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感想 關於儒家 道家 法家 之類的

時間 2025-01-01 06:55:17

1樓:網友

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乙個字:仁,追求成仁之道,克己守禮,注重自身道德修養同時有著強烈的報國意識;道家核心思想乙個字:道。

崇尚無為,無為而治,不變而應萬變,道家普遍有種出世的風采,如老莊,相比國家大事,他們更關心的是天人合一的心境,諸如「道可道,非常道,」,馭六氣之辨,遊於無窮」都有著對天人之道深刻的理解;至於法家,也用乙個字:法,他們以韓非子為代表的重刑法,實行以法治人(法指刑法並非法律,和今日不同),他們對帝王權術的影響最大,秦皇吸收法家思想統一六國,漢武打著儒家的幌子行法家之實,使漢朝的軍事實力大增,至於後代皇帝,很多都是借鑑漢武帝的的治國之道。還有乙個比較有影響的百家,墨家,代表是墨子,他們信仰「兼愛,非攻」希望能改變當時戰亂的的格局,失敗。

墨家有個照明的特點!他們有嚴密的組織,奉墨子(及之後的繼承人)為主,對內管制極其嚴苛甚至超過法家。當然,墨家最出名的還是守禦,曾經墨子游說楚王,和魯班模擬對戰,他就用墨守讓魯班無論如何都攻不進,成語墨守成規最初就是形容墨子傑出防守能力。

最後要說的是,諸子百家是中國古代最璀璨的篇章,他們對後世的影響大到不解釋,作為一箇中國人,衷心為此而自豪!

2樓:再列印

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很多政治家的追求。

道家的無為,是咱們小老百姓的居家法寶,無慾無求,活得寧靜。

法家的法術勢將道德壓下。

中國傳統儒家道家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

3樓:綠蓑江上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兩大支柱 , 儒家思想以「經世致用」為特色 , 道家思想則以自然、超脫為特色。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過程中 , 儒家與道家的思想 , 以各自不同的方式 , 對文人品格、文學創作、文學理論等各個方面產生過既相互排斥 , 又相互補充的深遠的影響。

一、文人的心理結構 儒道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兩大支柱 , 對於在孔孟與老莊。

思想的薰陶下成長的文人們來說 , 出仕與退隱 , 兼濟與獨善 , 樂觀進取與消極退避這兩種人生態度始終是他們需要面對的選擇。一般說來 , 儒家主張積極入世 , 以兼濟天下為己任 ; 道家則主張超曠出世 , 以逍遙。

自適為理想。

二者既相互對立 , 又相互補充。 不過 ,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 , 其實儒家和道家本來都同時具有積極用世和超然通達這兩種心態。

三、舉例說說中國傳統儒家、道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1 、文以載道,為政治教化服務。

論語·子張》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孔子。十分重視學習與從政的關係,認為「學而時習之」後應關心國家政事。可見儒家思想。

注重學以致用,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思想,「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學標準,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學的社會實踐。

功用的,而不僅僅是人們寓情於詩,借詩抒情的產物,這種社會公用與唐代提倡的「文以載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結合,不難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學是要經世致用,為政治教化服務。這種社會政治教化的文學是統治者維護其地位,治國安邦的重要法寶,這也是中國文學最顯著,最本質的特徵之一。

2 、中庸之道。

論語 先進》中記載:「子貢。

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

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

過猶不及。』」孔子是很崇尚中庸之道的,他認為「中庸之為德也」,「中庸」的「中」不是中間的意思,不是在兩個極端中間找到中間的哪乙個,而是找到最適合的哪乙個,中庸之意其實就是在處理問題時不要走極端,而是要找到處理問題最適合的方法。中庸之道可以說已經滲透到絕大數中國人的血液之中,中國人講究「中庸」,而「中庸」更是促使自古以來的很多文學作品呈現含蓄、內斂的傾向,作家們似乎能夠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強烈的情感不致一瀉千里地抒發。

3、 「天人合一」的天道觀。

儒家思想的精華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使得中國傳統文化。

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儒家「天人合一」的天道觀為文學作品意境的烘托作了很大的貢獻,《論語·堯曰》中記載「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孔子認為天命不可違,所以人要「盡人事,聽天命」,所以中國的文學作品一邊注重聖賢的意境烘托,一邊又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不同之處

5樓:奈運發

區別如下: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的文化,儒家倡導知識的獲取和品德的培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規律的文化,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無私奉獻的文化,佛家思想中蘊含了慈悲和福報論,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對於做人標準要求很高,共九點,仁是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禮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智同知是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

信指缺襪攜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恕是指寬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是指與人交往中的老實忠厚,孝是對父母的尊重,悌是對好或兄長的敬愛。

道家文化悟道法,淡泊名利,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萬物伏伏都有道而生,同時道也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相互轉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領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順應自然。

另外,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是利用了轉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爭也是爭。

佛家文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家文化中,因果輪迴觀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報,幹壞事便要嘗壞果,所以佛家倡導信徒慈悲為懷,多積善果。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論語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就是對儒家人生觀的最佳闡釋,人三十當立,該當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道家的順其自然觀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絕非簡單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規律就需要多思考觀察和學習,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佛家文化中有業報觀,講求對世間萬物都報以同等的慈悲,無私奉獻,超凡脫俗。

中國古代文化對現代的影響,中國古代文化對現代的作用。

是中國現代人的意識的根源 中國人沒有因為西方文明的到來而放棄自己的民族的文化 是孔子害了我們,漢武帝利用儒學思想鞏固了政權,使人們變的麻木,導致2000年後的的落後捱打 中國古代文化對現代的作用。1 科舉原來目的是為 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 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 公開及公正的方...

關於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哪些

傳統節日文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還有宗族族文化 婚嫁文化 葬禮文化 飲食文化等方面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哪些 主要有 儒家 孔子 論語 孟子 孟子 荀子 仁 義 禮 智 信 中庸 佛家 心經 地藏經 佛說阿彌陀經 道家 老子 列子 莊子 道德,無為 逍遙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愛 法家 韓非 李斯 韓非...

儒家 法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誰,中國古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的代表是誰

彩虹視野 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大變革時期,不僅各個國家輪番登場,更是產生了一大批學術流派,對以後的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儒家 代表人物有孔子 孟子 荀子等 儒家可以是對中國影響最深的學派了。儒家以人性本善論和人們恪守傳統的精神需求為理論根基,繼承發揚了周王道以民為本 禮樂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