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風間鈴
明代劉伯溫
《郁離子》火虎不分 至死不司
東甌①之人謂火為虎,其稱火與虎無別也。其國無陶冶②,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災,國人鹹苦之。海隅③之賈人適晉,聞晉國④有馮婦⑤善搏虎,馮婦所在則其邑無虎,歸以語東甌君。
東甌君大喜,以馬十駟⑥、玉二珏⑦、文錦十純⑧,命賈人為行人⑨,求馮婦於晉。馮婦至,東甌君命駕⑩,虛左⑾,迎之於國門外,共載而入館⑿,於國中為上客。明日,市有火,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攘臂⒀從國人出,求虎弗得。
火迫於宮肆⒁,國人擁馮婦以趨火,灼而死。於是賈人以妄得罪,而馮婦死弗悟。
【註解】
① 東甌(ou):甌,浙江溫州的別稱。
② 陶冶:燒製陶器(和冶煉金屬),引申指磚瓦。
③ 海隅:海邊,靠邊沿的地方。
④ 晉:周代國名,在今山西及河北南部一帶。
⑤ 馮婦:會說為晉國人,善搏虎。
⑥ 駟(si):計數馬匹的單位。
⑦ 珏(jue):本作「珏」,指合在一起的兩塊玉。即白玉一雙。
⑧ 純(tun):匹、段,指綢帛。
⑨ 行人:使者的通稱。
⑩ 駕:古時帝王車乘的總稱。
? 虛左:古時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兵客叫「虛左」。
? 館:寓居。
? 攘(rang)臂:捋起袖子,伸出臂,形容準備搏鬥的姿態。
? 官肆:宮,帝王的住所;肆,手工業作坊。
【譯文】
東甌的人把「火」叫作「虎」,他們發「火」和「虎」的字音沒有區別。他們的國家沒有磚瓦,而蓋屋頂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災,國人都吃過它的苦頭。靠海邊的地方,有一個商人到了晉國,聽說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同虎搏鬥,馮婦所到的地方就沒有老虎。
商人回來把這件事告訴了東甌國君。東甌國君聽了高興,用馬四十匹、白玉兩雙、文錦十匹作禮物,命令商人做使者,到晉國聘請馮婦。馮婦應邀到來,東甌君命駕車,虛左,親自在國門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車進入賓館,把他當做國中的上賓款待。
第二天,市中**,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捋袖伸臂跟隨國人跑出來,找老虎搏鬥,卻沒有找到。這時大火迫向宮殿店鋪,國人簇擁著馮婦就奔向大火,馮婦被燒灼而死。於是那個商人因為說假話獲罪,但馮婦卻至死也沒搞清是怎麼回事。
【評語】
由於言語不通,火虎不分,一字之差釀成房毀人亡的悲劇,令人啼笑皆非。因此,辦事應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馬虎從事,似是而非,必然鬧出笑話,甚至釀成大禍。
2樓:
明代劉伯溫寫了一則馮婦之死的寓言.
東甌那裡多蓋茅草屋子,經常發生火災,當地人為此很苦惱。有個商人到晉那個地方去做生意,聽說此處有個叫馮婦的專善治「虎」。東甌人「火」「虎」不分,商人便以為馮婦專善治「火」。
於是商人趕緊把情況報告給東甌君,東甌君以上賓之禮把馮婦迎至東甌。碰巧第二天發生了火災,滿街人高呼治火。馮婦捲起袖子衝出來準備打虎,卻找不到。
東甌人則推著馮婦往火裡去,讓他滅火。結果馮婦被糊里糊塗地燒死了。
馮婦打虎的故事
3樓:抱香蕉睡覺
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於打虎,後來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隻老虎。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沒有人敢去迫近它。
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連忙跑過去迎接他。馮婦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眾人都很高興,可士人們卻譏笑他身為士人卻去幹這種「不成體統」的事。
這個故事出自《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有個人叫馮婦,善於打虎。後來做了善士不在打虎。有一次他做車經過一座山角下,看見眾人正在打虎,但誰都不敢打虎,馮婦上前把老虎打死了。用來指人說話不守信用。
5樓:
相傳,古時候晉國有位勇士,名叫馮婦,力大無比,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多次為民除害,因而,被提拔做了士人。有一次馮婦和一些士人駕著馬車路過一個山頭,見許多老百姓正舉著鋤頭、木棒追逐一隻老虎。有人發現馮婦,便請其打虎。
馮婦二話沒說,捋起衣袖跳下車朝猛虎撲去。百姓們朝馮婦發出歡呼聲,而車上的那些士人則面帶嘲諷,譏笑他身為士人卻去幹這種「不成體統」的事。
這則故事通過老百姓和其他士人對馮婦打虎的不同態度,鮮明地體現出了不同的立場:一種是馮婦被提拔為士人後,還保持原來樂於為百姓除害的品質,所以得到了百姓的歡迎;一種是車上那些士人認為馮婦既已為士人,就應有角色意識,不能混同於普通老百姓再幹那些「有失身份」的事。如此對立的兩種態度、兩種立場,不能不給人以警示。
6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是《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齊國遭饑荒,陳臻對孟子說:「國內的人們都以為老師會再次勸齊王開啟棠地的糧倉來賑濟災民,大概不可以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說:
「再這樣做就成了馮婦了。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於打虎,後來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隻老虎。
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沒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連忙跑過去迎接他。馮婦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眾人都很高興,可士人們卻譏笑他。
」讀解士人們譏笑他什麼? 譏笑他重操舊業,又幹起了打虎的勾當,而把自己做善士的追求放棄了。所以,「再作馮婦」作為一個成語,是指人應該明己見機守義,不應因環境而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與原則。
簡言之.就 是不應「再作馮婦」。 但我們從孟子這段話的語氣裡又感到他並不是完全否定馮婦的作為,因為「再作馮婦」實際上得到眾人的擁護,而只是士人們在譏笑他。難道孟子竟會因為怕士人譏笑而不再去勸齊王開倉救民嗎?
關於這個問題,朱熹有個解釋,他認為主要因為孟子說這話的時候,是齊王已不願意用他,不願意聽他的話了,而孟子自己也知道這個情況,已準備離開齊國了,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可見,孟子說這段話時是處在一種矛盾的心態中,正如馮婦再次打虎,「再作馮婦」一樣,不再次去打虎吧,眾人正有危難需要自己。再次去打虎吧,又放棄了自己的追求與主張,且為士人所譏笑。
孟子也是一樣,不去再勸齊王吧,災民的確需要救濟。再次去勸齊王吧,明知他不會聽,而自己正準備離開齊國,再去勸他,不是又放棄了自己離開齊國的打算了嗎?何況,如果自己現在還要去勸齊王,必然受到齊王身邊一批被重用的人的譏笑。
權 衡的結果,還是不準備去「再作馮婦」。其實,學生陳臻是瞭解老師的處境和心情的。所以在向老師提出大家的願望後馬上又說 「殆不可復。
」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之所以說出再作馮 婦的典故,是表明了他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把握,一種審時度勢。這正如趙歧注《孟子》說:「可為則從,不可則凶。
言善見用,得其時也非時逆指,猶若馮婦。暴虎無已,必有害也。」這可以說是 對孟子心態的深刻揭示。
那麼,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應該認為,是不是「再作 馮婦」並不絕對,關鍵是要審時度勢,把握自己。如果「可為」, 如果「見用」而「得其時」,再做一次馮婦也未嘗不可。
如果「不可」,如果『非時逆指」,則不可「再作馮婦」,以免「暴虎無已, 必有害也」,而且還會受到有識之士的恥笑。
7樓:匿名使用者
曰本書。你的時候你就可以接受嗎?在你
郁離子馮婦之死翻譯
8樓:匿名使用者
劉基《馮婦之死》譯文
東甌①之人謂火為虎,其稱火與虎無別也。其國無陶冶②,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災,國人鹹苦之。海隅③之賈人適晉,聞晉國④有馮婦⑤善搏虎,馮婦所在則其邑無虎,歸以語東甌君。
東甌君大喜,以馬十駟⑥、玉二珏⑦、文錦十純⑧,命賈人為行人⑨,求馮婦於晉。馮婦至,東甌君命駕⑩,虛左⑾,迎之於國門外,共載而入館⑿,於國中為上客。明日,市有火,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攘臂⒀從國人出,求虎弗得。
火迫於宮肆⒁,國人擁馮婦以趨火,灼而死。於是賈人以妄得罪,而馮婦死弗悟。
【註解】
① 東甌(ou):甌,浙江溫州的別稱。
② 陶冶:燒製陶器(和冶煉金屬),引申指磚瓦。
③ 海隅:海邊,靠邊沿的地方。
④ 晉:周代國名,在今山西及河北南部一帶。
⑤ 馮婦:會說為晉國人,善搏虎。
⑥ 駟(si):計數馬匹的單位。
⑦ 珏(jue):本作「珏」,指合在一起的兩塊玉。即白玉一雙。
⑧ 純(tun):匹、段,指綢帛。
⑨ 行人:使者的通稱。
⑩ 駕:古時帝王車乘的總稱。
? 虛左:古時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兵客叫「虛左」。
? 館:寓居。
? 攘(rang)臂:捋起袖子,伸出臂,形容準備搏鬥的姿態。
? 官肆:宮,帝王的住所;肆,手工業作坊。
【譯文】
東甌的人把「火」叫作「虎」,他們發「火」和「虎」的字音沒有區別。他們的國家沒有磚瓦,而蓋屋頂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災,國人都吃過它的苦頭。靠海邊的地方,有一個商人到了晉國,聽說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同虎搏鬥,馮婦所到的地方就沒有老虎。
商人回來把這件事告訴了東甌國君。東甌國君聽了高興,用馬四十匹、白玉兩雙、文錦十匹作禮物,命令商人做使者,到晉國聘請馮婦。馮婦應邀到來,東甌君命駕車,虛左,親自在國門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車進入賓館,把他當做國中的上賓款待。
第二天,市中**,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捋袖伸臂跟隨國人跑出來,找老虎搏鬥,卻沒有找到。這時大火迫向宮殿店鋪,國人簇擁著馮婦就奔向大火,馮婦被燒灼而死。於是那個商人因為說假話獲罪,但馮婦卻至死也沒搞清是怎麼回事。
【評語】
由於言語不通,火虎不分,一字之差釀成房毀人亡的悲劇,令人啼笑皆非。因此,辦事應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馬虎從事,似是而非,必然鬧出笑話,甚至釀成大禍。
9樓:匿名使用者
東甌的人把「火」叫作「虎」,他們發「火」和「虎」的字音沒有區別。他們的國家沒有磚瓦,而蓋屋頂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災,國人都吃過它的苦頭。靠海邊的地方,有一個商人到了晉國,聽說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同虎搏鬥,馮婦所到的地方就沒有老虎。
商人回來把這件事告訴了東甌國君。東甌國君聽了高興,用馬四十匹、白玉兩雙、文錦十匹作禮物,命令商人做使者,到晉國聘請馮婦。馮婦應邀到來,東甌君命駕車,空出左邊的座位,親自在國門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車進入賓館,把他當做國中的上賓款待。
第二天,市中**,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捋袖伸臂跟隨國人跑出來,找老虎搏鬥,卻沒有找到。這時大火迫向宮殿店鋪,國人簇擁著馮婦就奔向大火,馮婦被燒灼而死。於是那個商人因為說假話獲罪,但馮婦卻至死也沒搞清是怎麼回事。
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簡介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 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克上,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為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
武松打虎完整的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
暮夏淺眠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 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客商,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是店家的把戲,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
水滸傳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打虎故事簡介(50字左右)簡短!!
曾經也輝煌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 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客商,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是店家的把戲,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