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梅嵐談金融
起承轉合,是古時候的人寫詩寫文章經常用的一種方法。尤其在唐朝之後,寫詩開始很講究起承轉合,要求是很嚴格的。到了後代,元代的時候就有人總結了,寫詩應該有四種方法,就是起承轉合應該怎麼樣。
這個下面有朋友已經說了,我就不再引用了。
我們來看起承轉合是什麼意思?
起,就是開始。就是寫我們在寫文章,寫詩的時候,開頭要開宗明義或者單刀直入。或者設定一些懸念來引起讀者的興致。還有呢,也可以平鋪直敘。這是說寫詩的開頭要以自然為主。
承,就是承接。承接什麼地方呢?承接第一句裡面的起。承接的話有幾個要求。乙個是要自然,另外乙個是要有力。這第二句是要承上的,而且還要啟下。
轉,意思就是變化。到了第三句或者是第三聯就要轉。要有所變化,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文似看山不喜平嘛。文章要有起伏變化,要有跌宕起伏,才引人入勝。
最後乙個合,就是結尾的意思。一篇文章一首詩應該怎麼結尾呢?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韻味。包括點名主題或者是能夠啟發讀者的聯想。要做到的效果就是乾脆利落,有力量並且有回味。
下面咱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看看,古詩裡面的起承轉合。
杜甫的《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第一句就是起,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寫諸葛亮的功勞。
第二句呢,就是承接第一句來說的,承。諸葛亮他有那麼大的功能,那他是怎麼成名的?
第三呢就是轉。轉到別的地方去了,就說孔明的計謀能夠流芳千古。
第四句就是和結尾了。就寫孔明功業未成。這首詩很簡單,起承轉合只有四句非常分明。
再看杜甫的另一首詩,這是一首七言律詩,稍微複雜一點就要,《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這首詩後人評價很高,被評為律詩的第一。那這首詩好在**呢?
他的起。是首聯,首聯的話就包括兩句了。就寫詩人登到高處,看到一副秋天天高氣爽的景象。
頷聯呢,就是接下來的第三第四句。前兩句說登高,登到高處後怎麼樣呢?就看到什麼風景,聽到了什麼聲音,這就去接。看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接著首聯來說的。
頸聯呢就是轉。
怎麼說這兩句是轉呢?前面兩聯,首聯和頷聯是寫景的,那到了這裡就轉到寫情了。寫。
詩詞的起承轉合
2樓:梧桐樹邊羽
律詩的起承轉合,實際上是一種普遍文法。
元代範德璣的《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起承轉合」是大部分事件的正常時間線,所以也就是大部分文章的正常寫作手法。
而律詩,只是把它作為成文法則表明罷了。
首聯起興,頷聯承續,這兩聯一般是從時間、地點、環境、事由寫起,首聯大概交代,頷聯進行深化或者拓寬描寫。
關鍵是頸聯的轉換,怎麼轉?往**轉?急轉還是慢轉?
跨度多大?這個就需要詩人在整首詩的構思上進行把控,一旦轉開,或豁然開朗,或柳暗花明,但是又不能脫離全詩的意境,因為我們還需要在尾聯合回首聯。
尾聯不但要合回首聯,同時要延續頸聯的思緒發展。
起承轉合實際上是考驗創作者的整體構思能力,而頸聯的轉換是為了避免整首律詩進入流水賬似的描寫,也是為了真正突出詩的意圖,對詩的境界做出昇華。
到近現代,有些詩人在創作的時候會使用各種時空打亂的寫作手法來增加作品的吸引力,但是在讀者心中,無非是最後把所有頭緒按「起承轉合」理順,才恍然大悟。
起承轉合」是生而為人、人創造藝術的侷限性,也是普通大眾最好接受的邏輯性。所有文學作品,都有其內在的脈絡,就算表現得不明顯,無非是作者增加閱讀趣味性或者故意增加閱讀難度罷了。<>
詩歌起承轉合什麼意思
3樓:貞德丶
成語出處: 清·金聖嘆《西廂記讀法》:「有此 許多 起孫笑承轉合 ,便令題目透出文字。」
成語例句: 然而不得已,也只好 起承轉合 ,上臺去說幾句。
繁體寫法巖拿: 起承轉合。
注音: ㄑ起承轉合的近義詞: 承上啟下 承接其上,開啟其下 承上啟下的一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opening,developing,changing and concluding
讀音注意: 轉,不能讀作「zhuàn」。
寫則棗含法注意: 承,不能寫作「程」。
詩歌的起承轉合
4樓:呦呦璐蓂
詩歌的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是歷代詩扮指文作者在創作時總結出來的詩文結構方式之一,是詩文作者創作經驗的體現,最早由元代範梓提出來的,那麼,什麼叫起承轉合?所謂「起」,即開頭。「承」在「起」後,是承接上一層而,包括順接、反接和以類連比,甚至還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轉」是接「承」而來,在內容上推進一層,轉出他意。「合」就是詩文的結尾,即收合結尾,使詩歌的結構完整,往往是針對上面描述的內容作「集中」(合)的表現,或議論,或抒情,或寓情於景等。總之,詩文中的「起承轉蘆悶合」,也就是如何開頭,如何發展,如何承轉和如何收尾的結構問題。
我國古律詩常運用起、承轉、合。律詩「首聯」也叫「起聯」「頷聯」承筆銜接。承筆是承接開頭、或寫景、或抒情、語廳譁配氣和緩,與上聯自然銜接,不可松泛。
起筆一聯只概括大概,承筆應點明題意,以開啟下文轉筆一聯。
我國元人楊戩《詩法家數》說:「頷聯:或寫意,或寫景,或書事、用事、引證。
此聯要接破題,要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頸聯」起筆呼應,上承「頷聯」,轉折突起,陡生波瀾,有起有伏,力免平鋪直敘。
詩歌的起承轉合
5樓:驚喜妙妙屋
<>所謂起、承、轉、合之說,以律詩言,一二句是起聯,亦曰首聯;三四句是承聯,亦曰次聯或頷聯;五六句為轉聯,亦稱頸聯或三聯;七八句為結聯或稱末聯。以絕詩論,則首句為起句,次句為承句,三句為轉,四句為結。其法各有不同,現分述如後:
1、起:起者或引事起,或就題起,或對景興起,燃餘鍵或比起,總之要突兀崢嶸,如狂風捲浪勢欲滔天,或如閒雲出岫輕逸自在。
2、承:而詩之承接之法,應注意與題目之關合,並緊接起句之立意,或寫景,或抒情,或引事皮巧列證,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氣貫注之妙。
3、** 律詩之轉折在第三聯,又稱頸聯。
4、合(結):結句又稱斷句或落句。在絕詩為第四句,於律詩則為第四聯。結句毀鋒之意,即是將前面三句或三聯,作一總結以為收束也。
經典的古詩詞,經典唯美古詩詞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 越人歌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 木蘭花 擬古決絕詞柬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五首 其四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 臨江仙 送錢穆父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
描寫山的古詩詞,描寫「兄弟」的古詩詞
檸檬的味道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 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 登鸛雀樓 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望嶽 3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春望 4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 鹿柴 5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 關山月 6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 獨坐敬亭...
關於長的古詩詞,關於長江的古詩詞
龍之騰必潛乃翔 餞中書侍郎來濟 李世民 曖曖去塵昏灞岸,飛飛輕蓋指河梁。雲峰衣結千重葉,雪岫花開幾樹妝。深悲黃鶴孤舟遠,獨嘆青山別路長。聊將分袂沾巾淚,還用持添離席觴。 金玉良言 還陝述懷 李世民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