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怎樣「發表」詩作??

時間 2025-03-21 18:55:16

1樓:瀟湘風月

唐代詩人寫了詩後,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發表」:

呈示寄贈 這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詩《贈汪倫》、《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詩雖不以「寄」「贈」為題,但也是贈送給別人的,有時詩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誦。杜甫的詩友蘇渙曾到杜甫的船上拜訪,當面吟誦自己的詩給杜甫聽。

投諸名流 唐代許多舉子文士為了獲得聲譽,順利及第,往往會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獻給當時的名流,以便廣為流傳,提高自己的身價。如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詩,就是獻給當時著名詩人張籍的。

即席賦詠 如大曆年間盧綸、韓胡、李端等所謂「十才子」,常奔走於王公貴戚的宴席上賦詠酬答,從而名聲大振。

牆壁題詩 驛館、驛亭、寺觀等公共場所的牆、柱成為唐代詩人約定俗成的詩歌「發表園地」.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題詩》中說「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元稹)詩。」唐代詩人也喜歡在名勝古蹟上「發表」詩作,據記載,饒州幹越亭上的題詩達上百首。

晚唐詩人張祜曾在全國各地幾十座著名寺觀裡題過詩。

此外,中唐以後還流行用「詩板」題詩,然後掛起來。晚唐鹹通年間,詩人薛能經過蜀地飛過泉亭,曾看到「亭中有詩板百餘」,可見使用詩板很普遍。設立詩板的多是當地縣令、寺觀主人等。

他們請過路的名詩人留下詩篇,以求為本地、本寺觀增光添彩。如姊歸縣令繁知一聽說大詩人白居易要路過巫山,就事先在巫山神女祠粉壁上用大字寫道「蘇州刺史今才子,行至巫山必有詩」,目的是請白居易留詩。

更有趣的是,道士詩人唐球把自己的許多詩裝進乙個大瓢裡,放入河流,讓更多的人讀到他的詩。唐朝時已發明了雕版印刷術,詩人也曾印過詩集,如白居易就曾印過乙份,但印數很少,很難廣為傳播。

2樓:網友

上網`在網上發表的`我國在唐朝最大的城`洛陽和長安`有不少的網咖。

唐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其他詩歌呢?

3樓:ss風雲錄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4樓:愛吃好時的貓

都是通過詩集儲存下來的。

唐代詩人中現今留下詩作最多的是誰?

5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杜甫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餘首。有《杜少陵集》。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詩作。他把詩歌比作果樹,提出了「根情、苗言、花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著名論點。白居易生前,曾對自己的詩文進行過幾次編集,初名《白氏長慶集》,後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詩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寫5部。

唐末動亂,抄本散亂,又經輾轉刻寫,已非原貌。現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刻本,僅71卷,收詩文3600多篇。

6樓:左耳

存詩最多的唐代詩人是白居易。

陸游存詩是中國文學史上之罕見,有六十年間萬首詩(9300)

誰是唐代最早詩人,宋代最早詩人,王維是唐代詩人還是宋代詩人

趙武靈王復活 都不要亂說,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唐代最早詩人 虞世南 558 638年 唐代詩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餘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祕書監 弘文館學士等。宋代最早詩人 辛寅遜,生卒年代不詳,約880...

關於唐代詩人張繼的,關於唐代詩人張繼的資料

張繼,唐代詩人。字懿孫,襄州 今湖北襄樊 人。青春年少時的張繼日夜苦讀,可張榜之日,同窗好友一個個榜上有名,張繼卻名落孫山。落榜後,張繼非常失望,他一個人獨自來到蘇州。蘇州是個好地方,水鄉的風光勝似天堂。張繼想借蘇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煩悶。可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聯想到別人的風光自己的落寞。遊了一天...

我過唐代中唐詩人有哪些,唐代有哪些詩人?

中唐 韋應物 劉長卿 李益 李端 盧綸 吉中孚 錢起 司空曙 苗發 夏侯審 劉禹錫 柳宗元 韓愈 孟郊 賈島 姚合 李賀。請採納 大李杜 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隱 杜牧 韓柳 韓愈 柳宗元 白居易 王維 王昌齡 孟浩然 唐代有哪些詩人?1 杜牧 杜牧 803年 約852年 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