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已微涼
熊慶來 聶耳 鄭和 龍雲 楚圖南 李根源 艾思奇
2樓:羅小黑or羅小白
吳三桂?呵呵,開個玩笑哈。
雲南的名人有哪些 雲南歷史名人
3樓:金果
1、鄭和
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761
鄭和(2023年? - 2023年 ), 回族,本姓馬,世稱“三保太監” (又作“三寶太監” ),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中國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早年經歷不詳,據推測於明平雲南之戰中為明軍所擄,2023年隨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隨即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後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賜姓鄭,升任為內官監太監。
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1405到202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間,鄭和去世,一說於202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裡國。
2、孫髯
約生於清康熙五十年(2023年) ,卒於乾隆三十八年 (2023年) ,終年62歲。一說約生於1684~2023年間,終年約79歲至89歲。原籍陝西三原,父親來雲南任職,舉家流寓昆明。
孫髯自幼好學,入學考試時,因入場搜身,不願受侮而離去,以後即終身不仕。40歲左右,適遇彌勒州苗漪任昆明育才書院山長,兩人相識結為至交。
他愛梅花迎霜傲雪之骨氣,自稱“萬樹梅花一布衣”。他與當時名士錢南園、李因培等常往來酬唱,抒發高潔情懷。他身居昆明,目睹水災給居民帶來的痛苦。
於是親自踏勘盤龍江源流,訪問農民,查閱歷史資料,寫出《擬盤龍江水利圖說》,提出治水方案。他常到滇池畔觀賞水光山色,即景抒情,寫出千古絕唱——一百八十字的大觀樓長聯。
長聯是他藝術的薈萃,是他世界觀的表述,是他性格的寫照。晚年窮困潦倒,棲息圓通寺咒蛟臺洞穴,以醫卜為生,儘管受生活的折磨,仍樂觀自如,寫下很多詩文。
他有個女兒出嫁彌勒州三道橋,老伴(人稱孫二奶奶)隨他難以餬口,只得從女度日。公元2023年,孫髯亦來彌,傳說在東門外設館教書,隨後又到城西新瓦房村教私塾。
去世後,老伴清理臥室,只見斷卷殘篇,一氣之下,將原稿全部火化。此時無寸土歸葬,得苗姓相助,草草收殮,葬於苗姓祖塋。
3、蘭茂
蘭茂(1397—2023年),字廷秀,號止庵,外號和光道人、洞天風月子、玄壺子等,雲南省嵩明縣楊林人,祖籍河南洛陽。明代醫藥家、音韻學家、詩人、教育家、理學宗匠。
生性聰穎,勤奮好學,少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終身隱居楊林鄉里,採藥行醫,潛心著述,設館授徒,人稱"小聖"。
蘭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卻不多。蘭茂辭世40年,明正德《雲南志》記述蘭茂著有《玄壺集》等十九種書;這份蘭茂著述一覽表記述的有關書目,也有二十多種。
流傳至今的只有《韻略易通》、《滇南本草》、《醫門攬要》、《玄壺集》、《信天風月通玄記》和170多首詩作。
4、李公樸
李公樸(2023年11月26日-2023年7月12日) ,號僕如,原名永祥,號晉祥,原籍武進縣湖塘橋,在淮安出生。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
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傑出的社會教育家。2023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國民黨特務開槍暗殺,次日凌晨因傷重、流血過多犧牲。
5、聶耳
聶耳(2023年2月14日-2023年7月17日),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曾用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2023年2月,聶耳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2023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202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2023年到上海,參加反帝大同盟。2023年初,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2023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聶耳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幾十年。他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創作的榜樣。
雲南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雲南歷史上出過幾位狀元?
4樓:紳士披掛館
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在雲南歷史上曾出現過三位“狀元”.
李啟東駱成驤
袁嘉穀雲南歷史上應該有過三位“狀元”
雲南作為多民族地區,民族文化豐富多彩。自元代以來,以儒學為核心的漢文化,在這塊土地上迅速發展,並與本土的民族文化相碰撞、融匯,使雲南的歷史文化呈現多元、興盛的特色,也培育了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人。
這裡我們需要特別說明一個問題,按照傳統的說法,中國科舉制度始創於隋朝,延續至清末,長達1300多年之久。在這漫長的1300多年中,雲南從未產生過一位狀元。歷史的真實告訴我們,這其實是一種誤讀,因為它不符合雲南歷史文化發展的客觀事實。
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雲南歷史上曾產生過三位“狀元”。當然這三位“狀元”,都有一種特殊情況,需要加以說明。
雲南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產生於明代嘉靖十一年(2023年),他的名字叫李啟東,雲南楚雄人。據倪蛻《滇雲歷年傳》記載,明世宗嘉靖十年(2023年),雲南鄉試有34人中舉。次年,中舉者赴京參加會試,有6人考中進士。
在隨後的殿試中,李啟東考中“一甲一名”,這就應該是狀元。李啟東的狀元是當之無愧的,距今已有476年,時間是比較早的。可是,當殿試成績名錄進呈御覽時,明世宗朱厚熜卻將本應點為狀元的李啟東,以莫名其妙的“雲南邊方”為由,將李啟東抑置為“二甲一名”。
於是,這位理所當然的狀元,卻夭折了。對雲南的歧視,實際來自明代**。
雲南歷史上的第二位“狀元”,產生於清代光緒二十一年(2023年),他的名字叫駱成驤,原籍雲南會澤。駱成驤於光緒二十一年,會試得中,旋參加殿試,被光緒皇帝載湉“欽定第一”,成為狀元。這是名副其實的狀元,然而這位原籍雲南會澤的駱成驤,卻算到了四川資州(今資中)籍的頭上。
因駱成驤雖原籍雲南會澤,姓李,因家貧,在駱成驤七歲時,碰上四川資州人駱騰煥夫婦來會澤經商,駱之李姓父親便將駱成驤過繼給駱騰煥,改名駱成驤,隨後即隨駱騰煥到四川,先後在資州、成都求學,於是後來便成了四川資州籍的狀元了。然而這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原籍確是雲南會澤。
雲南歷史上的第三位“狀元”,產生於清代光緒二十九年(2023年),他的名字叫袁嘉穀,雲南石屏人。其時,清**迫於形勢,停止科舉考試,設經濟特科考試。這裡所謂“經濟”,乃“經國濟民”、“經世致用”之意。
光緒二十八年(2023年)夏,袁嘉穀被推薦赴京考試,全國應試者306人。袁嘉穀在殿試中,中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2023年),於河南開封應經濟特科考試,應試者127人,結果袁嘉穀名列榜首,此次金榜題名者27人,其中一等9人,二等18人。
雲南題名金榜者2人,另一人是肖應椿,取二等第7名。袁嘉穀經濟特科第一名,人們稱為“經濟特元”,雖不叫狀元,其地位卻相當於狀元,或者說“不是狀元,勝似狀元”。
雲南歷史上出現過三個特殊的“狀元”,從一個側面說明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的雲南,文化並不是很落後的。這一點也可以從位居全國第二的孔廟———“建水文廟”得到印證。
(謝本書)
5樓:孩子別哭有我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創於隋朝,延續至清末,長達2023年之久。在這2023年之間,人們的印象裡,雲南從未出現過一位狀元,以此說明處於極邊之地的雲南,文化非常落後。然而,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在雲南歷史上曾出現過三位“狀元”。
說明歷史上的雲南,文化豐富多彩,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落後。
從古至今雲南有哪些歷史名人?
6樓:匿名使用者
段思平、皮羅閣、龍雲、卓琳、熊慶來、唐繼堯、盧漢、楊麗萍、胡靜、熊汝霖、扎西頓珠、劉恩佑、聶耳、鄭和、艾思奇、張豐毅等
雲南昭通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7樓:昆明
羅炳輝《從奴隸到將軍》的電影,說的就是羅炳輝
8樓:匿名使用者
1。龍雲 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後起義,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2。盧漢 雲南省委
回主席3。羅炳輝
4。鄒答若衡 近代武著名術名家,鄒家拳的創始人。後在石達開摩下傳授南少林拳。
5。英雄徐洪剛
6。張維翰 國民**立法院委員兼祕書長 2023年去臺灣,歷任臺灣當局”監察院”副院長,**院長任,國民***紀律委員會委員,政策委員會委員,**評議委員。
7。曾萬鍾 國民黨第一戰區副司令,國民***監察委員。
8。唐友耕 清朝光緒年 清軍參將和重慶鎮總兵 雲南總督,率兵圍剿石達開,於大渡河擒石解往成都,並賞黃馬褂。
9。孔憲章
10。李華英
11。唐繼堯(注:唐繼堯時代,會澤是昭通管轄,現為曲靖管轄)
雲南近代史上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9樓:刺鳥
蔡鍔和唐繼堯算嗎?在那裡做過都督的說~
雲南有哪些名人?
10樓:手機使用者
還有雲南省彝良縣的羅炳輝將軍,一群沒長知識的娃娃
歷史上道教的文化名人,歷史文化名人
死靈司令路西法 1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 後入楚 國苦縣 古縣名 中國古代思想家 哲學家 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
歷史上天水的文化名人,歷史上天水的文化名人 5
王鷹,著名吉他教育家,知名 人,自由撰稿人。1990年畢業於北 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專業,歷任北 京青年吉他協會理事 吉他世界 編委 成都人民廣播電臺文藝臺流行 節目主持人 中唱成都公司 編輯。1995年他推 出首部專著 吉他彈唱實用技法 書中所 倡導的全新的吉他和聲編寫理念在全國引起轟動,該書...
中國歷史上哪些文化名人和關漢卿那樣傲視權貴
歷史有三層含義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 過去的事實。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映,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