乎通篇的說口確也能博得臺下的陣陣爆笑,可笑過之後又能有多少回味呢?
二人轉出自哪個地方,東北二人轉起源與哪呢
井家的露寶 2.二人轉,史稱小秧歌 雙玩藝 蹦蹦,又稱過口 雙條邊曲 風柳 春歌 半班戲 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 吉林 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3.二人轉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所以其表演臺詞中帶有一些鄉村特色 俗色酸 但二人轉內容並不以俗色酸為主...
東北二人轉的源頭是什麼?東北二人轉特點是什麼?
吉林省梨樹縣是東北二人轉的發祥地,最早的演出活動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 年 以前。四平市曲藝志 記載 就靠山屯齊家蔓師承譜認定,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 年 梨樹已有二人轉當是無疑的 清乾隆年間的梨樹二人轉已經步入收徒傳藝的職業蹦蹦藝人階段 二人轉的歷史源頭當在梨樹縣。二人轉,又稱小秧歌 ...
二人轉的起源在那裡,二人轉的發源地是哪?他的創始人是誰?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 單 雙 群 戲 四類。單 指 單出頭 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 獨角戲 雙 指 雙玩藝 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群 過去把 拉場戲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