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
秋色連波」二句,落筆於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入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
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發出「休獨倚」之嘆。
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2樓:網友
詞人登高所見的遼闊蒼茫的秋景,和強烈的思鄉愁緒。
《蘇幕遮》改寫成抒情性散文 范仲淹的
3樓:網友
[賞析]
這首詞抒寫思鄉之情、羈旅之思,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後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化用。「秋色連波」二句,落筆於高天厚地之間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的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
在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一句,又將青山攝入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點出所狀者乃薄暮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已隱寓其中。「芳草」歷來是別離主題賴以生髮的意象之一,比如相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寫「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清平樂》寫「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可見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魂」二句,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一詞,強調舍此而別無可能。
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除了。「明月樓高」一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不由得發出「休獨倚」之嘆。
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之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不愧為真情流溢、大筆振迅的千古名篇。
我不會,你按照賞析自己寫吧。
蘇幕遮 范仲淹
4樓:網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白雲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
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線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思念家鄉黯然銷魂,羈旅的愁思纏繞不休。
只有在夢中得到暫時的慰藉。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5樓:尹氚
蘇幕遮·碧雲天》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蘇幕遮范仲淹翻譯,蘇幕遮 范仲淹的詩,翻譯翻譯
原文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譯文 秋高氣爽,在晴空萬里的天幕上飄蕩著虛無縹緲的雲彩,那雲彩被碧藍的天色映襯著,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顏色 金風習習,玉露冷冷,大地鋪滿了金黃...
將范仲淹蘇幕遮改寫為散文
首詞抒寫思鄉之情 羈旅之思,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碧雲天,黃葉地 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後為元代王實甫 西廂記 長亭送別 一折所化用。秋色連波 二句,落筆於高天厚地之間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的秋波 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在...
范仲淹的思想是什麼,蘇幕遮 范仲淹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1 思想 文學上,范仲淹反對宋初文壇的柔靡文風,提出了宗經復古 文質相救 厚其風化的文學思想。政治上,實施新政,上疏 答手詔條陳十事 提出十項改革綱領,主張澄清吏治 改革科舉 整修武備 減免徭役 發展農業生產等,內容涉及到政治 經濟 軍事 教育 科舉等各個方面和領域。軍事上,范仲淹提出 積極防禦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