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識之窗
《僧薦重元寺閣》的譯文:
蘇州的重元寺的樓閣,乙個角突然傾倒。計算把樓閣扶正所需要的費用,應當要用幾千貫錢。有一位雲遊四方的和尚說:
不用勞動別人和花費錢財。請乙個人削木頭做成楔子,可以使它正直。」
寺廟的住持聽從了。遊僧每次吃完飯,總是拿著幾十個楔子,拿起斧頭上閣樓,在上面敲敲打打。不超過乙個月,閣樓的柱子都正了。
文言知識。說「貫」。古代把銅細作為貨幣的單位。
歷朝歷代鑄造各色各樣的銅細。它圓而扁平,中間有孔,所以後人把銅細稱為「孔方兄」。銅細多了,要用繩子串起來,「貫」是穿連的意思。
一千個銅細為「一貫」。崑曲《十五貫》就是寫婁阿鼠偷了十五貫銅細。上文說把重元寺閣薦直要花「數千貫」,意為要用去幾百萬個銅細的價值。
2樓:網友
原文〗 蘇州重元寺閣,一角忽傾。計其扶薦之功,當用錢數千貫。有遊僧曰:
不足勞人費錢。請一夫斫木為楔,可以正也。」寺主從之。
僧每食畢,輒持楔十數,執柯登閣,敲入其間。未逾月,閣柱悉正。
譯文〗 蘇州的重元寺的樓閣,乙個角突然傾倒。計算把樓閣扶正所需要的費用,應當要用幾千貫錢。有一位雲遊四方的和尚說:
不用勞動別人和花費錢財。請乙個人削木頭做成楔,可以是它直。」寺廟的住持聽從了。
遊僧每次吃完飯,就拿幾十個楔,拿起斧頭上閣樓,在上面敲敲打打。不到乙個月,閣樓的柱子都正了。
簡要評析〗這篇文章是一片古代寓言故事。雖然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這說明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登重玄寺閣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3樓:得書文化
作者] 韋應物 [朝代] 唐代。
時暇陟雲構,晨霽澄景光。
始見吳都大,十里鬱蒼蒼。
山川表尺瞎明麗,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陸,駢闐會四方。
俗繁節又暄,雨順物亦康。
禽魚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於茲省氓俗,一用勸農桑。
誠知虎符忝陵高空,但恨歸路長。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卷本《韋蘇州集》。
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滁州西澗。秋夜寄邱員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聞雁。 寄李儋元錫。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題僧院原文_翻譯及賞析
4樓:名成教育
不用問湯休,何人免白頭。百年如過鳥,萬事盡浮漚。別緒長牽夢,情由亂種愁。
卻嫌風景麗,窗外碧雲秋。——唐代·李遠《題僧院》 題僧院 不用問湯休,何人免白頭。百年如過鳥,萬事盡浮漚。
別緒長牽夢,情由亂種愁。卻嫌風景麗,窗外碧雲秋。李遠,字求古,帶絕一作承古,夔州雲安(今重慶市雲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士,官至御史中丞。
李遠善為文, 尤工於詩。 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遊, 與許渾齊名, 時號 「 渾詩遠賦」。李遠。
憂勤承聖緒,開泰喜時康。恭己臨群后,垂衣御八荒。務閒春向暮,朝罷日猶長。
紫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成功歸輔弼,致理賴忠良。共此鉛迅歡娛事,千秋樂未央。
唐代·李適《麟德殿宴百僚》麟德殿宴百僚。
憂勤承聖緒,開泰喜時康。恭己臨群后,垂衣御八荒。
務閒春向暮,朝罷日猶長。紫蠢激姿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
成功歸輔弼,致理賴忠良。共此歡娛事,千秋樂未央。太陽朝序,王宮有儀。
蟠桃彩駕,細柳光馳。軒祥表合,漢歷彰奇。禮和樂備,神其降斯。
唐代·佚名《郊廟歌辭。朝日樂章。迎神》郊廟歌辭。
朝日樂章。迎神。
太陽朝序,王宮有儀。蟠桃彩駕,細柳光馳。
軒祥表合,漢歷彰奇。禮和樂備,神其降斯。肅肅清祀,烝烝孝思。
薦享昭備,虔恭在茲。雍歌徹俎,祝嘏陳辭。用光武志,永固鴻基。
唐代·佚名《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永和》郊廟歌辭。
享太廟樂章。永和。
肅肅清祀,烝烝孝思。薦享昭備,虔恭在茲。
雍歌徹俎,祝嘏陳辭。用光武志,永固鴻基。
卷三·西僧原文_翻譯及賞析
5樓:達人方舟教育
卷三·西僧 蒲松齡。
兩僧自西域來,一赴五臺,一卓錫泰出。其服色彎差櫻言貌,俱與中國殊異。自言歷火焰山,山重重氣燻騰若爐灶,凡行必於雨後,心凝目注,輕跡步履之,誤蹴山石,則飛焰騰埋叢灼焉。
又經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峭壁插天際,四面瑩徹,似無所隔。又有隘可容腳踏車,二龍交角對口把守之。過者先拜龍,龍許過,則口角自開。
龍色白,鱗鬣皆如晶然。僧言途中歷十八寒暑矣。離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國僅存其二。
西土傳中國名山四:一泰慶纖山,一華山,一五臺,一落伽也。相傳山上遍地皆**,觀音、文殊猶生。
能至其處,則身便是佛,長生不死。
遊本覺寺原文_翻譯及賞析
6樓:四季教育
招提俯秋水,畫手借王維。清磬遞風韻,曉霜翻露姿。茶煙邀客竚,帆影喚舟移。毀滾衫他日成歸夢,來興楚子輩。——宋代·葛紹體《遊本覺寺》 遊本覺寺 招提俯秋水,畫手借王維。
清磬遞風韻,曉霜翻露姿。
茶煙邀客竚,帆影喚舟移。
他日成歸夢,來興楚子輩。亭臺入畫圖,石怪樹蕭疏。池上多佳致,城中無此居。垂楊偏稱鶴,宿鷺不驚魚。酒罷出門去,雲稜月一梳。——宋代·顧逢《劉蕭雲水閣》劉蕭雲水閣。
亭臺入畫圖,石怪樹蕭疏。
池上多佳致,城中無此居。
垂楊偏備皮稱鶴,宿鷺不驚魚。
酒罷出門去,雲稜月一梳。至道渾疑獨,頭頭豈或遺。塵中如默契,聖處自深知。一體珠同貫,多方路益歧。未能融物我,難與話希夷。——宋代·郭印《獨有堂》獨有堂。
至道渾疑獨,頭頭豈或遺。
塵中如默契,聖處自深知。
一體珠同貫,多方路益歧。
未能融物我,難與話希夷。遊從無俗調,我輩鍾此情。高談傲羲黃,豈復念功名纖腔。
嗟哉誇奪子,役役勞其生。得失動中懷,寵辱多自驚。形化心亦爾,闔棺竟無成。
宋代·郭印《和淵明韻贈耕道》和淵明韻贈耕道。
遊從無俗調,我輩鍾此情。
高談傲羲黃,豈復念功名。
嗟哉誇奪子,役役勞其生。
得失動中懷,寵辱多自驚。
形化心亦爾,闔棺竟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