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的
分別絕句和律詩的方法就是`
律詩有8小句 每兩句為一聯 開頭兩句為首聯 第3 4句為頷聯 第5 6句為頸聯 最後兩句為尾聯 律詩有分5言律詩和7言律詩 每一小句如果有5個字的就叫5言律詩 如此類推
絕句分4句
有5言絕句和7言絕句 每一小句如果有5個字的就叫5言律詩 如此類推
2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 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唐代律詩在定型化過程中和定型後,都存在變例,有些律詩不完全按照格式寫作,如崔顥的《黃鶴樓》,即前半首為古體格調,後半首才合律。律詩的這種變化被稱為拗體 。
絕句 中國詩體。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
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它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絕句」這一名稱大約起於南朝。
樑 、陳時,已較普遍地用絕句泛指四句短詩,其押韻平仄都較自由,或稱古絕句。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於律詩。
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於律詩之半而成。絕句靈活輕便,適於表現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廣為詩人所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其他各體詩。宋代洪邁曾輯錄唐人絕句萬首,約佔現存唐詩總數1/5。
除李白、王昌齡、杜牧、李商隱以絕句擅長外,還有不少千古名篇,並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絕句大都配樂歌唱,如王維《渭城曲》、李白《清平調》、劉禹錫和白居易的《竹枝詞》、《楊柳枝》等,所以,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
3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分8句,一至八句分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還有就是律詩一般為八句,而絕句一般都是四句!
4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因格律嚴密而得名。起源於南北朝,包括五、七言律詩,五、七言排律。前人分析律詩構成的要素是:整、儷、葉、韻、諧、度。最根本的要素:修辭上講究對仗、聲調上講究平仄
絕句:近體詩中的一類。又稱「裁句」、「絕詩」、「斷句」,也稱作「小律詩」。四句一首
絕句的格律與律詩基本相同,如每聯平仄相對,兩聯間平仄相粘,但是絕句不一定要求對仗,絕句允許出現字的重複。
律詩和絕句怎麼區分?基礎概念是?
5樓:百合之唯美
律詩和絕句的來區別是自
:律詩是每
首有八句的格律詩,絕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詩。
1、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其常見的型別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孤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各家對其解釋並不一致,有人以為"擷取律之半"以便入樂傳唱。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例: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律詩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盛行於唐宋時期。
6樓:匿名使用者
絕句和律詩區別bai如下:du
一、形。
作為形zhi式上的區別他有:dao
1、絕句四句,律詩八版
句。2、絕句在一首詩中權可以重複使用某一個字,可以擠韻。律詩絕對不可以(連綿詞和特殊用法除外)。
3、絕句共兩聯,可以不對仗,律詩四聯,正格頸聯和頷聯必須對仗(蜂腰、貧對、變格除外)。
綜上所述,絕句字少,相對寬鬆。
二、神。
作為記憶體的區別,他有:
一、章法。
絕句章法有起承轉合、遞進、並列、混合。章法工整,清晰,尤其是基本起承轉合式,四句詩每一句分別有自己的對應。律詩章法要求相對較寬,八句四聯,或一聯一個單位,或一句一個單位,或起後再起,或承後再承。
全靠作者造詣理會。
二、造句。
絕句字少,惜字如金,第一字要求有他獨特的作用,而且一個字為哄託主題起到的作用越多越好。律詩字多,句式結構相對簡單,三複合句式很少見。
三、表達內容。
絕句字少,舉此賅彼,指東說西,以含蓄內斂比興為要。多以抒懷、詠誦、離愁見長。律詩字多,以刻畫事物見長。
四、難度。
絕句易學難精,平生追求似無大成。律詩難學,入後門略加練習即可小成。這也是現今網上律詩多絕句少的原因所在。
7樓:孤忌的淚
律詩七行 絕句四行
這個才是基礎 那個樓上好像說的有點多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律詩 8句 絕句 4句
怎麼區分律詩和絕句
9樓:楓飛羽
唐代出現的格律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格律嚴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聲(平仄相對),聯有定對(中間兩聯對仗)。
絕句同律詩的區別,最明顯的是句數不同,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絕句的平仄對仗沒有律詩那麼嚴格。唐朝以前的絕句叫做古絕句,押韻平仄對仗都較自由;唐朝以後的絕句稱為近體絕句,大部分也不講究對仗,稱作散體,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有的絕句像律詩的一半,格律同於律詩的前四句、後四句或中間四句。
同於律詩前四句的,後兩句對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同於律詩後四句的,前兩句對仗,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同於律詩中間四句的,前後兩句都對仗,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0樓:心蓮小小
要分清幾個概念。
1、格律詩是從唐朝開始完善的,唐朝以前的詩歌只押韻不要求格律,現在稱為古風,可以是四言、五言古風、七言古風,絕句也稱為古絕。唐朝完善的格律詩又稱近體詩基本分為律詩和絕句。
2、絕句,一首4句,可以是五言、六言、七言,四言詩基本都是古風,曹操就以四言獨步天下。絕句大家從小就開始背,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就是五言絕句。
3、律詩,一首8句,共四聯,基本是五言和七言。首末兩聯可對仗可不對仗,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李商隱的錦瑟,就是七言律詩,中兩聯對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1樓:心中的花蕾蕾
律詩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
絕句是從律詩中擷取而來,--截(絕)句.
不過儘管絕句出自律詩,但寫絕句並非是寫好律詩再擷取成絕句的,因為絕句已經從律詩中完全獨立出來了,已成為一個新的詩歌的樣式
來自知道
怎麼區分律詩和絕句?
12樓:心蓮小小
要分清幾個概念。
1、格律詩是從唐朝開始完善的,唐朝以前的詩歌只押韻不要求格律,現在稱為古風,可以是四言、五言古風、七言古風,絕句也稱為古絕。唐朝完善的格律詩又稱近體詩基本分為律詩和絕句。
2、絕句,一首4句,可以是五言、六言、七言,四言詩基本都是古風,曹操就以四言獨步天下。絕句大家從小就開始背,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就是五言絕句。
3、律詩,一首8句,共四聯,基本是五言和七言。首末兩聯可對仗可不對仗,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李商隱的錦瑟,就是七言律詩,中兩聯對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13樓:俟瓊音勢哲
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那麼,怎樣區分律詩和絕句呢?
一、律詩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個字的律詩叫五言律詩,簡稱五律(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每句七個字的律詩叫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如陸游的《遊山西村》)。
二、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如李白的《靜夜思》);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詩偶句句末必須押韻,如陸游的《遊山西村》押韻的字是「豚」、「村」、「存」、「門」,李白的《靜夜思》押韻的字是「霜」、「鄉」。七言律詩的
三、四句和
五、六句要對仗,《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就是對偶句。
四、七言律詩定格形式: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簡稱首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簡稱頷聯)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簡稱頸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簡稱尾聯)
*這個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須用平。「[
]」內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個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須用平。「[
]」內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詩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壓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絕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答:律詩
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
唐代律詩在定型化過程中和定型後,都存在變例,有些律詩不完全按照格式寫作,如崔顥的《黃鶴樓》,即前半首為古體格調,後半首才合律。律詩的這種變化被稱為拗體。
言詩,絕句和律詩是怎麼分的
祖問壬曉昕 一般言體詩沒有平仄,但要講究押韻.七字的為七言,五字的為五言 絕句一般為四句,要平仄押韻,但不要求對丈工整.律詩的要求就比較高,一般情況下為八句,不但要平仄押韻,而且講究對丈工整.七字的為七律,五字的為五律 盍然泥夜蓉 言詩我不瞭解,絕句是四句話,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絕句 七個自的是七言...
絕句韻腳可不可以用讀音相同的字,律詩,絕句的韻腳和其他
絕句的韻腳,一般不可以用讀音相同的字。絕句的用韻,最少的是 二 四句押韻,兩個韻腳 最多的是四句全押韻,一韻到底。在唐詩裡面還是真有這樣一首忘記什麼了?然而,幾乎沒有一位詩人,這樣來遣詞造句!雖然寫出來也顯不出什麼,因為詩歌終究是要來朗讀的。唸的時候不朗朗上口。同時,給聽者的印象也不美。答 不可以。...
絕句每首幾句五言的簡稱什麼切裂開什麼律詩每首幾句五言簡稱什麼
安小姐的夏天 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絕句,又稱截句 斷句 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 樑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 玉臺新詠 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