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發分寧寄杜澗最後兩句運用什麼寫作手法

時間 2025-02-21 17:40:09

1樓:花花e小帥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 夜發分寧①寄杜潤叟 黃庭堅 陽關一曲水東流, 燈火旌陽一釣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滿川風月替人愁。 【注】①分寧即今江西修水,詩人的家鄉。

此詩乃詩人離家赴任時所作。杜澗叟是他的友人。 ⑴提起送別詩,不能不想起著名的陽關曲。

陽關在今天甘肅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是唐代出西域的門戶,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這首動人的送別詩,寫成後廣泛流傳,被譜成歌曲演唱,稱作「渭城曲」;唱時還要把結尾一句反覆重複三遍,所以又稱「陽關三疊」。本篇以「陽關一曲水東流」發端,可見是在依依惜別的神情中乘船離開了鄉土。故人有心,流水無情,不可解脫的矛盾,一上來就給全詩籠罩上傷感沉重的氛圍。

次句寫舟中回望之景。旌陽是山名,在分寧縣東一里,舟中遠去之際,旌陽山下的燈火仍依稀可辨,而自己已單獨置身於一葉小舟之中,隨流飄蕩於江面上。此情此景,又何以堪?

以上寫離別,尚未進入直接抒情。三四句的意思是:我只不過象平時那樣喝醉罷了,倒是滿川風月在替人悲愁啊!

前一句語氣極平淡,彷彿將滿懷愁思都解除了;後一句出人意表,卻又將悲愁加於江上的清風明月。難道真是將愁思轉移了嗎? ⑷非也。

物本無情,人自有情以有情觀無情,才會使無情之物染上人的主觀情緒色彩。這一江風月的悲愁,不就是詩人離情的外射嗎?詩人不但自己悲愁,還要讓天地萬物來替他悲愁,這樣的愁思可真無邊無際、難以排遣了。

由此可以體會前句的「醉」字,那不是一般的酒醉,而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呵!愁思浸滿了心田,加上一點朦朧的酒意,放眼望去,滿川風月,一片愁情。

詩人確實感到自己醉了,但並非醉於酒,而是醉於那勃發濃郁的愁情。所以這句語氣極平淡的話,其實包含著極深沉的苦味。 ⑸本詩的後一聯,將無情之物說成有情,而把有情的人,偏說成是無情,就形成了更為曲折也更耐人尋思的情景關係,在藝術表現上是頗為新奇的。

作者簡介。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注】本事寫於作者早年離開家鄉分寧區外的做官之時。

2樓:凝望海口

作者不說自己愁,而說「滿城風月替人愁」,移情於(景) 物,以(景)物寫人。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一二兩句通過描寫陽關一曲什麼的意境

3樓:蘇湙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一二兩句通過描寫陽關一曲什麼的意境:詩前兩句承題寫離家。晚上,詩人出行,親友們聚集江邊相送,唱著離別的的陽關曲;詩人登上一葉小舟,順流東下。

詩組合了各種離別的意象,深沉地表達伏激前離別時的情感。「水東流」是寫他乘舟出行,引出下句「一釣舟」,但因它緊接「陽關一曲」送別歌后,就暗示是以東流水錶達深長的離情別緒。對句中的「旌陽」是指明離別場所,「燈火」是從水中看岸上,暗示船已離岸漸漸遠去。

燈鉛清火旌陽一釣舟」,使人彷彿見到沉沉夜幕中,乙隻小船駛離了岸邊,在眾人的唏噓中漸漸遠去,渲染出濃重的傷感氛圍。乘夜離鄉別土,情景如此,人的思想又是如何呢?三、四句因而轉到言情上。

詩人在詩中一反常態,故作輕鬆語,說自己也不過是和平常一樣,喝酒喝醉了,沒有別離應有的傷悲,倒是滿川的缺清風月在替自己愁。這兩句很別緻,說自己不愁是假的,詩人離家次數多了,是不是「如今識盡愁滋味」,不想做出愁態來呢?「我自只如常日醉」,多多品味,不難發現其中含有許多苦澀味。

末句的風月替自己愁,這愁就無限擴大,漫延到整個自然界,比寫人的愁怨範圍和深度增展許多;把多情的風月與渾然沉醉的自身作對比,更為曲折地反映了自己複雜的心理。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最後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

4樓:沐雨蕭蕭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

黃庭堅陽關一曲水東流,燈火旌陽一釣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這首詩最後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作者不說自己愁,而說「滿川風月替人愁」,移情於(景)物,以(景)物寫人含蓄生動地表現了作者的離愁別緒。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後兩句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要簡要回答的!)

5樓:隱晦在家

表達了:詩人確實感到自己醉了,但並非醉於酒,而是醉於那勃發濃郁的愁情。所以這句語氣極平淡的話,其實包含著極深沉的苦味。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一句話,別囉嗦)

6樓:梅林小法師

本詩的最後兩句運用了借景抒情,借月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愁、憂傷。

夜發分寧寄杜澗叟最後兩句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7樓:

夜發分寧①寄杜澗 (宋)黃庭堅。

陽關②一曲水東流乎唯,燈火旌毀頃穗陽③一釣舟。

纖卜 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此詩的最後兩句運用了借景抒情,借月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愁、憂傷。

借月書懷,看似無情,其實很多情況下,惟其多情,恰似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