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寫的馬詩是在關於馬當中的第幾首?

時間 2025-02-15 03:25:17

1樓:匿名使用者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朝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什麼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

註釋。大漠:廣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說為燕然山,即今之杭愛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

鉤:古代兵器。

何當:何時。

金絡腦:即金絡頭,用**裝飾的馬籠頭。

踏:走,跑。此處有「賓士」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賞析。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得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鉤」是一種彎刀,一種**。

2樓:

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詩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其中,馬詩的第五首已選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以及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馬詩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有關馬的組詩有幾首,馬詩是其中的第幾首?

3樓:驕學相長

李賀有關馬的組詩有二十三首,馬詩是其中的第五首。

馬詩》李賀〔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什麼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頭,在猛虧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

李賀的《馬詩》共有23首,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裡所選的是含知槐第五首。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

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後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談友展雄才大志。

李賀《馬詩》的詩句是,李賀寫的《馬詩》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小魚桃 馬詩 系列古詩通過詠馬 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以馬喻人,來表現詩人的奇才異質 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馬詩 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其中最代表性也最出名的是第五首,原詩如下 馬詩二十三首 其五 唐代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譯文 平...

馬詩的作者是唐代的李賀,該詩採用比喻的手法,大大豐富了詩的什麼

陶笛 馬詩的作者是唐代的李賀,該詩採用了非常女人的一些手法,豐富了詩的內涵 宋蒸 往事的作者是唐代的旅客,實施該身採用的比喻手法大大的豐富了此事的含義。 擎天大菊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大漠沙如雪,燕...

根據六年級上冊李賀寫的《馬詩》寫意思

小魚桃 馬詩 系列古詩通過詠馬 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以馬喻人,來表現詩人的奇才異質 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馬詩 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其中最代表性也最出名的是第五首,原詩如下 馬詩二十三首 其五 唐代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譯文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