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重陽節的,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時間 2022-03-10 15:05:23

1樓:來自梨園壯志凌雲的菠菜

回答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新增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1][2][3][4][5]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4][5][6][7][8]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10]

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11]

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隨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隱退潛入於地面。

《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重陽,「大火」退隱,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

更多3條

關於重陽節的資料。(長一點的?)

2樓:佳尼斯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在傳統意義上,日月併為陽九的重陽,強調的是避邪消災。據說,晉朝時,今河南汝南古上蔡地區,有個名叫桓景的學道的人,他的師傅費長房真人對他說:「九月初九,你家有難,你趕快回去,叫家裡的人用絳紅色布做成香袋,裝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處,喝菊花酒,就可消禍。

」桓景依照師傅的指點,是日舉家登上座落在蔡國故城西面城垣的一處叫做名岡山的至高處避禍。傍晚歸來,發現家中的家禽家畜全都死了。費長房知道後說:

「這些雞鴨牛羊狗已經替你們受災了。」

2023年重陽節,國家郵政局專門發行了一套特種郵票來紀念這個傳統的節日,並把《重陽節》特種郵票的首發式定在河南省的上蔡縣舉行,這時,民俗中重陽節的源頭地才為我們所知道。

2023年年底,中國民俗協會正式將上蔡縣命名為「中國重陽之鄉」。

唐宋開始,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狀態的安定和改善,使大家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本質的祈求。長生與延壽,逐漸代替了消極的避邪消災與追逐功利的步步登高。

在近兩千年的流傳中,經過不斷的傳承、選擇、優化和賦予,它形成了我國乃至華夏文明波及到的地區,獨具特色的宣洩思鄉思親和祈壽的民俗活動。從陳樹填詞、**榮作曲、歌手陳少華唱紅的流行歌曲《九月九的酒》:「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噢」中,我們同樣感受到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情,感受到那種濃濃的思親之情,它同樣不知道牽動了多少遊子的羈旅之心。

今天的重陽節又有了新的含義,2023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敬老日」,取九乃大數,寓意健康長壽,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賦予重陽節敬老愛老的新內容。作為傳統佳節,古往今來,人們都在這一天,開展敬老祝壽和登高遠望的活動。

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3樓:戒為良藥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賦予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的習俗,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登高、晒秋、賞菊等活動; 在流傳至今,又新增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

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於遠古時期,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關於重陽節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呂氏春秋》之《季秋紀》。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九'在數字中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23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擴充套件資料:

節日起源

《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

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

古人認為數字「九」為老陽,農曆九月初九乃是所謂「兩九相重」。在中華傳統觀念中,雙九(久)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之寓意,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古人認為兩陽相重為吉祥之日。

 [8]  在古代重陽節有飲宴求壽之俗。

豐收祭天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

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

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古代的祭祀火星儀式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

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如果說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4樓:來自梨園壯志凌雲的菠菜

回答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新增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1][2][3][4][5]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4][5][6][7][8]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10]

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11]

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隨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隱退潛入於地面。

《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重陽,「大火」退隱,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

更多3條

重陽節的出處?關於重陽節的詩詞,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又是九月九日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孟浩然的 過故人莊 也應該是吧 長得黑是健康 重陽節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在這一時期,重陽節是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具有祭祀祈禱風調雨順的意義。在我國的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節,還...

重陽節的由來,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直至唐朝,已經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歷朝歷代沿襲至今。由於在 易經 中,六 為陰數,九 為陽數,因此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為重陽。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 楚詞 中已提到了。屈原的 遠遊 裡寫道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這裡的 重陽 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

重陽節的由來,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 之中 季秋紀 載 九月 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