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跡墨如雪
《史記·項羽本紀》中關於「霸王別姬」故事僅有寥寥數筆: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呼;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只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無名,名早已漶滅在歷史斷裂的黑洞裡了,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
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王利器)
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
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這首和歌是後世的偽作,理由是秦漢沒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但是,《漢書·外戚傳》記錄的戚夫人哀歌卻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酈道元《水經注·河水》記錄的秦時民謠也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哺。
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因此,《楚漢春秋》所錄的這首和歌並非偽作,應無問題。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
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結局。
通說以為:「霸王別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國文學的字裡行間,定格在中國戲曲的舞臺上,成為中國古典愛情中最經典,最蕩氣迴腸的燦爛傳奇。
對歷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賴於對原始文字的讀解。仔細玩味虞姬的和歌,我從中發現了這個愛情故事的疑點。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頭兩句是客觀紀實,同時也是虞姬即將抒發感慨的情境鋪排。虞姬對形勢的判斷和項羽的疑惑是一致的——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可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虞姬對形勢的判斷居然直接導致了對項羽精神狀態直至未來命運的否定!大王您繼續戰鬥的意氣已經到頭了,我也不願苟活了。
虞姬憑什麼判斷出「大王意氣盡」了?僅僅憑項羽聞楚歌而「夜起,飲帳中」嗎?如果這是激將之辭,以自己不願苟活激勵項羽繼續戰鬥,那麼項羽和諸將的反應就不應該是「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而應該是怒髮衝冠,決一死戰。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話語的煽動力和傳染性,虞姬精心設計的「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這一情境鋪排所產生的奇妙效果——它真的讓項羽和諸將失去了決戰的意氣!
虞姬的態度是非常奇怪的。作為項羽最寵愛的女人,當項羽遭逢末路,但尚未完全失敗的時刻,她應該挺身而出,激勵項羽,而不是附和項羽「時不利」的藉口,**項羽在惡劣的形勢面前低頭。畢竟項羽才三十餘歲。
她深知項羽一生百戰,出生入死,也曾有過「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從而擊敗秦軍,起死回生的經典戰例,也曾有過以三萬人殺漢卒十餘萬人,逼迫劉邦數十騎逃跑的經典戰例;可是此時,虞姬非但不用以前的類似處境鼓勵項羽,恰恰相反,反而哀嘆「大王意氣盡」!此刻項羽身邊尚有八百餘騎,俱是精兵良將,無不以一當十,即使打不過劉邦,起碼可以保護項羽全身而退,以圖東山再起。事態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
項羽突圍而出,到了烏江邊: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可見項羽不是沒有渡江生息的機會,只是項羽固執地認為「天之亡我」,不願渡河,「乃自刎而死」。虞姬為什麼不等所有的機會都用盡,再無生路時殉情,就這麼匆匆忙忙就判了項羽的死刑呢?
虞姬這首被人讚譽為「堅貞愛情結晶」以及我國最早的五言詩(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的和歌,就這樣散發出了可疑的氣息。我甚至懷疑她是劉邦效法西施而派往項羽身邊的美女間諜。以劉邦的智力和行事風格,以項羽的「婦人之心」和不聽勸諫剛愎自用的性格,這是完全可能的。
可是史籍漫漶,不僅劉邦、項羽、虞姬的籍貫之間找不出絲毫的蛛絲馬跡,就連虞姬最早追隨項羽的時間也無可考了,只好作為一樁笑談吧。
有多少歷史的祕密,就這樣湮沒在歷史斷裂的黑洞之中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豁達,歷史迴圈論的切膚之痛,不過都是這種歷史斷裂的後果罷了。
霸王別姬的歷史故事
2樓:射手座的
霸王別姬指西楚霸王項羽戰敗後與其寵妃虞姬訣別的歷史故事。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霸王別姬的故事楚漢相爭,諸侯多叛楚歸漢。漢王聽從張良等人的計策,與諸侯會合擊楚。當時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盡,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
霸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四面楚歌同時響起,原來此為張良的計謀。他知道項羽軍士都是楚地人,於是便命漢軍高唱楚歌,以動搖楚軍軍心。
項羽聽後大驚,嘆道:「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麼多?
」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霸王有寵姬虞姬和烏雅駿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見此情況,自知將敗,泣淚數行。左右見霸王別姬也都悽然淚下,莫能仰視。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天下而起的「楚漢之爭」,項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後一場戰役了,然後楚王項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輸了,那天晚上都唱著楚歌---四面楚歌!
而項羽自己與虞姬喝酒唱歌,然後好象虞姬被他說的自殺了---有一首歌,只記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後項羽自己也在一條什麼河邊自殺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
而後人就根據這個而寫了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歷史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
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闖,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只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嗯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
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
」(王利器)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歌曰: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妄何聊生。
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這首和歌是後世的偽作,理由是秦漢沒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但是,
《漢書·外戚傳》記錄的戚夫人哀歌卻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子為王,母為虜,終日春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記錄的秦時民謠也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
」因此,《楚漢春秋》所錄的這首和歌並非偽作,應無問題。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劉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結局。
3樓:小小趣聊養生
西楚霸王之所以失敗的主要原因其實是由於他本身性格實在太過固執,讀過史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西楚霸王這個人天生神力,特別善於領兵打仗,而且創造過很多以少勝多的記錄,但是正是由於這些優點給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個人也慢慢的由極度的自信變成了自負,通常非常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而且十分要面子,所以從根本原因來講,這就是他之所以敗給劉邦的主要因素之一,當然,除了這一點主要因素之外,還有以下幾點也是他失敗的最主要的因素:
1、太過吝嗇
雖然西楚霸王項羽這個人特別善於帶兵打仗,但是他在管理上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此人太過吝嗇,從來不願意釋放兵權,據說有一次,一個手下立過很多次功,他早都打算把一定的兵權給這個手下,但是將印在手裡玩兒的都已經退了色,也不捨得把兵權給這個手下,由此可以看出,此人未來的發展極為有限,因為這種做法會越來越讓手下失去對他的忠心。
2、不會用人
劉邦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劉邦本身就會用人,而且相對來講非常大度,手下能文能武的人非常多,比如說謀事方面有張良,後勤方面有蕭何,領兵打仗方面有韓信,但是反觀項羽卻不一樣了,項羽的手下能用的人才非常少,而且韓信在前期的時候是在項羽手下的,只因不能得到重用才投奔了劉邦。
3、不聽勸
在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項羽這個人是非常自負的,不過自付如果有一個限度的話,那麼也不至於敗得很慘,但是項羽這個人往往在決定命運的時候表現的更加自負,這就是致命的缺點之一,例如在鴻門宴的時候,手下多位謀士都建議他殺死劉邦,但是項羽卻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從而放走了劉邦,致使劉邦成為他最大的隱患。
《霸王別姬》的詞,《霸王別姬》屠洪剛的歌詞
紫楓竹葉 歌詞 歌手 屠洪剛 精忠報國 我站在烈烈風中 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 望蒼天四方雲動 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 我站在烈烈風中 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 望蒼天四方雲動 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 人世間有百媚千抹 我獨 你那一種 傷心處別時路有誰不同 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 悲歡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
關於《霸王別姬》的問題,一個關於《霸王別姬》的問題
來自火星的白羊 在段小樓是小石頭,陳蝶衣還是小豆子的時候,小石頭用 拍磚 營造出一種勇猛姿態,保護朋友威懾他人。段小樓以 拍磚 開啟他豪氣的人生,霸王般霸氣沖天。當小豆子死不悔改了唱著這錯了的 思凡 時候,他還是一個男人,一個想極力逃避著一種從此改變的自己人生的人。但是當小石頭狠命著用菸斗搗鼓他的嘴...
霸王別姬的歷史故事
搞基了嗎懬f捀 秦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支主力項羽軍在鉅鹿一戰中,摧毀秦軍三十多萬,導致秦王朝的最終滅亡。項羽年輕威武,力大無窮,武藝出眾,手持丈八槍,座下烏騅馬,出生入死,所向披靡。滅秦後,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實力最強,自立為西楚霸王。他把秦統一了的中國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諸侯,他沒有按戰功大小 軍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