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故事講的是古代邊塞有個老人家,家裡有匹馬丟了,大家都為他感到難過,他自己卻說:「這不見得是壞事情」,誰知道過了幾天,那匹馬走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匹母馬。鄰居都跑來恭喜他,他卻說:
這不見得是個好事情」。果然,他兒子騎這匹母馬出去, 被馬甩下來,把腿摔斷了。鄰居又跑來安慰他,他卻說:
這也不見得是壞事情」。過了不久,邊塞發生了戰爭,很多年輕人被徵發,很多人戰死沒有回來,而他的兒子因為腿斷了不需要上戰場,保住了一命。
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當前眼前出現的壞事,往後的結果不一定不是好事!
2樓:聃鞅
天之道,損有餘,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3樓:匿名使用者
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
4樓:網友
老子的話 會說 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 實在是太貼切了。
孔子麼 可能找不到這樣的句子 我能想到的只有 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 其實不是一個意思 才疏學淺 孤陋寡聞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 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
6樓:左手倒影的倒影
丟了馬也說不定是壞事,說明事情都有兩面性。
7樓:您註冊失敗了
嘿,兄弟們這句話是老子說的,好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8樓:星座家
靠近邊塞的地方,住著一位老翁。老翁精通術數,善於占卜。
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馬,無緣無故掙脫韁繩,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鄰居都來安慰他,他心中有數,平靜地說:「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
幾個月後,那匹丟失的馬突然又跑回家來了,還領著一匹胡人的駿馬一起回來。
鄰居們得知,都前來向他家表示祝賀。老翁無動於衷,坦然道:「這樣的事,難道不是禍嗎?」
老翁的兒子生性好武,喜歡騎術。有一天,他兒子騎著胡人的駿馬到野外練習騎射,烈馬脫韁,他兒子摔斷了大腿,成了終生殘疾。
鄰居們聽說後,紛紛前來慰問。老翁不動聲色,淡然道:「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
又過了一年,胡人侵犯邊境,大舉入塞。四鄉八鄰的精壯男子都被徵召入伍,拿起**去參戰,死傷不可勝計。
靠近邊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戰爭中喪生。唯獨老翁的兒子因殘疾,沒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殘年餘生。
老翁能夠如此淡然地看待得與失,在於他一直在辯證地看問題,將辯證思維恰如其分地運用到了生活當中。
其實,真實的生活無處不存在著辯證法,它不會有絕對的好,也不會有絕對的壞。在此處的好到了彼處也許就變成了壞,同理,此處的壞到了彼處也許可以演化為好。就如我們的優勢,在特定的環境中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脫離了這片土壤,也許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我們總喜歡追求完美,認為完美才能得到快樂和幸福,稍有缺憾,便想方設法去彌補,殊不知殘缺也是一種美。
生活中我們總為失去的東西而懊惱,而悔恨,但是,用辯證思維來思量一番,就會發現,一時的失去也許會換得長久的擁有,一絲的缺憾也許會得到更美好的生活。世間萬事萬物無不如此。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9樓:冰藕不知天下知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間訓》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屬於雜家作品。
這個老人說:「這怎麼就知道不是一個禍患呢?」家裡多了匹良馬,他的兒子又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大腿。
大家都安慰他,這個老人又說:「這怎麼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侵入邊塞,青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參戰,靠近邊塞的人絕大部分都因戰爭而死去。
唯獨他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淮南子·人間訓》
此故事主要體現了道家的哲學思想。
道家的哲學思想主要是無為、逍遙、自然、觀賞的哲學思想。
故事中的這個人精通術數,包含著他能夠提前預知禍福。所以他只要順其自然,讓事情按照規律發展就會有結果了。
在這個故事中,賽翁沒有做任何事情。
馬丟了沒有去找馬,回來了也沒有好好的修補馬圈。兒子受傷了,也沒有悲傷。兒子得以免於征戰,保全性命也沒有高興。
這都是道家的無為、自然的精神體現。
如果這件事情是儒家精神,他會如何做?
馬丟了他會請鄰居幫忙尋找,並且做到「亡羊補牢」。馬匹回來,會很高興,並且會宴請幫忙尋找馬匹的人,祝賀此事。
兒子喜歡騎馬,會好好的教導他,在這期間就會講騎馬的方法技術,使兒子免於傷害並擁有精湛的駕馭技術。兒子受傷以後也會及時救助兒子,並且總結經驗,並把經驗分享給鄰居。至於征戰,儒家思想講究精忠報國,他會為自己沒有參戰而感到惋惜。
其中最重要的差別是道家思想講究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儒家思想講究血緣關係,鄰里和睦,其樂融融。
一件事情的發生,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是不同的。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abc理論。
所以,焉知非福,禍福同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解釋
10樓:子靜子的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句話**於「塞翁失馬」的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間訓》。這篇文章講的是古代塞北有一位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去了,周圍的鄰居怕他傷心,都去安慰他,這位老漢卻很樂觀,他認為這一件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幾天後,老漢的馬不但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一群胡人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去祝賀他,可這位老漢又認為這也許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後來,他的兒子在騎馬玩的時候,不小心摔斷了腿,於是,大家又都來安慰這位老漢,可他又認為這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後來因為戰爭而徵兵,老漢的兒子卻因為腿腳不方便而躲過了戰亂,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就得到了千古流傳。
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不能以一時的得失來做定論,壞事不一定就是壞事,也有可能壞事變好事。我們這一生,無論是遇到禍還是福,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定要保持樂觀向上,用辯證的態度去看待任何事情的得與失。
總結:我們經常會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句話來安慰別人,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主要是告訴大家,雖然一時因為某些原因而受到損失或者是失敗,但是也不一定就是壞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們要樂觀面對每一件事情。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什麼意思?
風劉才子腎寶儒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態,一定要樂觀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轉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英語 a loss,no bad thing or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什麼意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反之亦然。你現在損失了但並不一定是壞事,可能是好事 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態,一定要樂觀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轉化。這麼簡單...
塞翁失馬的故事是什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講的什麼故事啊
戰國時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養了許多馬,一天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到這事,都來安慰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笑說 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還會帶來福氣。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過了沒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