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悠行專用
冀州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區。冀州刺史部領有安平、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鉅鹿、渤海、魏九個郡。約百餘個侯國(縣),郡的治所在今高邑(河北柏鄉北面)。
東漢時州已變為郡一級行政區,冀州刺史部比西漢時更為廣大,增加了今滄州、廊坊地區,天津市地區一小部分。
青州包括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青州得名甚早,禹貢中就有記載:“海岱惟青州”。
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
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
治所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
幷州包括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為古九州之一。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幷州為其一。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置,領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仍治晉陽。
三國時期九州地圖:
背景介紹:按“舊志”載,謝介庵說(引《漢書》),袁紹值漢亂,起兵,逐韓馥,自領冀州牧。時為初平二年(191年),據有青、幽、並、冀四州之地。
與其子袁尚,二世皆鎮鄴(今臨漳縣鄴鎮一帶,現臨漳西有故鄴城,袁紹墓即在此)。
2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冀州河北,青州山東,幷州山西外,其他的如下:
城陽郡:治莒縣,即今山東莒縣。三國藝苑
·荊州:轄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貴州、兩廣各一部分。原治漢壽,在今湖南常德,劉表治襄陽,後吳魏各有一部分,吳治江陵,魏治襄陽。三國藝苑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轄今天津及河北、山東各一部分。三國藝苑
· 南陽郡:治宛城。三國藝苑
· 南郡:治江陵,孫吳曾移治公安。三國藝苑
滎陽郡:曹魏時始設定,討董卓時尚未有滎陽郡,更無滎陽太守的稱呼。三國藝苑
· 趙郡:在今河北邯鄲一帶,治邯鄲。三國藝苑
臨川郡: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郡設臨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東南。
· 臨渝:又稱渝關,即今山海關。三國藝苑
幽州: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三國藝苑
· 信都郡:又稱廣川國,治信都縣,在今河北邢臺西南。三國藝苑
· 濟陰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三國藝苑
濟南郡:治東平陵,即今山東章丘西,晉移歷城(今濟南)。
·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東泰安東北。三國藝苑
· 桂陽郡:治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
·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漢水入長江處,也稱漢口、沔口、魯口。孫吳在蛇山上築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孫權在赤壁之戰前駐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吳,只是把柴桑作為臨時指揮部。
· 逍遙津:在今安徽合肥東北。
·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東,曹魏時移彭城。
· 膠東郡:有時是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
高陽郡:治高陽,即今河北高陽。西漢初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是高陽鄉,在今河南,與高陽郡無關。
益州:轄今四川、陝南、甘肅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雲貴大部。本來治雒(今廣漢北),劉焉時移綿竹(今德陽東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雲南晉寧東,益州郡和益州是兩個概念。蜀漢改為建寧郡。
涼州:轄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各一部分。原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 琅邪國:治開陽,即今山東諸城,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劉備稱帝前分廣漢郡設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這兩條河谷開闢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陝西眉縣西南。
· 清河國:治甘陵,在今山東臨清東。
· 涿郡:治涿縣,即今河北涿縣。
· 淮陽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陽。
淮南國:治壽春(今安徽壽縣),轄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 漁陽郡:治漁陽,在今北京密雲西南。
·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劉備始設定。
· 樑國:治雒陽(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縣(今河北蠡縣),建安末廢。曹魏時又改博陵縣為博陸縣。
·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 葭蔭:在今四川廣元西南,蜀漢改漢壽。
健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東),轄今四川南部和雲南貴州各一部。
· 街亭:在今甘肅莊浪東南。
· 穎川郡:轄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禹縣)。
· 魯郡: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 敦煌郡:治敦煌縣,在今敦煌西。
渭橋:漢時在長安附近有渭橋,中渭橋在今咸陽東十公里處,東渭橋在灞水入渭水處,西渭橋在今咸陽南。
零陵郡:轄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當時的零陵縣在今廣西全州。
· 蜀郡:治成都,轄地北到松潘,南至宜賓。
雍州:東漢末始設定,曹魏時轄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及寧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陽郡:漢末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就在今江西鄱陽。
譙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國設譙郡,治譙縣,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譙縣人。
黎陽津:在今河南浚縣東,是古黃河北岸的重要渡口,與南岸白馬津相對。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後孫吳劃分了幾個郡,轄地縮小。三國藝苑
冀州: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轄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東、河南各一小部分。
· 襄平:在今遼寧遼陽。三國藝苑
襄陽郡:治襄陽,即今河南襄陽。三國藝苑
· 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諸葛亮祭旗處。三國藝苑
九江郡:治壽春。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區,魏改淮南郡。三國藝苑
下邳:國名(國與郡級別性質一樣,國的行政首腦稱相)治所在今江蘇睢寧西北,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三國藝苑
· 上郡: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三國藝苑
· 上黨郡:治所在壺關,轄晉東南。三國藝苑
· 上庸郡:漢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三國藝苑
· 山陽:今河南焦作東,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即此地。三國藝苑
· 廣陵郡:治所在今揚州西北,當時屬於徐州管轄。三國藝苑
· 小沛:即沛縣的別稱。三國藝苑
子午道:從長安東南的杜陵穿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東漢時曾叫漢陽郡,魏又改為天水。
五原郡:治所為九原,在今內蒙包頭西北,呂布為五原人。
· 五丈原:在今陝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 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即今太原市西南。
· 中山:漢時郡、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
· 長阪:在今湖北當陽東北。
· 長沙郡:當時治所在臨湘,即今湖南臨湘。三國藝苑
烏林:孫劉破曹處,今湖北洪湖縣東南,長江北岸的烏林磯。三國藝苑
· 巴東郡:漢末劉璋設,治魚復,即今四川奉節東。三國藝苑
巴郡:原來的巴郡在劉璋時被一分為三,分巴東、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閬中),巴郡治江州(今重慶)三國藝苑
左馮翊:漢時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三輔,即把京師附近地區歸三個地方官分別管理。左馮翊、右扶風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區名。魏改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三國藝苑
右扶風:見上條。魏改扶風郡,治槐裡,今陝西興平東南。
· 右北平:治平剛,在今遼寧凌源西南。公孫瓚曾領此郡。
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 平原:有時稱郡有時改國,治所均在今平原縣西南。三國藝苑
· 東平國:治無鹽,即今山東東平。三國藝苑
· 東郡:轄魯西和豫東北,治濮陽(今河南濮陽西)。三國藝苑
· 東莞郡:漢末設,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北。三國藝苑
東海郡:治郯(今山東郯城北),陶謙時為徐州治所在郯,後遷到彭城。
·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
· 北海郡:有時稱國,治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 盧龍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 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西南。
白馬:在今河北滑縣,當時在黃河南岸,與北岸黎陽津相對。
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白帝山上,是東漢處公孫述建,他自以為是白帝,故命名。
· 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
永昌郡:轄今雲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韋,即今雲南保山東北。
弘農郡:治弘農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靈寶北。轄黃河以南,宜陽以西。
· 遼東郡:治襄平,即今遼陽。
· 遼西郡:治陽樂,即今遼寧義縣西。
· 西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處,在今甘肅天水西南。
西河郡:漢時西河郡轄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地區。治茲氏,即今汾陽。
揚州:漢揚州包括江蘇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國時魏、吳各有揚州,吳揚州治建業,魏揚州治壽春。
·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東南。吳後改西陵,晉又改夷陵。
· 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當時在黃河以南。從延津東北至滑縣的渡口,也統稱延津。
·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廣西合浦東北。
會稽郡:治三陰,即今紹興,轄浙江的錢塘江以南和福建。後吳又增設臨海、建安等郡,轄地縮小。
交州: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 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臨淄)。
朱崖郡:孫吳時設定,治徐聞,在今雷州半島的徐聞縣西,稱海南島為朱崖洲。
幷州:東漢和魏治晉陽,轄今山西大部以及內蒙、河北各一部。
米倉道:從漢中沿著濂水谷道和巴江穀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漢時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轄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國時魏吳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雲夢西南),吳在武昌(今鄂城)。
· 江州:即今重慶嘉陵江北岸。
汜水關: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也就是虎牢關,演義裡把一個關兩個稱呼誤以為兩個關。
·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 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北。
· 祁山:在今甘肅禮縣東北。
· 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
陽平關:漢陽平關在今陝西勉縣白馬河與漢水交接處,蜀漢的陽平關在在漢陽平關南,今寧強西北。
陰平郡:曹操時設立,治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後被蜀漢佔有。鄧艾滅蜀時經過的陰平道是指從今文縣穿越岷山山脈,經過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 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水、漳水之間。
· 趙國:即邯鄲郡,治邯鄲。
蒼梧郡:治光信(今廣西梧州),轄梧州及湖南、廣東一部分。
赤壁:一般認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說武漢以南的赤磯山。蘇東坡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誤作赤壁,又被稱為東坡赤壁。
· 鄴:今河北臨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吳郡:治吳縣(今蘇州),轄今蘇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內。
· 廬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廬江西南。
· 廬陵郡:孫策時設定,治廬陵(在今江西泰和)。
· 沛國:治相縣,在今安徽,和沛縣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北。
陸口:即蒲沂口,蒲磯口,陸水入長江處,魯肅、呂蒙屯兵處。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隴西。
· 陳倉:在今陝西寶雞市東。
· 陳國:獻帝時改陳郡,治陳縣,即今淮陽。
· 陳留郡:治陳留,在今開封東南陳留城。
昭陵郡:吳開始設定,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陽。晉為避司馬昭諱改邵陵郡。
· 青州:轄今山東東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臨淄。
青溪:吳在建業城東南開運河,從鐘山西南經今市區入秦淮河。
· 武鄉:諸葛亮封武鄉侯,在漢中東北。
· 武昌:原名鄂縣,今湖北鄂城,孫權時改。
·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
·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肅成縣西。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轄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 鬱林郡:治布山,在今廣西桂平西。轄今廣西大部。
芒碭山:在河南永城東北,分芒山和碭山,演義中張飛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漢昌邑郡或國、山陽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東鉅野東南。山陽郡和獻帝被廢后居的山陽縣不是一個概念。
· 昌黎郡:魏始設定,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金城郡:轄今甘肅蘭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肅永靖西北),漢的金城縣是指今蘭州,不在金城郡轄內。
京城:今江蘇鎮江,209-211年孫權從吳移治此。東晉開始改叫京口。
· 兗州:轄今山東西南和河北東部,治昌邑。
河內郡:轄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懷縣,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 河東郡:轄今晉西南地區,治蒲阪,關羽為河東人。
· 河間郡:有時是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 河南郡:治洛陽,東漢時郡的首腦稱河南尹。
· 瀘水: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後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戰後硫備曾駐軍於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長江口。
· 定襄郡:治今內蒙和林格兒西北。三國藝苑
·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三國藝苑
房陵郡:東漢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縣。三國藝苑
· 建業:今南京。三國藝苑
建寧郡:原叫益州郡,劉備時改,治昧縣(今雲南曲靖)。三國藝苑
建安郡:孫吳時分會稽設定,浙江、福建由此開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甌。
· 始興郡:孫吳分桂陽郡設定,治曲江,在今廣東韶關南。
· 始安郡:孫吳分零陵郡設定,治始安,在今廣西桂林。
· 沓中:姜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分別是
對方考慮看過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最初是 三國演義 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 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 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
三國是指哪三國?主公分別是?三國紛爭多少年
愛竣浩 從那年到那年我沒辦法回答你。但是歷時120年餘載。三國時代主要是 魏 蜀 吳三國。魏國 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蜀國 劉備 東漢末年皇親國戚 吳國 孫權 江東最強家族 最終魏國司馬氏改晉結束三國時代。 從最後一個國家成立算,三國是從公元229年 公元280年。從黃巾起義算,就是公元184 公元...
三國時劉備手下官職最高的武將文官分別是誰?
劉備手下官職最高的武將,當然就是關羽了,官職最高的文官,當然就是諸葛亮,這兩人,一個是他的結拜兄弟,一個是他的得力軍師,都是他十分重視的人。文官當中最高的當然是非諸葛亮莫屬了,被劉備封為 丞相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武將當中當然非張飛莫屬了,不僅是車騎將軍,更是 司隸校尉 僅次於諸葛亮。五虎上將包含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