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如下: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所以,萬能的佛告訴我們說,當觀色無常,你現在所看到的、所留戀的只是過眼雲煙。當你堪破了這一層,你就能夠對色相產生厭離之情,對美色的眷顧之心也就不再有了,這樣,你的心就得到了解脫。
色相是無常的,它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敗的。因為不能色相永駐,你就會因此而感到痛苦,痛苦的結果就是你會排斥自己。
厭倦了色相,因此,你也就不再會為得到美色而欣喜,沒有了欣喜之心,你當然也就得到了解脫。
字面上大致是這個意思,可是。。。我等凡夫俗子,怎麼才能堪的破第一層啊,連「當觀色無常」都做不到,如何「解脫」?又談何「非我」?
繼續在塵世中輪迴吧。。。渺小的世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啥意思? 20
2樓:二孃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
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知識拓展:
這句話是《傳習錄》中記載的王陽明的"四句教"。他是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他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
王陽明說的這句話本意是,作為人心本體的至善是超經驗界的,它不是具體的善的行為。有所為而為的善是手段,無所為而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間具體的善惡。
具體的善行只是無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發用流行。王陽明說人心之無善惡是要人們不要去執著具體的善行而認識本心。
3樓:岱宗山人
陽明先生晚年對自己的心學理論總結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道無善惡之分別,道生萬物。人之初心性與道相合,是無善無惡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嬰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的意念一經產生,善惡,好壞也隨之而來,這也就是佛家說的起心動念。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人看到惡的現象後,會痛恨惡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歡。
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學》所說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知,對得起別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主動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慾所產生的惡行,主動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為**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
4樓:匿名使用者
無善無噁心之體,
(體:本也;根本、本來。心之體:心的根本,心的本來。)句釋: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內心的思想、內心的想法。意之動:思想在活動,想法在活動)句釋: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良好的知道。)
句釋:知道善知道惡是一種良好的知道。(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
為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窮究事物的道理。)
句釋: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5樓:胡劍三
無善無惡是人心本性 就是動物本性 一切為了生存 繁衍 爭取更好的資源 其實是沒有善惡的 就像狼吃羊不存在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 腦子裡有了不同的想法意念一動就產生了善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 很多人悲觀地認為 唯有陽光與人心不可直視 無非是認為人性本惡 而後慢慢 隨波逐流了 其實殊不知 所謂性惡知識動物本能無善惡 而人分別善惡 的分別就恰恰證明了 人是有良知的 而為善去惡就是戰勝我們的生物本性 成仁成聖是大者 獨善修身也是好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王陽明心學的觀點,下面的比喻有助於理解:
你有一把菜刀:無善無噁心之體
菜刀可以切菜,可以砍人:有善有惡意之動
識別菜刀的用途應當依照一定的規律,傷人為惡,切菜為善:知善知惡是良知用菜刀切菜不砍人:為善去惡是格物
7樓:望月
這說的很好,不知樓主是從哪看到的。
要從唯識的角度才好講,沒接觸過這學問同等看天書。
或許打個比喻,您理解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是講體,譬如金屬,非關善惡。心之本體也非關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是講作用,有體就有作用,金屬能鑄造成各種東西,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造車造船,能方便旅行,造槍造炮能保家衛國,但也能用於侵略。金屬本無關善惡,但用處就有善惡了,心之體與心之用亦復如是,意之動就是心的作用,有善有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比較好理解,為善去惡首先必須明白什麼是善惡,就是良知啦。格物,指的是革掉對物質的貪慾,人的惡念,一般源於對物質的貪慾,物質貪慾太強,難免會做出些傷害別人惡行,故為善,首先第一步是格物,把自己對物質的貪慾降服。
8樓:8萬4千法門
前面幾句更究竟的解釋如下,格物致知的解釋在後一段
佛法跟世法不同的地方,就是佛能夠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這是大事,頭等大事,沒有比這樁事情更重要了。這就是佛法殊勝之處、佛法超越之處。幾個人能超越?
理上講,人人有分;事上講,有分的人不多。這什麼原因?佛法教導我們,因、緣、果,這三個字要認識清楚,緣是緣分,因,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平等的。
雖有佛性,但是這一生迷了,不僅這一生迷,生生世世都迷,迷得很嚴重。怎麼知道很嚴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分別、起妄想,或者我們說起心動念,就是迷。
迷再加深,不但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還有執著。起心動念沒造業,沒有善惡,分別執著就有善惡了,善感三善道,惡感三惡道,這就出不了六道輪迴。誰有本事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修行、真功夫。
凡是成就的人,他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沒善惡。
但是分別執著就有善惡,他分別什麼?他執著什麼?他分別執著阿彌陀佛,好!
這就對了。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是無量無邊,跟著就分別執著,但是幾個念頭是迴歸到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回歸阿彌陀佛?
唯有阿彌陀佛這一念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這一念不可思議,這一念與佛相應、與法相應。真正能相信的人不多。
佛教我們離欲,儒教我們格物,格是什麼?格是格鬥,就是打仗。跟誰打仗?
跟慾望打仗。如果打勝了,我這一關通過了,把慾望真正放下,不受它干擾了,這叫格物。因為物慾障礙性德,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就是受它的障礙。
我能把它克服,這個障礙沒有了,障礙沒有了,智慧就現前。
所以,格物而後致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了,這個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自己本有的。智慧現前意才誠,意誠之後心才正,它有連帶關係,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傳統文化裡面的,佛經上都有解釋,而且比它解釋得還透徹,講得還清楚。
格物千萬不能當做研究講,中國有人用這個來解釋,這個解釋錯了。司馬光是個佛教徒,司馬光的解釋就是格除物慾,跟佛經是一個意思,就是斷煩惱。致知就是學法門,煩惱不斷不能學法門,煩惱斷了,學法門,智慧就開了。
這個東西要從這裡學起。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四二五集)
9樓:有水酵素
無善惡是心之先天本性,有善惡是腦之後天【添】分別,知善惡是天生【心】本能不用學而有的智慧,作善事不做惡是糾正行為,僅供參考,
10樓:對面包的愛
沒有善念沒有惡念只是一具身體,有善意有惡意是心靈有了動搖,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有良知,為了善念除去惡念就是格物致知。
這句話出自:王陽明《心學》
拓展資料: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其中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心學講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陸九淵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
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
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11樓:
無善無噁心之體:在沒有外物影響的情況下,內心是無善惡之分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有了外物的影響(存在),內心會對此(外物)有善惡之分別。
知善知惡是良知: 用「良知」來實現「知善知惡」。
為善去惡是格物: 用「格物」去實現「為善去惡」。
後兩句充分體現了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12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的解釋第一句就錯的離譜了,簡直就是狗屁!心之體就是留下一個身體嗎?那是心的本體好嗎?不懂別胡說八道!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四句話是明朝大儒王陽明所做,是陽明心學的觀點。 儘管是心學,但是用佛法來解釋更加的準確。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是指人的清淨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無善無惡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論,也不是荀子的性惡論。清淨自性不著一物,沒有名相,離語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講,說似一物即不中。
從善惡的角度上來講是善惡俱遣的。真如佛性是眾生本自具足的,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時不禁感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鹹具如來智慧德相」,釋迦世尊所指的就是這個無善無惡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為什麼凡夫眾生都是有是非善惡的觀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惡的觀念非常強烈,常常看到別人的惡和非,從而導致自己內心裡面無盡的煩惱。
然而我們的真如佛性本來是沒有非善惡分別的。圓覺經講,「眾生都具有無始無明,一念妄動起了分別執著」,於是就生髮出了一個善和惡的分別,也就落入了二元對立的觀念,也就是有善有惡,有對有錯。因為這個區分是非善惡的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它本質上就是妄念。
心本不有因境生,我們對一切事情不生分別就是佛,擁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們執著於別人的是非對錯和善惡,就是用的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而它恰恰是我們煩惱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的意思是人們能夠區分善和惡,從而棄惡從善,這就是良知。這個說法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不究竟,前面講佛擁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對世間萬法不起分別。
知善知惡,說明還有一個分別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別的邪見。楞嚴經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還有個能知所知,能分別和所分別的東西在,還是在相上,所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還是不究竟,還沒有悟到真心之所在,還停留在於第六意識層面。金剛經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果我們能對世間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別執著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緣而生的,那麼我們當下就是佛,我們就擁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時也就能消滅一切的煩惱。般若智慧和世間知識的區別就在於這個能知善知惡的分別心,所謂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我們應該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識。
儘管是分別,是妄念,但是究其源頭,還是那個無善無惡的本體在起作用。有分別能力而不去分別,因為善惡都是緣起法,是有相的東西,緣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間萬法平等,萬法無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
換句話說世界沒有不平,唯有我們的心不平。煩惱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內心如如不動,這樣的生活會非常的好過。當然從來另一個角度來講,作為世間人如果沒有區分是非善惡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無關。
第四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裡的格物經常被錯解,現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不是古人造這個詞的本意,這種錯誤的認知印光大師曾予以批判。
所謂格物就是格除物慾,人有私心物慾,就不能獲得正確的知見。我們的真如佛性如同鏡子一樣,朗照一切而纖塵不染,我們的物慾私心如同塵垢一樣遮蓋了鏡子的表面,從而讓我們變的狹隘,愚痴,煩惱叢生。王陽明講為善去惡,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慾和私心,掃除鏡子表面上的塵垢,從而找回我們那個原本充滿智慧和光明的真心。
格物在佛家來講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學講心外無物,佛家講心外無法,萬法從心想生。(萬法在這裡就是指萬事萬物)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像佛一樣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卻是錯的,追求財色名利這些空花水月般的東西,落入無邊的煩惱陷阱。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我們就像是衣服裡藏著摩尼寶珠的乞丐一樣,本來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這顆摩尼寶珠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心外無法,向外求是求不來的,有智慧的人向內求,向心地上求,無盡的寶藏,應時會自然顯發。
放下一切其實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現前,這才是真正的財富。絕大多數人因為迷失在這個有相的世間,秉持著眼見為實的邪見,不能看破世間森羅永珍的假相,顛倒執著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脫,實在是可悲!
最後,總結一句,陽明心學取材於佛學,但是不能超越佛學。所以欲學心學者,儘可以先研佛學,佛學通,則世間學問自然通矣。
當2 x 5,則xx,當2 x 5,則 x 2 x
x 2 x 5 x 2 5 x x 2 5 x 3不懂可追問,有幫助請採納,謝謝!當2 x 5時,x 2 0.x 5 0 則 x 2 x 5 x 2 5 x x 2 5 x 3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解這個絕對值方程的話,可以根據根的可能取值範圍,去絕對值符號。解絕對值方程的方法 用零點分段法,...
曹操把劉備當英雄,袁術則把劉備當草芥,為何袁術看不起劉備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對於一個英雄人物的評價也是不同的。對於曹操來說,他認為劉備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而袁術卻因為諸多的嫌隙,認為劉備是草莽,十分不值得信賴。而我覺得他之所以這麼想,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 劉備自身比較內斂。對於劉備來說,在他剛開始沒有實力的時候,他總是想要隱藏自己的天賦。所以...
Excel中,當更改了某單元格的填充顏色,則使引用其的單元格的填充顏色自動跟著變化。如何使用函式
tat蘿蔔 range target.dependents.address interior.colorindex target.interior.colorindex 可以設定target的從屬單元格顏色 但是,比較痛苦的是,修改單元格顏色並不觸發change或其他事件所以,在何處自動實現該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