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裡怎么沒有「么」百家姓裡怎麼沒有「么」?

時間 2022-09-24 00:10:20

1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因為中國的姓遠遠不止100個

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萬多個姓氏,其中的3000多個一直使用到今天。早在2023年,我國的有關部門曾對北京等7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況作過一個調查,發現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個,上海市有1640個,瀋陽市有1270個,武漢市有1574個,重慶市有1245個,成都市有1631個。把7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統計,共有2694 個。

2023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字處對全國2023年人口普查資料進行分省區抽樣調查,共抽查174900人,得到姓氏737個。174900人,得到姓氏737個。兩年後,中國科學院遺傳所也對這些普查資料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抽查537429個漢族人,共發現姓氏1066個。

至2023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處又利用2023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對全國六大方言區570822人進行統計,得到姓氏1086個。上述3次抽樣調查所得姓氏合在一起,共有1436個。造成這種姓氏較少的原因主要與抽樣有關,被抽的人口比例不大,無疑有大量的姓氏因為沒有被抽樣而遺漏下來。

因此,根據不少專家的估計,我國目前使用的姓氏應在3000個以上。當然,上述數字也僅是估計而已。十分確切的姓氏使用數字,只有在以後進行人口普查時,對姓氏進行專項統計後才能得出。

從已知的姓氏統計資料看,我國務省市自治區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個以上,但這些姓氏的使用頻率和擁有的人口情況是十分懸殊的。以我國北部為例,李、王、張、劉是北方大姓,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佔全市人口總數的10.6%,李、張二姓也各佔9.6%,劉姓佔7.7%。四姓人口加起來,共佔北京市總人口的1/3以上。

又如上海市,據有關部門對上海市區和上海縣625萬人的統計,張、王、陳三姓人口最多,分別占人口總數的6.46%、6.4%和5.83%。除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個的還有李、徐、朱、周、吳、劉、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總數的3.6%至2.43%不等。此外,人口數量佔總人口重%以上的姓氏共有19個,除上述10個外,另有楊、黃、陸、孫、顧、趙、胡、金、曹。

19姓人口加起來,佔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臺灣省,根據2023年6月的人口普查結果,當時全省有居民1700萬,使用姓氏1694個,其中位居前10個的依次是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人口占臺灣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陳姓,據2023年和2023年兩次抽樣調查統計,其人口數量都佔全省人口總數的12%以上。

從全國來看,據一些專家對我國2023年人口普查抽樣資料的分析研究,參考2023年《臺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發現李、王、張三姓人口最多,分別占人口總數的7.9%、7.4%和7.1%。此外,另有16個姓氏的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1%,它們依次是:

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這19姓的人口之和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總數的55.6%。至於佔全國87%的人口,基本只使用100個姓氏;90%左右的人口使用120個姓氏,96%的人口使用200個姓氏,98%的人口使用300個姓氏,99%的人口使用500個姓氏。

這種統計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目前姓氏使用的實際情況。

我國當代姓氏使用數量的難以估計和地區分佈的不平衡,所反映出的特點當然不止以上這些。如果把我國以長江為界分作南北兩大區,並把其姓氏的使用情況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貴州和雲南等9省區的南方區,大姓的人口多寡和排列順序與北方區有明顯的不同。如仍以上述抽樣調查資料為例,南方區的三大姓依次是陳、李、張,所佔人口比例分別是7.1%、6,9%和4.8%;而北方區則以王、李、張為三大姓,所佔比例也分別是8.6%、8.4%和8.0%。

由此可見,南北三大姓中只有李、張兩姓一致,其第一大姓各不相同。不僅如此,即使是南北相同的李姓,在地區分佈上仍不平衡,南方區的頻率也僅佔北方區的二分之一。同樣,張姓雖在南北兩區中均列第三位,但北方區的頻率是南方區的兩倍。

這種地區分佈上的不平衡,當然在其他姓氏中也有反映。如陳姓是南方區的第一大姓,也是廣東省的第一大姓,其僅在廣東省的人口比例即達10.5%;而在北方的黑龍江省,比例只有2.6%,僅為廣東省的三分之一。又如,北方區的趙、孫、馬、劉等姓比例顯著高於南方區,而南方區的林、黃、朱、吳等姓則高於北方區。

至於兩大區的各個省中,姓氏分佈也有自己的特點,或者擁有僅有本省區才最為集中的特殊姓氏。諸如此類的情況如廣東的樑、羅、賴姓,福建的陳、林、鄭姓,山東的孔姓,江蘇的徐、朱姓,浙江的毛、沈姓,廣東的黃、韋、覃姓,雲南的李、徐、楊姓,四川的何、鄧姓,甘肅的高、馬姓,以及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張姓、山西的郭姓、內蒙古的王姓、安徽的汪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譚姓、陝西的趙姓、貴州的吳姓,等等,莫不如此。在這些姓氏中較為特殊的只有一個周姓,無論是在何地的分佈都較為均衡。

造成上述的分佈狀況,當然有歷史的原因。除此而外,不容忽視的還有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程度和民族融合的諸多因素。

另外,在當代一些專家對我國姓氏分佈狀況的研究中,除按地理方位把我國分作南北兩大區外,還根據各地對語言的使用情況而劃分成方言區進行研究,從而得出另外一個角度的研究結果。根據這種劃分,全國共有七大方言區,即北方、吳、贛、湘、客家、閩、粵方言區。在這些方言區中,由於北方方言區範圍較廣,又被分作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個次方言區。

各方言區被抽查的姓氏共有1055個,其中較常見姓氏的分佈規律是北方方言區中北方、西北和西南三個次方言區基本相似,都以李、王、張、劉、楊等姓人口最多;吳方言區與江淮次方言區相似,均以王、張、陳、李四姓人口最多;贛、湘兩方言區比較相似,都以李姓為第一;粵、閩、客家則以陳姓佔第一位。這種研究結果,與按南北兩大區劃分而得出的結論基本接近,說明我國當代姓氏的分佈的確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數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王姓在2023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所作的統計中是第一大姓,但到2023年中國科學院統計時則退居第二位,至2023年人口普查時,王姓又躍居第一位。此外如張姓,在近年所作的各種統計中均居第三位,但由於其人口增長很快,有人**,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王、李二姓,躍居百家姓第一位。

我國各姓人口的懸殊是十分明顯的,這種懸殊並且還有逐步增大的趨勢。其發展的結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來越多,小姓越來越少甚至被淘汰。正如以上所說的那樣,我國目前使用著3000多個姓氏,但經常使用的僅有500個左右,占人口總數87%以上的人只使用100個姓氏,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另外,一些大姓的分佈可以遍及全國,但影響較小的姓氏甚至僅僅分佈在某一地區、某一鄉鎮。如在湖南省桃源縣有璩姓,遼寧瀋陽有皓姓,浙江餘姚有眾姓,陝西彬縣有叱幹姓,江蘇武進有蒔姓,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見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縣等地,生活著16000餘名庹姓人,在其他地區也很少能見到這一姓氏。

這種分佈狀況,也同樣值得注意.

2樓:楚肥香

很多姓都沒有呢,可能《百家姓》出版的時候還沒有把」么「姓收錄進去吧。

麼做姓氏怎麼讀

3樓:**de小北兔

麼(yāo古同「么」,原本與「麼」的簡體字「麼」無關)姓起源:麼氏是起源較早的一個姓氏,南北朝的《姓苑》已有記載。在全國500個大姓排第420位。

4樓:匿名使用者

念"yao"!我有一個同學就是此姓

5樓:匿名使用者

(yāo)同「么」。姓氏當中讀音

6樓:

念(yāo),姓氏裡跟「么」沒有關係,古代同「么」指的是么妹兒等地方的用法,姓氏裡跟「么」沒有關係。

「要」做姓氏時怎麼讀?

7樓:sunny藍予

「要」做姓氏時讀第一聲,讀作 [yāo]

古同「」。

古同「」,中途攔截。

古同「」,約請。

姓。1、要功[yāogōng]:邀功,求取功名2、要擊[yāojī]:中途攔截加以襲擊

例句:軍人守土有責,即使肝腦塗地,也要擊退來犯之敵。

3、要求[yāoqiú]:提出具體願望或條件,希望做到或實現例句:達到質量要求

4、要挾[yāoxié]

(1)揚言要懲罰、報復或危害某人而強迫他答應自己的要求例句:他要挾要揍我

(2)利用對方的弱點、借力量、威脅或其他壓力以強迫對方去作或去選擇例句:大國要挾小國

8樓:粘茗姬元蝶

麼(yāo古同「么」,原本與「麼」的簡體字「麼」無關)姓起源:麼氏是起源較早的一個姓氏,南北朝的《姓苑》已有記載。在全國500個大姓排第420位。

9樓:行覓蒿秋白

念(yāo),姓氏裡跟「么」沒有關係,古代同「么」指的是么妹兒等地方的用法,姓氏裡跟「么」沒有關係。

我姓么(麼)請問滿族姓氏是什麼?我一直找不到,還有是什麼旗?

10樓:匿名使用者

1全部滿族么姓 的老姓 有的是【耀佳 氏】,還有的是【滿禹爾 氏】(也叫 【滿么裡 氏】)。都是小姓。

我不知道你家的老家是**的,所以不敢輕易幫你判斷。

如果是【滿禹爾 氏】那麼我知道在吉林省永吉縣有這個家族的另一支人。 希望你提供更詳細線索。

11樓:

姓么滿姓有幾個姓,如果要知道你祖上的滿族姓,得知道你老家的所在地,從什麼地方搬遷至哪,或者有沒有在檔的名人這樣查起來方便的多。

「麼」在姓氏裡怎麼念?

12樓:妖女老衲就不依

yāo麼

麼氏是起源較早的一個姓氏,南北朝的《姓苑》已有記載,現分佈在山東冠縣、唐山、保定唐縣、南京浦口、新疆、河南等地。在全國500個大姓排第420位。

麼從善,山東分支麼氏始祖,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於山東冠縣。

麼純良,河北唐山麼氏分支始祖。

麼謙,湯陰人,弘治中任通州學訓導。

麼顯名,山東冠縣南麼莊人,明代為海豐教喻、訓導。

麼喜龍,一級美術師。男,2023年出生。現任瀋陽 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瀋陽市文聯副主席,麼氏書畫館館長。

麼枕生,教授.是國內外著名的氣候學家,我國統計氣候學的莫基人。在他65年的教學和科研生涯中,涉足氣候學各個領域,尤其辛勤致力於統計氣候學的發展,將統計學理論與氣候學結合起來,建立了統計氣候學。

他是我國大學設立氣候學專業的首創者。

麼紅,**歌劇院首席女高音.

麼興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艇編隊指揮員、海軍副司令,中將。

百家姓怎麼寫,百家姓裡, jiao怎麼寫?

知人知道 百家姓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

《百家姓》中的「百家姓」有哪百家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

百家姓裡有沒有姓陰的,百家姓裡有沒有姓「日」的

陰姓 陰姓起源 陰姓可追溯到周朝。陰氏的得姓,大約有2300年的歷史,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根據 元和姓纂 的記載,陰姓是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鮮的後代,管仲就是管叔鮮的後代,管仲是距今2600多年的歷史名人,他的第七代孫管修,跑到楚國去當了陰大夫的官,因此,子孫就以官為姓而姓了陰,望族居於南陽。河南是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