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時間 2025-03-11 01:40:16

1樓:風之語

觀書有感描繪了一副「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的美麗畫面。

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賞析: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

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2樓:夢幻水琉璃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裡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開啟的鏡子,藍天和白雲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彷彿悠閒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麼會這樣清澈?因為發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地輕。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這是譯文,可以嗎?

觀書有感描寫的意境?

3樓:

摘要。在我看來,觀書有感描寫的是一種深刻的思想意境,強調了人們對知識的追求,對真理的認知,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好的。在漏遲掘我看來,觀書有感描寫返核的是一種深刻的思想意境,強調了人們對知識的追求,對真理的認知,以及對人生的思考旦者。

讀完這首詩後有什麼樣的哲學啟發, 感想。

我思考一下文字發給你我的看法。

簡單的說讀完觀書有感這首詩後兆吵,蘆銀可以得到的哲學啟發是: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族譁侍斷提公升自己的知識水平,以及要求自己不斷思考,探索人生的真諦。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精髓。小龍同學在校期間自主創業,在校內開了一家奶茶店。已知店面租金為每年10000元,做奶茶的裝置一鍵侍次性投入2400元,預計可以使用兩年。

若每杯奶銀源茶成本1元,售價10元,假設工小龍的奶茶店每天賣鋒亮態出200杯奶茶, 如何幫助工小龍同學計算能否盈利?

你這跳躍有些快。

我思考一下。

好的。可以幫助小龍同學計算能否行首掘盈利的方法是:首先,計算每年的芹裂總收入,即200杯奶茶*10元*365天=730000元;其次,計算每年的總支出,即10000元的店面租金+2400元的裝置投入+其他人工水等所有雜七雜八成本,最後相減檔核。

就能看出是否盈利。

好的謝謝 王者榮耀是一款流辯鬥行的手機遊戲。有一種遊戲模式為幾配模式,兩方玩家各在英雄池內選擇5位英雄進行對戰,且一方陣容內不可出現重複的英雄。 若英雄池內有99位英雄,在不考慮陣容搭攜蘆磨配是否合理的情況下,一場比賽內,譁納每方各有多少種英雄的陣容搭配組合?

你是答主嗎?

你這問題也太多了<>

我幫你算一下。

在不考慮陣容搭配是否合理的情況下,一場比賽內,每方各有3,637,960種英雄的陣容搭配組合。

《觀書有感》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4樓:夢之緣文化

01 《觀書有感》採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

觀書有感》是宋代學者朱熹的組詩作品,採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

觀書有感》全文: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翻譯: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

要問為什麼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觀書有感》意象鮮活,化筆神工繪就自然美景並深契自然之理。其一描繪的是這樣一幅圖景:在風和日麗的季節裡。

詩人來到半畝見方的池塘旁流連徘徊欣賞這悅人的美景,只見池水清澈澄碧好似開啟盒罩的一面明鏡,光亮照人,徜徉遊動於池塘上空的陽光與白雲倒映在這一泓碧水中,擺動不止,帶給人們生命的動感,讓人產生美的遐思。

觀書有感作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5樓:凹凸今天更了嗎

《觀書有感》一詩主要運用借喻的修辭手法。《觀書有感二首》是宋代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作者「觀書」的感受,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首詩借景喻理,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第二首詩借事說理,藉助鉅艦無人能推動卻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藝術創作需要靈感的道理。

作者簡介: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字元晦。

祖籍婺源,生於尤溪,長於建州,從師五夫,講學武夷,結廬雲谷,授徒孝亭,葬於唐石。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給後人留下浩如煙海的著述。他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融匯儒、釋、道諸家而建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對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觀書有感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1)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

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2)是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描繪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時,又蘊涵了理性的東西。「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乙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乙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開啟了。

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

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汙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夠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3)方塘的水清澈見底,美麗極了,令人有無限遐想!!!

7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首詩是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描繪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時,又蘊涵了理性的東西。「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乙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乙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開啟了。

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

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汙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夠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8樓:唐玉——儀仙

半畝方方的池塘像一面鏡子似的開啟,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這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9樓:網友

把所有資料進行整理篩選,就能得到基本的答案。

10樓:星竹吧

方塘的水清澈見底,美麗極了,令人有無限遐想!!!

觀書有感怎樣具體描繪方塘的明淨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說的是,水塘平整且光亮,也暗示比喻了剛開啟的書本,嶄新,而且內容新穎。我愛古詩詞,如果大家喜歡,記得關注和分享,謝謝大家。朱熹在 觀書有感 中借半畝方塘清澈明淨來比喻讀書體會,富於理趣,耐人尋味。這句話正確嗎 正確 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讀書,不斷從讀書中汲取新的營養...

現求一副關於書店的兩副對聯,現求一副關於書店的兩副對聯

悠悠龍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坐舟.雨過琴書潤,書舍翰墨香. 至樂無聲唯孝悌 太羹有味是詩書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英 欲知千古事,須讀伍車書 錦繡成文,原非我有 琳琅滿架,惟待人求 知識千門,宜先專後博 圖書萬種,須細嚼深研 小小店堂,諸子百家皆過客 皇皇寰宇,三才萬物入奇書 藏古今學術 欲知今...

寫出觀書有感蘊含的道理,觀書有感,其一,這首詩蘊含了一個怎樣的道理?

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